分卷閱讀276
梅香聽到之后瞪大了眼睛,“轉到我名下?阿爹能同意?你們黃氏宗族能同意?” 黃茂林摸了摸梅香的頭發,“不管他們同意不同意,我必須把這件事情辦成!咱們家不能被定為商戶,一旦成了商家,別說慧哥兒,連孫子都不能科舉,那我這樣辛苦掙家業有什么用,難道是為了養敗家子嗎?這事兒你別管,我來cao辦。甭管記在誰名下,不還是咱們家的東西,以后還是要傳給孩子們的?!?/br> 梅香訥訥開口,“我倒是不在意作坊在誰的名下,就怕人家說你是吃軟飯的?!?/br> 黃茂林哈哈笑了,“我吃軟飯礙著別人什么事,再說了,我老早之前不就是吃軟飯的。我是掌柜的,你是掌柜的掌柜的?!?/br> 梅香伸手擰了他一把,“我跟你說正經的,又胡說八道!” 黃茂林做了決定之后,第一個去如意坊找黃炎夏。 黃炎夏沉默了半晌,“你真決定這樣干?沒有別的法子?” 黃茂林點頭,“阿爹,就算我請縣里的官老爺們吃飯,再托敬博四叔,這一回躲過了,以后呢?這會子慧哥兒還小,咱們家是商戶是農戶倒無所謂,若我鉆空子暫時定了農戶,慧哥兒以后要是有了功名,那眼紅的人還不生事?索性我一次辦好,以后也沒有后顧之憂!媳婦的嫁妝,朝廷總管不著?!?/br> 黃炎夏嘆了口氣,“也罷,你們兩口子好,放誰名下都一樣。只要是為了孩子們好,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這邊沒有意見。你明兒備一份厚禮,我帶你去去看一看你三爺爺,與他說明白,也省得以后族里人說閑話?!?/br> 第二日,父子兩個一起去拜訪黃知事。 宗族子弟科舉,這是合族大事,黃茂林的理由冠冕堂皇,黃知事也不好說你不能這樣干,且中間又連著韓家,黃知事最終也同意了。 其實只要把作坊都停了就無妨,但作坊每年收益多,以后家里孩子科舉考試,費錢著呢!不光是自己家里,族里若是有可造之材,黃茂林也不會小氣。黃知事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同意了黃茂林把家里作坊全部轉到梅香名下。 把黃炎夏和黃知事說通了,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黃茂林先去找明朗,說了自己的打算。 明朗給黃茂林倒了杯茶,“姐夫所慮深遠,為慧哥兒長遠計,是不能惹人非議。我也不好說姐夫這樣做得好,畢竟作坊都轉到了jiejie名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韓家想占姐夫的便宜。但姐夫能有這番魄力,讓我敬佩不已?!?/br> 黃茂林笑了,“我與你jiejie之間,不分彼此?!?/br> 黃茂林走了之后,葉氏與兒子說悄悄話,“你姐夫從來不是那種在意虛名的人,你jiejie沒嫁過去之前,他就能把私房錢拿來讓我給你jiejie買嫁妝田,如今他們都有兩個孩子了,不過是轉個名頭罷了,外頭人覺得好像是把家業拱手讓人,對你姐夫來說,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一點兒變化都沒有?!?/br> 明朗笑了,“有幾個人能像姐夫這樣通透呢,多少人家別說這么多作坊了,就是幾分田地,誰家也沒說記到媳婦名下的?!?/br> 葉氏又問明朗,“這樣把作坊都轉到你jiejie名下,官老爺們真的就不追究了?” 明朗含笑回答葉氏,“阿娘放心,姐夫不過是未雨綢繆,其實就算不轉,托四叔和張縣尉,也不用擔心。但既然姐夫決定這樣干,咱們也能省下個人情。四叔和張縣尉的人情,留著以后關鍵的時候用豈不更好。至于作坊寫誰的名字,兒子覺得倒不是什么大事?!?/br> 葉氏笑了,“那就這么辦吧?!?/br> 過了幾日,縣衙來了一群人,都住在張里長家里。書吏們帶著衙役四處登門,查各家賬本。沒有賬本?沒關系,這些書吏和衙役們都快成精了,看你家一天的流水就能算出你一個月的盈利,若有所隱瞞,罰款! 連殺了兩只雞,猴子們都老實了,各家各戶老老實實報稅。 鎮上讀書的人家也不是那么多,許多人家并不在意被定為商戶。那泥腿子名頭倒是好聽,吃油吃鹽都不大方。 黃茂林在縣衙里來人之前,把門口的豆腐坊牌匾換掉,從原來的黃家豆腐坊變成水玉坊。 梅香聽到這名之后笑了半天,“不過一個賣豆腐的攤子,如何取個這么文縐縐的名字?” 黃茂林笑了,“那綠色的石頭叫玉石,我這水豆腐又白又嫩,不比那石頭差,我叫水玉如何使不得?若是單叫豆腐坊,未免太單調?!?/br> 梅香笑了之后又點頭夸贊,“好好,你這名兒取的好,就叫水玉坊吧,聽起來和如意坊倒是一家的。這喜饃鋪子我也得換個名,不如叫生肖閣如何?” 黃茂林品了品,揶揄梅香,“雖然不如我的水玉坊好聽,比喜饃鋪子還是好多了!” 兩口子立刻換了兩個牌匾放在大門口,頭一天把街坊鄰居們搞懵了,問了半天才知道家里的營生沒變,就是換了個名兒。 有人嘻嘻哈哈說黃家兩口子有意思,也有人撇嘴說臭講究。 換過了名字之后,書吏帶著衙役上門時,黃茂林先熱情招待他們,拿出上好的茶葉和果子,又請了明朗在一邊陪著說話,一再強調家里的作坊全是屋里人的陪嫁。 書吏問,“既是家里奶奶的陪嫁,可有契約書?” 黃茂林賠笑道,“大人可問倒我了,我們鄉下小民,開作坊時說開就開了,因也賺不了幾個銅板,未曾到官府備案。既然大人這樣問,敢問大人這里可能幫著備案?” 書吏驕矜的點了點頭,“備案倒是可以,不過得交些手續費?!?/br> 黃茂林急忙點頭,“多謝大人?!?/br> 那書吏也知道,這是韓書吏的侄女婿,張縣尉女婿的姐夫,也不曾為難,按照流程收了黃家三個作坊半年的稅,又幫著把三個作坊全部登記在梅香名下。 朝廷商稅二十稅一,就是說你掙了二十兩銀子子,得交一兩的稅。 黃家三個作坊這大半年里掙了二三百兩銀子,連稅加手續費,去了近二十兩。 縣衙里的人在平安鎮盤桓了七八天,終于把所有的商鋪都記錄完畢,該收的稅都收了,所有戶籍認定完畢。 臨行前,張里長請縣衙里的人吃飯,明朗去作陪,黃茂林雖然沒去,也送了兩壇好酒過去。 鬧哄哄的稅戶事情終于塵埃落定。 縣衙里的人走了之后的當日夜晚,孩子們都睡著了,黃茂林攤開四肢躺在床上,輕聲沖梅香叫嚷,“掌柜的,你以后一個月給我開幾多工錢?” 梅香笑了,“工錢沒有,你早跟我簽了死契,若是不好生干活,我賞你一頓板子!” 黃茂林吃吃笑了,“那我若是做的好,掌柜的有何打賞?” 梅香拿梳子正在通頭發,“你想要什么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