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沒什么意義了。與其努力考上四等還要再考一遍,不如假裝努力過了也只考了個五等,能早些解脫。武帝不是沒看到下面周叔辯和聞添交頭接耳的小動作,但他能怎么辦呢?一個是他老婆哥哥的兒子,一個是他meimei的兒子,都是親戚。小孩子不懂事,他總不能真的當眾不給他們臉。武帝只能重重地咳了兩聲,提醒周叔辯和聞添適可而止。兩個膽大包天的家伙也很上道,立刻閉了嘴,假裝剛剛什么都沒有發生。太監開始宣讀圣旨,上面寫著每個人的歸屬。六個甲科中,太子肯定是不需要授官的。白雁求仁得仁,他本就已是官身,如今加階連升了兩品,閣老臉上十分有光。陸南鼎考之前是白身,考完就只能是九品的太子校書。顧喬更加懷疑起了陸南鼎到底是不是他未來的表姐夫,不是嫌棄九品低,而是他記得話本里他表姐夫一直到意外去世,都沒有正式入朝為官。陸南鼎雖然只是九品,但也是實實在在的朝廷命官了。雖然也存在因為顧喬和太子的介入讓事情發生了變化的可能,但顧喬還是覺得不太對勁兒。剩下的就是顧喬、溫篆以及謝漣三人的歸屬了。毫無疑問,顧喬會補了太子伴讀的缺,但太子伴讀并不算是正式的官員,沒有品級。這也是曾經大臣們上奏武帝,是否要繼續讓太子伴讀們繼續參加殿試的原因之一,真考下去就要授官了,也就失去了一開始只是考驗一下太子伴讀們的目的。武帝當時表示他已經有了解決辦法,就再沒有提過。一直到今時今日,眾人才紛紛明白了武帝的辦法。——生造一個官位出來。他是皇帝嘛,他說有就有咯。從今往后,太子伴讀就算是一個官位了,有俸銀和祿米的那種。至于其他沒有考好的太子伴讀,他們也還是伴讀,只不過是沒有品級的,若也想有品級待遇,那繼續努力考試吧。不過,武帝并沒有直接下給三人授官的圣旨,而是先問詢了一番,有關于他們是想當有品級的伴讀,還是就此順勢出仕。除了顧喬實在是太小以外,溫篆和謝漣都已經快要到了可以考慮成家立業的年紀了,這會兒就步入官場也沒什么不可以的。顧喬和溫篆都毫不猶豫地對武帝表示自己學識有限,水平一般,還想多讀幾年書,再為陛下效力分憂。之所以說是為陛下辦事而不是殿下,就是不希望引起武帝對太子的忌憚,讓武帝過早地意識到,隨著太子的長大,他身邊的臣子也已經要選擇站隊了。在代表著現在的他和代表著未來的兒子之間,他們總要有一個更加效忠之人。但武帝自幕后之人那一連串狗屁倒灶的cao作之后,反而更加心疼太子了,根本就不會再往旁的方面去想,只一心滿意于顧喬和溫篆對當太子伴讀不假思索的態度。可塑之才,留在兒子身邊真是再合適不過。謝漣猶豫了一下,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他是所有伴讀里年紀最大的,比溫篆還要大,他同族同歲的堂兄弟已經在備考科舉了,他卻還過家家似的在文華堂里和太子讀書,壓力不可謂不大。他喝醉酒之后愛跳舞的毛病,就有一些原因是在宣泄這份壓力。如今謝漣辛辛苦苦地考完了,也入了甲等,有一個直接入朝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他不可能不去權衡一下利弊。不過最終,出身耕讀世家,全家都在熱烈期盼著他能夠早點為官的謝漣,還是做出了和溫篆、顧喬一樣的選擇,他想繼續在文華堂。因為……也就只有太子愿意容忍他那些一喝醉了就要扯衣服跳舞的怪癖了。雖然太子打死也不會承認他對這些從小與他一同讀書的伴讀有什么感情,但謝漣就是知道,他們的太子殿下比那些根本不把人當人的皇子公主要好得多。這樣的太子,值得他去等待,值得他去追隨,值得他去誓死效忠!武帝不住地點頭,滿意得不得了,他的梓童當初挑人的眼光就是這么棒,一個離開的都沒有。當然,也是因為他的安邦足夠優秀,才能留住人才,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聽從。武帝這才讓太監宣旨,給出了令全場一片嘩然的最大驚喜。太子伴讀的品級定在了從六品,尤在太子侍講和太子侍讀之上,需要做的事情并沒有變,依舊是陪太子讀書。等于就是什么都不需要付出,就白得了一個從六品的官位。同樣是白身起步,陸南鼎只能通過一場考試成為九品,太子伴讀卻一上來便是從六品了。一下場便是從六品是個什么概念?科舉狀元會被授予的翰林院修撰正是從六品,但這個修撰是需要在翰林院苦熬至少三年才能有所發揮的。顧喬等伴讀卻完全不同,他們直接就是東宮官,還不是像其他大人那樣的掛名兼職,可以想到他們在東宮之內的權力會有多大。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了。武帝一直看著他兒子,就想問他對于這個結果滿意不滿意。聞道成是滿意的,這約等于是武帝親自放權給他這個太子了,在即將讓太子參與政務的當口,給了太子伴讀從六品的品級,短時間內太子那些兄弟姐妹都要消停了。哪怕心中再不服氣,也只能憋著,或者生生氣死自己。聞道成都有些遺憾那些人沒能在這一刻,一同與他聽到這個“好消息”了,他們的表情一定十分精彩。謝漣的家人也是在場的大臣之一,本來還有點生氣這孩子怎么突然腦子抽了,不選擇出仕,被這么一個從六品的峰回路轉砸下來,整個人都有點暈。這簡直是天降餡餅,還是漣兒聰明。制科的存在意義更多地還是讓有官身的官員進階,好比白雁就一躍成為了所有同期里品級最高的官員。但如果當時謝漣同意了走白身授官的路子,那就會和陸南鼎一樣,得一個無足輕重的九品文官了。一個選擇,天上地下。制科就此正式落幕,不管歡喜還是憂愁,都只能到此為止。制科沒有科舉那樣的打馬游街瓊林宴,不過武帝還是給準備了一個小型宮宴,顧喬也因此終于能夠坐下了,讓他的身體有了很大的緩解。聞道成也顧不上什么別人的眼光,直接就招呼顧喬坐到了他身邊,全程照顧。“如果你忍不住就吱一聲,我派人送你回去?!甭劦莱尚÷曉陬檰潭叺?,“別硬撐,你撐不了?!?/br>“好?!鳖檰唐鋵嵳娴囊呀浘忂^來了,雖然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他也說不上來為什么,但好像每互換一次,他和太子的身體都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不是對比過往的那種可以累加的改善,而是對比當下。量化一下的話,就是假如互換前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