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
聲沖出城門。 旌寰注視著那輛漸行漸遠,一溜煙消失無蹤的黑色平頂馬車,唇邊的笑意經久不散。 他太了解柳蒼云的性格,她做事素來有自己用意。她此番前去膠州,下放是假,抓英國公的錯處為真,想要英國公手中的權勢? 呵! 天山上的雪蓮,不染塵埃。她不懂,三公六侯豈是如此能撼動的? 英國公這些年滑頭,并不站位,一時因為他自己本就手持兵權,并不愿屈居人下,二則便是不愿趟入黨派之爭這攤渾水內。 倘若柳蒼云敢動他的根基,狗逼急了尚且會跳墻。 更遑論百年世家之稱的英國公府? 被人動了根本,依聶沂州的性子,呵呵…… 不是屈居人下,怕是魚死網破。 他只需坐收漁利! 旌寰饒有興致的看向半空中飛揚的塵土,待緩過神兒,臉頰上的腫痛便愈發厲害了些,雖疼了些,卻疼的令他身下沖動徒生,經久不息。 丹鳳眼中遺憾一閃而逝,似乎想到未來,她唇角弧度便咧的更開。 打馬旋身離開時,覷了一眼跪地的守衛,漫不經心道:“起吧!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你說本王的話是與不是?” 守衛嚇得大氣不敢說上一聲,顫著雙唇,忙不迭的點頭應是。 ―― 馬車出了城門,直入官道。 車外,春雨綿綿。 車內黑發纏繞。 紅衣男子媚眼如絲,一寸一寸挑開白衣女君的衣帶。 他舔了舔殷紅的唇,靠坐在她的身上,壓低聲音引誘道:“忍不了了,妻主教……教教子淵……可好?” 柳長寧輕輕的托了下他的臀,故作為難道:“車外有人……” “……妻主盡管來就是,子淵不發出聲音?!迸嵩B難耐的膩在她身上動了又動,央求道。 窄小的馬車內,半露衣衫的美男,舔著唇欲求不滿。 柳長寧覺得自己有有些受不住,一把拉下他的頭,憑本能除掉他的衣衫。 哄道:“紹哥兒乖,想叫,咬著我可好?!?/br> 她此話一出,裴元紹眼內迷離之色更重,攀著她的肩膀,悶哼了一聲。 催促道:“妻主快些!你不行我來,怎么弄,教我…… 被人質疑不行,柳長寧臉黑了半分,埋頭抽掉他身上的腰帶,傾軋而上。 …… 馬車一路顛簸,車輪在身后留下一道深深的車轍印。 車內的兩人被顛的上下起伏,更迭交錯。 身上的汗水與隱忍的快gan悉數落入彼此眼底,這股子火熱便持續了很久很久。 只可憐了柳府的馬婦,已在官道上行駛了一個時辰,柳大人卻吩咐忘帶了東西,原路返回。 馬婦擾了擾后腦勺,滿臉苦色。 — 儀鳳八年四月,賈君后身懷有孕,普天同慶。 六月,懷胎三月的君后被虞太夫推入金明池。 這日,坤寧宮內,太醫一**的從賈君后宮內走出,行走間佝僂著腰。 女皇一雙溫和眼睛布滿猩紅色,她沖入御書房,將桌上奏折扔了一地。 怒吼道:“朕要虞青嵐死!” 裴元紹趕入宮中的時候,此事已塵埃落定,女皇平日軟弱無能??墒琴Z子爵和他肚內的孩兒那是她的命。 她當著文武百官審問的間隙,親手斬落虞太夫的頭,滿臉濺血。 震懾百官。 一個糊涂的君主不可怕,一個視人命為草芥的暴君確是國之害。 明行女皇幾乎將自己親政的路悉數堵上。 -- 坤寧宮。 賈君后靠坐在紅底白牡丹宮錦靠枕上,他擺弄著手中的長甲,端儀的看向紫檀水滴雕花拔步床前的男子。 “虞太夫的事情,你是故意的!”裴元紹的聲音并不是問句,眼底了然,卻透著絲寒意。 床上年輕君后清秀的臉上尚有些虛弱之色,唇角泛白,他迎上他復雜的眸子,扯嘴張開猩紅的唇,淡聲承認道:“對,是本宮做的,子淵哥哥……不報仇……” 他細長的指甲掐入手掌心:“不報仇我如何對得起自己,對的起我遍體鱗傷的身體。你可知那一夜,于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哈哈哈……他們都得死,虞太夫,裴明行,他們都得死!” 裴元紹忽覺無力,仇恨會毀掉一人,幸好當年他重生而回的時候,尚留了絲清明。 他蹲下身,視線與賈子爵平視,緩聲道:“子爵,你是拿自己的孩兒同他們陪葬。倘若你腹中的孩兒此刻救不回來……值得嗎?” 賈子爵愣了片刻,他掩住自己的耳朵,眼底無波:“孽種不要也罷!帝卿退下吧,本宮困了!” --- 儀鳳八年五月,柳長寧任膠州府同知。走馬上任第一遭,便被知府邀去了膠州最大的酒樓,把酒言歡,一擲千金。 翌日 各大鹽商紛紛送錦盒入同知府,錦盒打開,是齊齊整整的金條。 都道膠州是鹽商的天下,廉官在此也會被這些鹽商給逼成貪腐。 新來狀元柳長寧便是其中之最,走馬上任一日不到,便被糖衣炮彈拉下了膠州這座大染缸。 往后數月,為虎作倀,成了當地豪紳的一條狗。 膠州百姓皆罵:狗官 四月后,狗官帶著膠州總兵祁連,將膠州最大私鹽商販砍了頭。 同年十月,知州貪污之罪證據確鑿,上報朝廷。知州聶平遠滿門抄斬。 膠州同知柳蒼云拔為新人知州。 同年十二月,膠州鹽販伙同當地豪紳一把火燒了柳府,柳大人死里逃生。 她返回衙門,第一件事綁了涉事人等。 以此為把柄,與膠州鹽商定了販鹽四步走原則。 民制——商收——商運——官銷。 官府制約鹽價,但并不剝奪鹽商營生,更能為臨海平民提供活計。 當地私鹽商販心不甘情不愿,可柳長寧以其伙同禍害朝廷命官為脅,迫的他們在官契上畫押。 百姓這才明白,膠州新上任的知府不是狗官,乃為民請命的父母官也。 次年三月,柳知州審問當地私鹽商販之時,首次問出了關于英國公府與私鹽之間的勾當。 前任知府抄家之時,一無所獲。 卻在同年三月,其女供出聶府宅子內的松柏林內埋著一本賬冊。 賬冊內一應賄賂銀子的京中官員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