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爺——雖然白手起家積累了這么多財富,一件羊毛大衣依舊可以穿十年。 為了這個,圈子里其他人有時也笑她,說月牙兒是“老頭子習氣”。 隨他們說。 月牙兒樂得自在,也很少參與一些揮金如土的玩樂,除了吃。 說起來,她曾吃過的幾種以“貴”出名的食物,硬要挖在手背上直接食用的頂級魚子醬算一種,使用了金箔的點心也算一種。 別看金箔妝點在點心上好看,實際上吃起來一點味道都沒有。能夠食用的金箔,真的薄到了頭發絲那么細,用小鑷子夾起來,立著折成更小的小塊。若硬要細細去品,只能說有一股子淡淡的水銹味。 可食用金箔的歷史,最早追尋到古埃及時候。但月牙兒總覺得,吃金箔不過就是圖它貴,好看。 所以當王總管提出這樣的比試標準,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金箔糕點。 你要華麗而又名貴的點心?好。金箔貴不貴?華不華麗? 眾目睽睽之下,王總管就是有心偏袒,他也不能夠。 月牙兒同幾位名廚說的眉飛色舞,一轉眼瞧見黃師傅扶著墻,站在一旁。 “喂,蕭月是吧?” “是?!?/br> 黃師傅走過來,兩手背在后頭,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你的點心,不錯?!?/br> “承讓了。這擬定宴席的點心單子,我也是頭一回做,少不了要黃師傅多指點?!?/br> 黃師傅用鼻子出氣,哼哼道:“隨便隨便?!?/br> 說完,像只大白鵝一樣走出去。 一位名廚笑著同月牙兒說:“老黃這個人,嘴巴壞,給他個蘿卜還要嘰嘰歪歪數著上面有幾個小坑,你別跟他一般見識?!?/br> 他見月牙兒態度好,也沒有尋常年輕人那種眼高于頂的傲氣,便好心提醒道:“我知道你們年輕人,點子多??勺龀允?,憑借的可不止是一個好點子。老師傅的手藝和經驗,對你們來說很重要,你若虛心同黃師傅學一些,一定大有進益?!?/br> 月牙兒原先心里藏著氣,聽他這樣說,回去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也很有道理。第二日她便拿了點心單子,去找黃師傅商議。 黃師傅仍是一副高傲的樣子,說起話來跟家里祖傳抬杠一樣:“是是是,你這糯米團子是好吃,可貴人吃席,要的是好吃嗎?依你這么說,就是萬歲爺在宮里吃御膳,也索性什么銀筷子金筷子都不要了,直接拿手抓著吃,不也很好嘛?” 他啰嗦歸啰嗦,可該有的指點卻一樣不少。等月牙兒將點心單子全部擬好,黃師傅大搖大擺的到其他廚子那里去遛彎。 見他們忙著準備各種繁復的菜式,黃師傅嘖嘖道:“瞎忙活?!?/br> “你跑這找罵呢?” “哼,”黃師傅向來隨身帶著一個小酒瓶,拿出來喝了一口,優哉游哉道:“隨你怎么弄,這金谷宴最出彩的一定是點心!” 他被人趕雞一樣轟了出來。 總看著黃師傅這么顯擺,這里惹一下,那邊刺一句話。弄得其他名廚氣得牙癢癢,心里又忍不住想:他們到底會做出什么點心來? 有幾個性子急的大廚,索性派小徒弟去做點心的屋子看一看。 灶上水還沒燒開呢,人就給轟回來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 “黃師傅端了把椅子來,守在大門口呢!真跟看門的大黃狗似的?!毙⊥降芪桶?。 弄得這么古里古怪的,他們到底要做什么點心? 到開宴的前一天,王總管親自到月牙兒和黃師傅的廚房里去瞧,還不許人進去跟著圍觀。 出來的時候,一臉的興奮,口里疊聲叫:“妙,妙,妙!” “以為他是貓呢?”一個扒著墻角的小徒弟翻了個白眼。 滿院子的名廚,沒一個不好奇蕭月和黃師傅能拿出來什么點心。說起來這一院的廚子,大多都是認識的,彼此有什么拿手好菜,心里都一清二楚??墒鞘捲虏灰粯?,她是徹徹底底的后起之秀,先前弄個什么金箔千層蛋糕已是出人意料。鬼知道真開了宴會拿出什么玩意兒? 都想知道,可他們偏偏藏著不講,你說氣不氣? 也有廚子跑到月牙兒那里去套話的,本以為一個第一次在這么大宴席上掌案的小姑娘必定愛炫耀,可只聽月牙兒說:“開宴的時候,諸位就知道的?!?/br> 她笑得溫和,態度也好,愣是讓人挑不出錯來。 鬧了這么一出,不僅廚子們知道這回金谷宴的點心必定不凡,連一些貴人們都知道了。 聽說這次金谷宴,掌案點心的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貴人們也覺得有趣。家仆見他們感興趣,說書一樣將那蕭月的生平說了一遍,什么父死母嫁、獨立支撐門戶、如何開了杏花館……對了,還有她做的金箔蛋糕,說得天上有、地上無。 貴人們聽了,一愣一愣的。 弄得人人好奇,這次金谷宴,到底會有什么別樣的點心呢? 第41章 姑蘇小樣風景拼盤【加量】 江南的花兒, 開得比帝京要早,落得也要早些。 鄭次愈棄舟登岸,眼見流水攜著落花輕輕蕩漾。 闊別幾十年的江南風景, 終于在落花時節等回了它的游子。 渡口熙攘,許多官員富商衣著盛裝, 納頭便拜。鄭次愈臉上帶著笑意,讓他們“無需多禮”。 請安、問候、寒暄, 名利場上這一套他做的滾瓜爛熟, 大家一團和氣。一行人又請鄭次愈去金谷園吃接風宴,他從善如流。 坐在肩輿上時, 他瞧見路邊賣花的花婆,還叫人買了一串白茶花,香氣襲人。鄭次愈瞧著那白茶花,想起幼時娘親總愛買白茶花回來,叫爹爹替她簪一朵在鬢邊。 那時的春光, 一如此時明媚。 思及往事,他的笑意終于進了眼底。 金谷園的風光, 著實與京中不同, 一路行來,所見小橋流水、黛瓦馬頭墻, 娟秀可愛。而作為江南一號大鹽商的私家園林,饒是鄭次愈見多識廣,瞧見庭中高聳的紅珊瑚樹,不由得眉心微動。 宴席擺在鴻儒廳, 名流顯貴濟濟一堂,屋里坐了三桌,院子里還擺著四張桌。專門請了人,奏江南絲竹。人聲、蕭聲、琵琶聲,非常熱鬧。 謙讓一番后,鄭次愈在首座上坐定,耐心地聽人稟事。 江寧知府李之遙是個聰明人,談談民俗、講講趣事,不留痕跡的將江南治下的情況透露與他聽。 說了一會兒話,開席了。 侍女小廝手捧佳肴,一碟兒一碟兒傳上來,規矩很嚴。 所用餐具,華美精細。銀水火爐、金臺盤、雙璃虎人杯、象牙筷……極盡豪奢。 最先上來的一果盤,桃、李、梅、杏,皆用蜜汁煮過,用琥珀色的硬糖拉成一個小花籃,盛在里邊?;ɑ@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