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子就是太想做好了,一張一百分的試題想做出一百二十分的成績來,那不是為難自己嘛。 胤禎本來計劃的是三個月,先讓底下人帶著學學工部最基礎的東西,但這么瞧著,他實在忍不住把計劃提前了,不過一個半月,就把人安排到自己身邊親自帶著了。 弘昌早在讀書的時候就是這個熬法了,那個時候他不適合管,也不能管,孩子想上進,誰還能攔著。 但是如今都已經到了工部,一旦這個習慣養成,可想而知,弘昌剩下的大半輩子會過什么樣的生活,就這么個熬法,簡直不把自己的壽命當回事兒。 為了一碗水端平,胤禎不光是提前把弘昌放到了自己身邊,弘暲也跟著一塊,不會休息,不懂得放松的人,怎么能活得長久。 胤禎給兩個人安排不同的差事,認真做,在衙門里頭就能完成,不需要帶回府去,衙門之外的時間,他就帶著弘昌和弘暲去看人踢蹴鞠,偶爾的時候也帶著兩個人親自下場,在街市上逛一逛,休沐日的時候去山上走走,去寺廟里頭逛一逛。 天大地大,有什么!么事兒是不能想開的呢。 胤禎說話直接,很少有拐彎抹角的時候,跟侄子說話也是這樣。 “世子之外只有一個,但你是嫡長子,只要德行不出差錯,就沒人能越得過你去,也沒必要非得處處強過你的弟弟們,這世間有的人擅長教書,有的人擅長畫畫,還有的人擅長寫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你雖然是長兄,但畢竟沒長三頭六臂,不可能處處都強過那么多的弟弟?!?/br> “且不說,你這樣日也熬,夜也熬,活的得有多累,關鍵是對身體也不好,你在皇家學院也是學過醫理的,應當知道熬夜對于身體的損害,英年早逝的人,那可多了去了,你可別存僥幸心理,身體再好,也不經折騰,到時候你想想,你也就是讓所有人都覺得你是實至名歸的世子,那又有什么用,還是活的長久最重要?!?/br> 活著,就算是有人看不慣,那就讓他看不慣好了,投胎這種事情也是技術,把自個兒熬死了,那才是一無所有。 話糙理不糙,弘昌幾度瞪大了眼睛,四下張望,就怕被旁人聽了去。 十四叔雖是好意,但這話聽起來實在不講究,說給他聽也就算了,可不能讓旁人聽去了,有礙十四叔的名聲。 “侄兒明白十四叔的意思,也知道這段時間您用心良苦?!焙氩f著說著,耳根子就紅了,說話聲里微微帶了些鼻音,“我之后會盡量調整的,不會影響晚上的休息,爭取活得長久?!?/br> 十七八歲的孩子,哪兒有不愛玩兒的,尤其是從來都沒怎么玩過的孩子,弘昌很有自制力,在衙門里的時間,幾乎沒怎么開過小差,不過下了衙門,跟著十四叔宮里宮外的走動,才發現生活也可以這樣豐富。 原來十四叔、十伯他們私底下都會去踢蹴鞠,有時候還會押上幾兩銀子。 原來向來勤政的四伯,也會每天專門抽出時間來打拳射箭,也會到園子里玩,還專門為他們作畫。 原來阿瑪雖然整日里忙碌,但也會舒服地躺在椅子上被十四叔請來的郎中推拿。 " 87、二更 在胤禎接觸過的人里,像弘昌這樣自律的不在少數,這也是一個極大的優點,胤禎一直都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四哥、十三哥他們一樣自律,只不過自律不等同于自虐。 他希望弘昌可以在自律的同時,也不要對自己過于苛刻了,又不是機器人,當然得講究勞逸結合了,生活中也要多一些別的趣味才可。 跟弘昌比起來,年紀更小的弘暲,反倒是更讓他更省心一點,該做事的時候做事,該玩的時候就玩,生活作息良好,更重要的是這孩子壓根兒就沒什么心理上的負擔。 不像弘昌,批評的時候,遣詞造句要格外注意,就怕生著孩子的自尊心,夸獎的時候也不能太過了,免得一亢奮起來,又繼續做起了‘拼命三郎’。 好在小心翼翼的過程并不是特別長,胤禎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度,弘昌雖然心理負擔特別大,但這段時間的變化也很大,而且也并非‘玻璃心’的人,特別抗壓,而且有韌性。 到雍正十二年三月份的時候,弘昌和弘暲已經是他的很得力的小助手了,前者認真負責,后者腦子靈活,把他倆放到一塊兒,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雍正十二年的三月份,對于勤親王府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個月。 皇室當中出了名的人丁單薄,十幾年了,都只有三個主子的親王府,終于要迎來第四位主子了。 托寧楚格的福,兒媳婦還沒進門呢,當婆婆的就已經與之處成了‘好伙伴’。 琉璃相當適應婆婆這個身份,妯娌們可是跟她傳授了很多的經驗,除了十三嫂之外,與她相熟的妯娌們,基本上都跟她一樣只有一個兒子,沒什么偏心不偏心的說法。 雖說婆媳之間肯定會有點兒不太對付的地方,但作為一個陣營的人,天生的隊友,還是以和睦為主。 琉璃不光是跟妯娌們取經,前邊還有太后給她做榜樣呢,太后的榜樣是已經故去的太皇太后,榜樣的榜樣,自然也能算是她的榜樣。 向這二位學習,那就是該管事的時候管事,能夠管事的時候就絕不管事,跟兒媳之間的關系,那就是隨緣了,性格合得來,跟親母女倆一樣處著也無妨,若是性格合不來,那就敬而遠之,趁早別往一塊兒摻和,維持一個面子挺就是了。 這心態就很平穩了,一點壓力都沒有,在經過寧楚格跟未來兒媳婦吃了一頓茶點之后,這對未來的婆媳來往也就慢慢多了。 琉!琉璃甚至還私底下做起了兒子和未來兒媳之間的信使,也不能說是信使,兩個人壓根就不互相寫信,而是送點小東西,什么糕點、荷包、帕子、蜜餞,都是些尋常的小玩意兒,也就是年輕人了,才會送得起勁兒,接得起勁兒。 時間久了,胤禎對這事兒也是知情的,現在的風氣開放,未婚夫妻之間多些來往也沒什么,就算是見面,那也是合情合理的,除了一些頑固不化之人,現在誰還管這些。 準備做公公,和馬上做公公還是不一樣的。 兒子大婚的頭幾日,胤禎就有些坐立難安了,心情甚是復雜,有幾分期盼,有幾分迷茫,還有幾分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