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示他可以帶李祁去親自與畫師交流,溝通一下繪畫,李祁在看了些這為畫師的成果之后就表示不用了。 這畫師水準還是頗為不錯的,至少比這輩子馬馬虎虎練了幾年的李祁,好的不知哪里去了。 他一個業務的,閑的慌了去指導人家專業插畫師,還是等樣品出來,再看成效。 隨后李祁意外發現了報紙的存在,是一份,這意外的發現,讓李祁深刻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他穿越到這個世界十幾年了,竟然才發現還有報紙的存在! 一詢問,果然又是太宗手筆,李祁……李祁已經麻木了。 由官府出面發售,多記錄國中大事,最新這版就是北方戰局大勝。 問題也來了,有點社會關系的,不需要報紙就能知道,平常百姓又不太關心,真的隱秘的,又不會登錄在報上。 這就造成了十分尷尬的局面,知道信息的不需要,不知道的更不需要。 李祁旁敲側擊問了一下,報紙的宣傳形式如此好,為何只有這一種。 “太宗所定,官府之外,任何人不得私辦報紙?!?/br> 李祁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時代到底民智未開,一但被有心人利用,報紙就成了絕佳的宣傳工具。 即便在他前世的年代,人人義務教育普及,都會受到一些破綻百出的輿論影響,何況現在。 最后李祁拿著一兩五錢銀子出來時,已是傍晚。 剩下一兩五錢要等樣本確認,正式印刷第一版時才付款,而且之后也不用李祁親自來拿,到時候送到李府就是。 一回府,正好趕上晚飯。 李祁吃完就被李文彥帶去了書房,詢問起近日生活狀況。 李文彥的句句關愛、聲聲詢問,一點點的匯成暖流,在李祁的心底流淌。 李祁最怕的,就是自己還不起的愛,前世讓他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今生又有這般將他放在心上的爹娘。 也是為了李文彥,不讓他擔心,他才同意來到李府,哪怕頂著外室子的尷尬身份。 不然他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就算苦一點,在外面又不是活不下去,何必來遭人白眼。 父子倆聊了好一會兒,李祁也跟他爹說了他在寫話本的事,李文彥向來開明,自然是滿心支持,還表示有需要盡管說。 順帶告訴李祁再有一個月,就是李老太太六十大壽,需不需爹幫他買禮物,李祁自然拒絕了。 禮物這種東西,他又不是能獨立生活的成年人,不需要太貴重的,況且來府上一周多了,老太太面都沒見到,明顯不想理他,禮物什么的,表個心意就成。 李祁要回去時,才突然想起今天的秦祿明,觀其言行舉止,在京城應當是有些背景的。 “對了,爹,你可認識秦祿明?他就是我給你說的豐來書肆的老板?!?/br> “秦祿明?這人我不認識,京城里姓秦的人家,就我所知,便有好幾家,不過我記得沒錯的話,戶部尚書秦崇禮家,他下一代的輩分就是‘祿’字,或許他跟秦尚書有關,明日我就去幫你問問?!?/br> 李祁一笑,“多謝爹?!?/br> “你這孩子,跟你爹謝什么,‘謝’這個字,就在外面說,才是知禮,留在家里就是疏遠?!?/br> 李文彥搖頭,瞇著眼,摸起自己還沒留長的胡須。 “是,我知道了?!?/br> “行了,回去吧,早點休息?!?/br> 回到自己的小院內,點起燭臺,李祁開始思索他第二本話本的內容了。 說起來,這個時代的寫書出版,可都是以年來計算,就算是近年來剛萌發的職業白話文話本寫手,也大多是幾個月或一兩年一本。 而他們的一本書大多也就在幾萬字左右,多的也不過十來萬,反倒是前朝的話本,有些話本能達到幾十萬字,還是以半文言形式寫出來的,這樣的話本通常耗費數十年的時間,著實令人敬佩。 所以之前那秦祿明雖然知道,李祁寫的沒有寫完,也并沒有催他趕稿,只要明年能交就行。 但是,就算李祁沒有水字數,全是干貨,以他前世混男頻的速度,一天兩三千字還是妥妥沒問題的。 看他幾天就搞出了三萬多字的第一冊就知道了。 李祁大綱計劃是寫五冊,也就是近二十萬萬字。 換在前世也是一本書的字數,別說百萬起步的男頻了,連二十萬起步的女頻都比不上。 但畢竟時代不一樣,這個時代的書習慣精雕細琢,李祁自然也會盡量精細。 還是那句話,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一步是傻子。 并且這個時代印刷術還沒那么發達,印出來的字也大,三四萬字的書籍,跟后世二十萬字書籍大小相當。 第二冊的內容主要講的就是主角梁丘怎么對抗蠻族,怎么行軍打仗的故事了。 第一冊中梁丘的少年時期占了大半,后來進軍隊,慢慢混出點聲望,也沒用多少筆墨。 李祁運用后世的寫作手法來寫一個英勇善戰的天生將才,自然不會單單停留在形容詞的堆砌上。 事實上,這也是這個時代剛萌芽的話本行業新人,時常犯的錯誤。 李祁在看書時就發現了,這些話本在塑造一個人物時,時常描寫他衣著外貌,風度氣質,但卻沒有將這個人物形象真正落實到位,他的所作所為,他的言談舉止,都應該與這個人物的定位相符合,而不單是外貌形象描寫。 當然,這些話本也有李祁比不上的地方,畢竟大多是些真正讀了數年圣賢之書的讀書人,花費數年時間所寫,書中一些詩詞歌賦,也是作者親自所寫,這也是李祁的不足之處。 論文化底蘊,還是略輸一籌。 不過李祁自然知道,什么叫‘以吾之長攻彼之短’。 既然那些話本問題是人設立不起來,他當然就要在這一方面狠狠下功夫。 并且,他的書是迎合更廣大的人民市場,要那么多華美詞藻,以致曲高和寡干嘛。 第二冊里對梁丘的描述,就是運用多個真正的事例,真正的戰斗場景,來寫梁丘的軍事才能。 什么英勇善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沉穩多智、力能扛鼎……沒有事實的支撐,就只是一堆不停堆砌的形容詞。 只有描寫主角真實的戰斗情景,才寫出主角的品質。 李祁甚至將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戰役運用到了梁丘和他好友韓語堂的身上,各種排兵布陣,后勤調度,兵器磨損,馬匹飼養等,都寫的極為詳細真實。 在冷兵器時代,軍隊大致可分為攻城部隊、守城部隊和野戰軍,梁丘帶領的這只不斷壯大起來的部隊,就屬于野戰部隊。 作為這只部隊的精神領袖和武力代表,梁丘硬生生的在整個國家混亂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