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瞧見月牙兒竟在夫子廟前站定,朝他一笑,而后她徑直往夫子廟里去。 鬼使神差的,他也踏進了夫子廟的院門。 說是夫子廟,其實也不確然。這一處廟宇緊挨著貢院、官學、孔祠,中有一座殿宇,專門供奉著掌管士人功名祿位的文昌帝君。 這樣獨天得厚的位置,幾乎每一個試圖走科舉路的讀書人,都會來這里拜一拜,期望春試能有一個好成績。 學子們敬的香,徹夜不熄,整個殿宇都彌漫著一股香火味。 想要拜文昌帝君,是要排隊的。 月牙兒等候在一旁,見有領著孩子來拜神的婦人,手中挎一個竹籃,里面擺著時令鮮花、一捆小蔥、一把芹菜、一串rou粽,不由得好奇問:“這可有什么講究?” 婦人見她是一個小姑娘,便不厭其煩的同她解釋。原來蔥諧音“聰”,象征聰明;芹諧音“勤”,表示勤奮好學;而rou粽有一個“粽”字,說明一能高中狀元。這些都是拜文昌帝君的祭品。 月牙兒還從沒聽說過這個,轉身看見吳勉,輕聲笑起來,湊過去問他:“你帶著粽子來拜過文昌帝君嗎?” “沒有?!?/br> 月牙兒點點頭:“我改日給你包一籃堿水蛋黃rou粽,用那種可以流沙的蛋黃包在摻了rou糜的糯米里,用粽葉一捆,上鍋蒸得噴香噴香!沒人不喜歡,這文昌帝君要是個饞嘴的,也定然會給你開后門?!?/br> 聽她這亂七八糟的胡言亂語,吳勉情不自禁地彎一彎嘴角。 “對嘛,你笑起來這么好看,就該多笑!”月牙兒撫掌道。 她一說,吳勉就不笑了。 真是不可愛。月牙兒心想,拉著吳勉一同去拜文昌帝君。 吳勉拗不過她,兩人等了一會兒,并肩在神像前跪下。 月牙兒闔上眼眸,心中默念:若天上真有神明,一愿她兩世的親人健康平安、二愿吳勉能夠科舉高中、三愿…… 她偷偷將眼睜了一條小縫,去看身邊的吳勉。 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但愿神明不要覺得她啰嗦。 拜完神,兩人買了一盞燈,往杏花巷走。 一步一步地,遠了燈火繁華。 明月伴清風,照著兩人身影成雙。 月牙兒忽然問:“你向神明許了什么愿?” “說破了,不靈?!?/br> “好吧,你許了幾個愿?” “一個?!?/br> “只一個?” 月牙兒絮絮叨叨:“哎呀,你該多許幾個。若神明真聽見了,他老人家還能挑一挑,說不定,大發慈悲就讓你的愿望全成真了呢!” 吳勉忽然駐足,神色鄭重:“一個足矣?!?/br> 月牙兒望著他,忽然覺得臉一燙,不敢再問下去。 一盞燈的微光,照亮去路。 兩相無言,直到瞧見月色下的杏花樹。 “這些時日,我大概會在家專攻文章?!眳敲闶治諢舯?,一身清冷的月光:“你要是有事,就來找我?!?/br> 月牙兒背過身去,用腳尖踩一踩他的影子:“哦?!?/br> “你什么時候考?” “從二月一直到四月,先考縣試,再考府試、院試?!?/br> “你……別忘了吃飯?!?/br> 吳勉勾了勾唇角:“我還以為你會給我加油?!?/br> 月牙兒現在簡直聽不得“加油”這兩字,立刻往前打開門上鎖。 門鎖一開,她聽見吳勉的聲音,隱隱帶著笑意: “你的店也要開了,你要加油啊?!?/br> 月牙兒嗔他一眼,輕輕合上門,動作很慢很慢。 她立在小花園里,瞧見屋前屋后的杏花樹。 月牙兒心想:不知道要幾時,才能開花?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勉哥兒暫時用功讀書去了,勿cue~ 第33章 海棠糕 才到二月, 性子急的杏花就醒了,睡眼惺忪地打量著煥然一新的杏花館。 一道籬笆,纏繞著爬山虎枝葉, 進門是一塊小空地,西墻邊栽了三兩株瘦竹, 緊挨著一個紫藤花棚?;ㄏ掠袃蓪κ朗?,質樸有趣。 門窗簾換上了洗凈的白紗, 看著就敞亮。打起瀟湘竹門簾, 小店的擺設盡收眼底。四五張新漆了黑漆的桌兒,疏落有致的擺著。最靠里的位置, 是一道半月門,竟然將廚房露了出來。灶臺上蓋一塊長木板,上擺蒸籠、小鍋、調料、油醋瓶,齊齊整整,很干凈。 月牙兒在案板上剁蒜蓉, 叮叮當當響。鍋中油燒熱,往蒜蓉上一澆, 清香四溢。這時煮鍋里餛飩已浮起來, 一個個打著轉,月牙兒將餛飩撈在碗里, 舀一大勺老母雞煨的高湯,淋上蒜蓉、加小菜末。 “記清了嗎?以后就這樣煮,讓主顧看得明明白白的?!?/br> 一個肚子渾圓的中年男子笑著點頭:“蕭姑娘,放心, 記住了?!?/br> 月牙兒又讓他照做一邊,見他手法嫻熟,不由得暗自點頭。 這人是于老板介紹過來的,姓梁,說是曾在一家老茶店當了三年的掌案師傅,一身的姿態加上油煙味,走出去別人就知道他是個廚子,便叫他梁廚。 這幾天月牙兒面試過梁廚等人后,便手把手教他們一些規矩。她的杏花館,和旁的食肆、茶店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別人家的店,廚房都是藏在緊后頭,固然有為油煙考慮的因素,但她去參觀的那幾家,見到的無不是狹小廚房厚厚一層黑油,看著就倒胃口,也難怪要藏起來。 考慮到自己開的是小吃店,對于因產生油煙的爆炒需求較少,月牙兒便大膽的將原先廚房的墻拆了,在店內設置了一個半開式廚房。當然,她在店后靠左的位置也留了一間小廚房,兩相結合,看起來感官也好。 因為經費充足,她不僅找了一個梁廚,還有一個幫廚以及兩個茶博士,似乎都是梁廚老家那一帶的人,手腳麻利,一到杏花館就洗了抹布,將桌子椅子擦的干干凈凈。 月牙兒拿出一張菜單,招手要梁廚等人過來瞧。 “我干了這些年掌案師傅,沒瞧見誰家有這么漂亮的菜單呢?!绷簭N看著菜單,感慨道。 如今的茶肆酒樓,點單所用大多是報菜名和木牌單相結合。一是要求茶博士將自己家賣什么東西記得清清楚楚,二是在柜臺后面的墻上,掛滿菜名小木牌,上刻著價目與菜色。 月牙兒也定做了一批價目小木牌,但她覺得要求茶博士記熟菜色,時間成本過于高。她給這幾人的培訓時間還不到八天呢,哪有那么快就將杏花館的點心背得利利索索? 杏花館賣些什么,她也想了許久,最后決定將提供的食物分成三部分,工工整整的抄在精心排版、還有小畫的菜單上。 第一部 分是糕點,諸如桂花糯米糕、定勝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