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的唐王還在下朝后前來聽講,更是在水陸道場還未結束時就將他召入宮中。前幾日宰相進貢錦襕異寶□□一件,九環錫杖一條,那□□凡人穿上則光輝盡失,錫杖沉重無比,三四個士兵也抬將不動,唐王看著這兩件寶物,心想一般和尚也抬不動,倒不如直接叫那個玄奘來,看他是否是個有緣人。玄奘對精美衣物并不感興趣,但對那條錫杖倒是興致勃勃,舞起來更是虎虎生風,心想若是用它,砍妖怪時倒能少花點力氣,那就順勢也收下了□□,叩謝唐王。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那□□金光流轉,隱隱有龍吟而上,襯著玄奘的臉更是迷人的緊,朝廷上各位官員宮侍的目光像是被釘住一般,瞪著玄奘失神,一時靜謐無人說話。玄奘最厭煩別人傻傻看著他的臉,低頭不語,心中暗暗念道,阿彌陀佛,一群智障。作者有話要說: 蠢作者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更新啦,平時日更,周末加更⊙▽⊙由于文筆不好,所以只能文言加白話文啦,不要當做正經的西游來看就是啦,所以就不要奇怪為什么玄奘會罵幾句啦╮(╯﹏╰)╭目前劇情還在過度,大約兩章后猴子就上場啦~有什么想對蠢作者說的請一定要提出來哦~第3章西游啟程玄奘在見到這兩件寶物時,便料到之后必然大有文章。世上有哪個鐵匠,吃飽了沒事干,鍛造出連三四個士兵都抬不動的錫杖,又有哪位繡匠,傾盡所有寶貴布料,做出一件袈/裟——再一想曾經法意多次提及過的,不少西方菩薩羅漢成天盯著有緣人看,時不時下凡給他們一兩件寶物經書袈/裟,然后那人就死心塌地,什么也不管不顧了,成天念經,還不如給他好使的長棍,教他幾句正統的西方大乘佛法超度往生咒,讓他多超度幾個妖來的實在。法意的語氣中夾雜著nongnong的遺憾,在抱怨一通后又囑咐玄奘千萬不能跟法明提及他的話,否則又是痛心疾首地一口一句師弟不可出此妄言。果不出其意料,水陸大會第七日,當玄奘正站在臺上講經時,一疥癩游僧突然擠過人群,拍著寶臺高聲大喊“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臺旁侍衛紛紛來拉扯那個游僧,又因他滿臉疥癩,厭惡地大喊走開,而那游僧不顧侍衛手中武器,卻是朝著玄奘繼續高喊,而見玄奘表情淡漠像似沉思,另一個游僧也從人群中擠出。此時臺旁圍觀者眾多,均是議論紛紛,而兩人嘲笑聲無孔不入,像是在玄奘耳邊徘徊高喝,他身上袈/裟也仿佛擁有自己意識,拉扯著他的手腳往前。“我對大乘佛法毫無興趣,兩位菩薩可以離開了?!?/br>玄奘被他的袈/裟拉扯地下了臺子,他雙手合十朝那兩位說道,“貧僧志向在于除妖,不在于傳經,妖盡,則萬事必?!?/br>那兩位游僧臉上的表情可謂精彩萬分,圍觀百姓紛紛稱贊玄奘大師果然與眾不同,志向高遠,轉而斥責那兩人莫名其妙,無緣無故跟大師搭訕,妄圖引起大師注意力,實在是居心叵測。此時,后來的那位游僧一把甩開了侍衛,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冷冷嘲笑道:“除妖?你這和尚真是不知好歹,你師父是否有教你過大乘佛法超度往生咒?”——果然是法意口中的菩薩下凡。還未等玄奘有所回答,皇城里卻來了消息,稱請兩位師傅和玄奘大師入宮。朝廷上皇帝與游僧一見面,唐王立刻認出了那兩人就是送他袈/裟和錫杖的和尚,詢問他們為何擾亂講經。游僧拜也不拜,便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唐王就聽了那八字,正是擊中他的執念,連忙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那游僧竟是朝著玄奘微微一笑,答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br>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玄奘哪里還不曉得這兩位菩薩下凡的真正意思,心想這柄錫杖真當是不好得,這報酬簡直是坑和尚啊,從此長安去大雷音寺,長途漫漫,一路上也不知要遇上多少妖魔鬼怪,所以才找上了他——真的是坑啊。唐王連說好好好,令旁人教法師引去,上臺開講。菩薩也是毫不客氣,在眾目睽睽之下飛上高臺,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現出救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原身,托了凈瓶楊柳,光芒萬丈。菩薩身后那位也轉身變為木吒金身,手中持著鎏金長棍,朝著玄奘抬了抬下巴,抖擻精神。玄奘莫名其妙,心想果然菩薩們都是一樣空閑。菩薩在半空中受完信男信女膜拜,領著木吒遠去,祥云逐漸不見了蹤影。而唐王又見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今有有緣人,玄奘江流兒,他日歸長安,修正果金身?!?/br>簡帖當眾讀出,菩薩的旨意死死敲在了玄奘頭上,唐王握著他的雙手,喜不自勝,道:“依寡人之見,這人選少不得要落在法師身上,如今法師正是有緣人,能為寡人取來這真經,寡人愿與拜為兄弟”,隨后便改口叫了御弟圣僧。這位新任的御弟圣僧可是滿心的不情愿,只得應允下來,回去辭別了方丈與師傅。法意卻覺得這是個好差事,說你師傅我當年也是云游天下,一路除妖降魔,小徒兒你正好接任我的差事,看看這天下太平不太平,順帶兒呢,將那大乘佛法超度往生咒學回來,教為師幾句——玄奘呵呵哂笑兩聲,說師傅想法不錯,可惜現實殘酷。唐王求經心切,第二日便喚人來請御弟圣僧,說要在長安城門為御弟踐行送別。城門口,唐王親自斟酒,雙手遞給玄奘,又說朕昨日得一夢,手擁三經,天下和寧,御弟此番是為朕前行,不如起法號三藏,也算是圓了夢中吉兆。玄奘心想這兩個法號聽起來毫無差別,叫哪個他都隨意,路上遇到的妖也未必知曉長安城玄奘法師名號,換個倒也不是不可,便應允下來,淺淺地喝了一口酒,便告辭遠行。唐王原本具備了馬匹、衣服包裹和行者數名,三藏婉拒了行者,說貧僧武藝頗精,自保本領還是有的,唐王請放心,他日城中松樹枝頭向東,貧僧即回到長安。出了長安城后,三藏牽著馬,看前方官道繞開了山嶺雜草,遠遠的還要繞一段路,便不走它,直直橫穿崎嶇山嶺,拔草尋路。山嶺中雜樹叢生,連落腳處也未曾有,馬蹄偶爾踩著尖銳荊棘,嘶鳴不安,想要掙脫韁繩,三藏將錫杖換到了左邊,抬手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