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等著聽這主事怎么瞎編。 “我們蘭雅居與其他普通書肆可不同,各地多有分店,只要公子的書印了出去,我們大殷各地的人都能看到,到時候大殷上下、街頭巷尾皆傳公子名號,何等風光!豈是那些平常小書肆可比的。 況且我們蘭雅居四處鋪貨、印刷,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人活一世為了什么?不就圖個名利,名還在利之前,名揚天下,不就是公子這樣的人杰的追求嗎? ” 主事說的是那個慷慨陳詞、激揚文字,要不是李祁多活了一世,差點就信了。 “李公子啊,你還年幼,不要只看眼前的屈屈錢財,也要多向遠看一點?!?/br> 李祁嘆了口氣,這就是他最后才來蘭雅居的原因,這主事說的客套,可他又不是真的小朋友,怎會將他的話當真。 或許他以后故事確實能大火,但不是現在,李祁自己心中清楚,白話文大勢所趨,但現在卻不是,他的優點就是年輕,可以慢慢積累讀者。 所以他不想簽買斷的,不然日后話本賣的再火也與他無關,怎么說也是經歷了后世信息腦洞大爆炸的時代,李祁相信自己故事的吸引力。 “主事先生,你不用說這些,小子也不是那容易被人忽悠的黃口小兒,實話跟你說,我不接受買斷?!?/br> 主事一樂,“公子,你要知道新人沒有分成一說,我給你的買斷價格對于新人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br> “這個我知道,我可以不要第一版的分成?!?/br> 說出這話,已經是李祁最大的讓步,相當于他最初是將書免費賣給蘭雅居,當然,若是日后賣的好,他也能得更多。 可是,主事已經不耐煩了,確實,故事新穎動人,讀起來酣暢淋漓,引人入勝,白話文的話本他們也收了不少,根據他們蘭雅居的銷售量來看,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蘭雅居是做生意的,他們還從未給過新人分成算稿費,不可能由他來這個口子。 書寫的再好也沒用,更何況不過是個年輕的小公子哥,才華不錯,就是野心太大,不識時務了些。 “公子,既然如此,我們蘭雅居這小地方,恐怕不能供公子發揮了,實在見諒?!?/br> 李祁伸手收回自己的話本,“既是如此,那便多有打擾了,告辭?!?/br> “慢走?!?/br> 等李祁走后,主事笑容滿面的臉立馬拉了下來,“嘖,年輕人,心高氣傲?!?/br> 出了蘭雅居,李祁迷茫了。 那么還有最后一處可能收購話本的,據說是家新開的書肆,罷了,再去看看,實在不行,就去先前那家每冊五兩買斷的書肆,腳踏實地,一步步來。 豐來書肆。 “誰要賣話本?” 李祁抬頭看向問話的人,唔,個子有點高,衣著華麗,眉眼間都是桀驁,倒像個富貴公子哥。 “是我?!?/br> “哎?小孩?” 李祁有些無奈,這出來的書肆老板看著也不大,甚至還沒有束發,肯定不滿二十。 “掌柜的為何不先看看再說?!?/br> 那少年開懷大笑起來,露出兩排大白牙,連屋內光線都跟著璀璨起來,確實不像個商人。 “好,我就先看看,我最喜歡看話本了,那些四書五經什么的,真看的人頭大,如果你寫的好,我就買了?!?/br> 李祁點點頭,默默等少年看完。 …… “咦?蚯蚓也能吃?” “里面的嫩樹皮真的能飽腹?” “好樣的,該殺??!” …… 畢竟也有三萬多字,又不是現代人習慣了的快速,看下來怎么也要些時間。 見這年輕的掌柜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李祁也只能委婉的提醒一下。 “見諒見諒,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喜歡梁丘這小孩?!?/br> “我的天,你就是怎么想出這么精彩的故事的,而且總覺得與以往話本有許多不同?!?/br> 李祁當然知道有許多不同,畢竟他是以現代網文節奏來寫的,什么黃金開局三章,每章一個小高點之類的小技巧不要太多。 劇情把握上也是有大綱撐著,每一步都走的合理,少有bug,人物塑造、環境布置都是細致思索的結果。 而現在話本才剛萌芽,人物、情節各種bug,簡直不要太多。 李祁寫的故事自然是跨越千年來吊打。 這少年說著又站起身來,向李祁拱手行禮,驚的李祁馬上起身相扶。 “掌柜的,這是做什么?” “在下為剛才輕視致歉,我見你年幼,便生玩笑之意,不想竟能寫出如此精彩的話本?!?/br> 是人都愛聽別人的夸獎,更別說,夸的如此真心實意,比起之前蘭雅居主事充滿算計的夸贊,更令人歡心。 “掌柜謬贊了,不嫌棄小子用白話文寫的便好?!?/br> “哎?!边@少年不悅的皺著眉,“我就喜歡看白話文話本,那些文縐縐的故事,總覺得或許浮夸虛假,我看了每次最新出來的話本,說不定白話文才是大勢所趨,我們大殷的百姓可不喜歡滿篇之乎者也的話本?!?/br> 李祁驚訝于這少年的敏銳,這少年看著是個不著調的富貴公子哥,卻能隱約看到文學下沉的發展趨勢,這可比某些真的商人強多了。 “小子也有同感?!?/br> 少年一聽,越發高興。 “我是秦祿明,請問小兄弟何名?” “李祁?!?/br> ☆、秦祿明 經過一番友好的交流,順帶商量了他話本的價格,李祁越發感覺這秦老板家世定然不凡。 給李祁報酬時,并不在意錢財,注意點反倒在李祁和他故事內容本身上。 好似他這豐來書肆只是興趣所在,不為謀利。 別說,還真有可能。 最后商討的結果是,第一版印刷500本,每千字一錢買斷,第二版印刷開始以分成來結算稿費,且賣的越多,分成越高。 若是有戲曲、說書拿去改編,也由豐來書肆負責,給李祁分成。 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雙方都很滿意,秦祿明表示一周之內,第一版的樣板就能印刷出來,順利的話,兩月之內就能上架。 為此,李祁還取了個文縐縐的筆名,【知言】。 李祁本還擔心這新開的豐來書肆沒有人來,到時候書賣不出去怎么辦? 才又被秦祿明普及了一番這古代話本的運營模式。 通常有新書出來,由某家書肆負責印刷出版,其他書肆也會看情況,是否適合自家風格等,進購幾本擺在明顯的位置。 若是購買的人多,還會繼續向這個具體負責的書肆進貨。 李祁表示理解,生產商和零售商。 并且正版的書,還有專門的畫師進行人物繪制,夾雜在正版書籍里。 如果愿意秦祿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