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書迷正在閱讀:九十年代錦鯉村花、婚戀[ABO]、男主求我組CP[穿書]、穿成外室子的網文寫手、CP,拆定了、一百個夢里、傻子、玫瑰蘇打、傻白甜她黑化了、膩歪
步跨進去:“這個月的補貼沒有了,方蓁蓁?!?/br>第三章方蓁一臉如遭雷劈殛。坐在對面的傅雪聲面無表情,但陳澤悅覺得他應該是在努力壓抑著一種看戲的愉悅感……另一位來與他們溝通的刺繡師傅直接就宛如一個吃瓜群眾了。當然一個月補貼對方蓁來說并不算什么,她只是熱愛扮演喜兒秦香蓮一類的角色。所以在陳澤悅看來,她也就是一臉像模像樣的“如遭雷殛”。陳澤悅心里翻了起碼二十三個白眼給她。“老爺子待會兒要來檢閱,你叫那幾個姑娘小伙子把工坊里邊收拾一下,然后把花放下去?!标悵蓯傊笓]方蓁,“……快點!再磨蹭下個月的飛行補貼也沒了!”方蓁哀哀戚戚地嘆一聲余音繞梁的“黃世仁”,走了。傅雪聲繼續跟刺繡師傅談——此前陳澤悅摸魚,給了他一張自己畫著玩的設計稿,要用刺繡表現出青花瓷的感覺。陳澤悅鐘愛漸變,也最喜歡玩這些視覺游戲,他自己以前零零散散地設計過一些衣服,有一個小系列就是用的一種立體感非常好的印花布,上面有看起來像繡出來的繁復花紋,用手一摸,卻是平滑輕薄,什么都沒有——不過被陳老爺子批評了,他說陳澤悅這是不務正業舍本逐末,然后把他關了一個星期專心剪裁。這會兒他坐在傅雪聲旁邊,呼出一口氣,一邊聽傅雪聲和師傅商討,一邊拉著人一心二用,時不時地在刺繡師傅沉思的時候向他詢問日后出差的行程和線路問題。陳老爺子來的時候他已經把所有的大致規劃做出來了。老人家檢閱工坊和工作室完畢,矜持并且狀似不情不愿地沖他一點頭,同時給他安排了一個新任務:“完了去看看你的姑母?!?/br>老爺子說的姑母是陳澤悅小姑,在英國經營著一家小型的沙龍香公司。陳澤悅一聽就明白父親要做什么,爽快地一口答應下來。三日后,陳澤悅又交出一批稿子留給工坊,自己則帶著簡單的一點行李和幾個人,坐上了去往云南的飛機。計劃中其他人還要去西藏、江南、海南和印度、越南一帶,云南只是第一站,雖然陳澤悅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也有心親自一一過問,但他作為“江南岸”現在的當家人顯然不合適,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覺。此行他要去拜訪他祖父的舊識——一位長期在那兒做植物染織的老人。老人名姜蘭,自小就把植物當玩具,往上不知從多少輩起就開始做類似的工作,他從小耳濡目染,經驗豐富,平日里唯一愛好就是將視線所及的各種植物礦物拿來試試能折騰出些什么顏色;且姜老手里有不少祖傳下來切瀕臨絕跡的技術和染色原料,先去他那兒聽聽講能少走不少彎路。陳澤悅幼時見過姜老一面,不過印象已經不太深了,只記得老人指尖洗也洗不掉的顏色。一行人在西雙版納下了飛機,同行的人里邊有兩個是以前陳澤悅爺爺送到姜老那兒學習的學徒,跟著學了二十余年,回來為陳家下邊的工坊染織,此前陳家工坊的印花、扎染和染纈等工藝一直是他們負責。不過陳澤悅覺得不夠,還想去姜老那兒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姜老一直住在景洪城區。景洪今年來變化頗大,兩個已經步入中年的學徒離開姜老也已經近二十年了,不過他們還不時來看望老人,對其住處倒也還算熟悉,一行人走到那一小排平房,陳澤悅上前一步敲門,卻無人應答。陳澤悅轉頭以眼神詢問,那個叫譚潤的大學徒在門上窸窸窣窣一陣搗鼓后直接推開了門。這一排平房一共六間房,全數打通。大門在左起第三間為“客廳”,也是大門正對的地方。譚潤推開門后帶著同行一起進去,然而客廳內空無一人——隔壁卻有叮叮當當的聲音傳出來。另一學徒王乾高聲叫一聲“姜老師”,回頭對陳澤悅解釋:“姜老上年紀了……”一句“您別見怪”還未來得及說出口,卻見一位老婦人從門后出來。老人身著一襲秀雅端莊的淺碧色細布旗袍,脊背挺直,連頭發都梳得一絲不茍,叫人在這地方也見到那最典麗的江南大家閨秀之風范。她微微笑道:“叫你師父聽見了又要挨罵?!?/br>王乾也笑了,同譚潤一起鞠個躬:“師娘?!?/br>老太太笑著點點頭,側身問陳澤悅:“小陳少爺?”“不敢,”陳澤悅上前虛扶著老太太,“父親說以前叫我悅兒的,只可惜我那會兒太小還不記事,不過梅阿姨今天也太生分了?!?/br>說著他轉頭,不及開口,方蓁就摸了一個瓶子來。陳澤悅接過瓶子給梅庭看:“這是家里一個小輩自己釀的花酒,拿來給梅阿姨嘗個鮮?!?/br>梅庭算是他一個遠房親戚,跟陳延春一個輩分,因此陳澤悅不看梅庭跟姜老、祖父一個年代的人,只叫她“阿姨”。梅庭見了酒愈發笑逐顏開,親熱地拍拍陳澤悅手臂:“不是怕悅兒長變了?哎,好孩子,你是個懂事兒的……可別像陸家的幾個小崽子?!?/br>陸家……陳澤悅轉念,不過面上沒顯出什么,只扶著梅庭往里邊走。姜老就在往西的頭一個房間里。陳澤悅一行人進去時他正在替底下徒弟檢查剛篩過的石青原料藍銅礦粉——他也是當代中國國畫界有名的制色大家。“姜老?!苯m還保持著點古早的作風,陳澤悅投其所好,見他抬頭看自己時,輕輕地放開梅庭沖他拱一拱手,頗為恭敬嚴謹的模樣,老人一看果然喜歡,叫身前的徒弟也停下手上的活計。“是叫澤悅吧?”姜蘭示意他跟自己走,“延春跟我說過了,這邊紅色的研究其實不太多,紅花和茜草還是主要染色原料,染出來的色還不是正紅,我原先想著這里大概沒有你想要的現代紅色,不過紅色整個色系倒是好說,有些原料混合后染出來的你可以看看,色差非常微妙?!?/br>一邊說著他一邊把人帶進了后面的工作間,傅雪聲和方蓁則留下替陳澤悅看顏料——陳家出過好幾位在國內頗有聲名的國畫家,姜蘭這邊是主要顏料供應之一,他給出的所有顏料都是用植物和天然礦物制出,顏色清透細膩,變化萬端,在國畫界也算是有市無價了。“如果姜老有空的話,我想把日前已有的藍色系也一并過一下,”陳澤悅道,“這是后續有可能會發展的系列主題?!?/br>姜老沉吟半晌:“藍色系,目前倒是比紅色豐富些,而且藍色扎染目前技術支持還可以……從工藝把‘中國’滲入時裝,這個倒是不錯。有沒有直接做個中國色彩系列的打算?”陳澤悅道:“有,但目前條件還不成熟,可以用上顏色太有限,要是推出系列服裝發布會,還是得用樣式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