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6
一個,是她斜后方的男青年,他的目光太刺眼,劉嫚不得不回頭,先看到了他桌上掛著的姓名牌:蘇茂林。 原來他就是那幅楷書的作者,蘇學鎮的兒子。 蘇茂林看起來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個頭很高,大概是衣服都是名牌又搭配的好,顯得人挺精神的,有點小帥。 但劉嫚覺得蘇茂林沒有他父親的氣質,甚至比不上周不殆的文氣,他沒有那種文人的范兒,乍一看,就是一個普通富二代。 劉嫚疑惑,他真的是的作者嗎? 面評就在幾個人的各懷心思中開始了。 首先是作品點評環節,五位評委互相交換了意見。他們從距離評委席最近的第一個參選者開始評價。 每位評委評價兩件作品,評語只有一兩句話,多是挑刺和批判,反正不是好話。 劉嫚在中間的位置,很快就輪到了她,評價她的一個留著絡腮胡的評委,劉嫚知道他叫王慶海,著名書法家,書法協會會員,擅長隸書。 王慶??粗f,“過分模仿,匠氣太重!” 周不殆已經說過類似的話,因此劉嫚很坦然的接受了批評,并落落大方道,“謝謝評委指點?!?/br> 王慶海心里有幾分詫異,與蘇學鎮對視了一眼。 蘇學鎮微不可見的輕輕點頭。 王慶海繼續點評下一個參選者的作品,下一個就是蘇茂林,即將臨聽教誨的蘇茂林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做出虛心的姿態,而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嘴角還著笑。 蘇茂林說,“筆力遒勁,結構沉著?!?/br> 十條評語,這是唯一一條好評。 誠然,蘇茂林的作品的確算他們之中最好的,也不可能一點缺點沒有,批評家甚至在王羲之的作品里都能挑出刺。 大家心里都清楚,王慶海這么說,不就是因為蘇茂林是蘇學鎮的兒子嘛。但人家實力擺在那里,其他人的不滿也只能化作心服口服。 誰讓自己技不如人呢! 接下來到了可以把人問哭的提問環節,這個環節不按順序來,每個評委想問誰就問誰,大家內心忐忑的等待被問。 第兩百七十六章 刁鉆為難 沒想到,王慶海率先開口,向劉嫚發難, “你的作品是在蘇邑先生的指點下完成的嗎?” 言外之意,他懷疑蘇邑幫她寫了這幅字。 劉嫚的確模仿了蘇邑楷書字體,但寫法再如何相似,兩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小,風格也有顯著的差別,書法精通者能一眼分辨出來。 王慶海的質疑顯然是在有意刁難劉嫚。 其他人并沒覺得有什么問題,因為這個環節就是用來給評委提問質疑的。 劉嫚不為所動,沉著道,“不是,是我獨立完成的?!?/br> “哦?能否談談你選擇寫這八個字的原因?” “這幅字我寫于兩個月前,那時我遭受不公,剛被大學開除不久,這是我當時的心情寫照,無論旁人如何污蔑陷害我,我的心始終如明鏡通透,我的生命依然自由圓滿?!?/br> 劉嫚對自己這段人生污點毫不避諱。 漢服女神的名氣還沒有到人盡皆知的地步,書法家們和網紅是兩個層次分明、基本不可能交匯的圈子。 因此她的話讓現場許多人面露驚訝,一提到開除,大家下意識會想到渣渣,或者行為不檢的學生,可這個女孩看起來既不像渣渣,也不像品德敗壞的人呀。 他們下意識去看蘇邑,蘇邑這次收徒倉促又突然,并沒有向協會報備,大家都不知道具體經過。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不知道,譬如歐陽岑就很清楚。 時間眨眼即逝,書法能人輩出,如今書法協會里都是年青一代,年青人有年青人的想法, 蘇邑和他們有代溝,他現在很少參加協會舉辦的活動,也就和歐陽岑幾個老家伙還有往來。 不過,歐陽岑問蘇邑,“你徒弟被哪所學校開除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再告訴你?!?/br> 王慶海沒有追問劉嫚被開除的原因,那與書法主題無關,接下來,他問道, “請你現場鑒賞大隋第一碑?!?/br>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難,一些參評者可能連大隋第一碑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談鑒賞?恐怕落得連一個字都回答不上來,狼狽退場的下場。 大概半個月前,劉嫚也對所謂大隋第一碑一無所知,當時,蘇教授給了她一份資料,里面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就有王慶海問到的這個問題。 蘇教授說,雖然面評評委的提問隨心所欲,但他們通常會參考這份“內部資料”,就好比各種考試的題庫,畢竟想出一個合適的問題,也是一件費腦子的事情,評委們平時都忙得很,他們在展覽當天才會對參展作品和參展人稍微了解,不可能專門為幾百人,絞盡腦汁的想問題! 因為蘇教授當書法展評委的時候就是這么做的,這份協會出的題目集他收藏自己的書房里,一直沒有丟,沒想到還能派上用場。 蘇教授還說,他不保證評委一定會問到資料里的問題,但有備無患總比束手無措好,于是劉嫚就做足了準備,把里面的問題和答案全部背了下來。 她稍做回憶,回答道,“被公認為是隋碑第一…….” 女孩用柔和的聲音侃侃而談,十分自信從容。 聽者無不感到舒心驚嘆,哪個學校這么不長眼,把這么優秀的學生給開除了? 而出題人王慶海,以及蘇學鎮的表情有點怪怪的,似乎他們很意外劉嫚能回答上來。 除了他們以外,其他三位評委都滿意的點頭,在各自手中的名單,劉嫚的名字前面打上了一個勾。 這一環節,劉嫚算是過了,她松了一口氣。 評委再繼續向其他人提問,九個人的回答大都差強人意,有的人和前組人一樣,對問題感到棘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有的人回答得坑坑巴巴,勉強答到點子上,有的人胡亂答一通,牛頭不對馬嘴。 只有兩個人的回答,跟劉嫚一樣流利順暢,一個是蘇茂林,還有一個是站在劉嫚正后方的男人,他回答問題時,劉嫚回頭看到了他的姓名牌,他叫吳渠。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