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回去了?!?/br>李妙儀一聲不吭的任由馮將軍將她拖走,眼神忽又再次死死凝視她旁邊的梵修,表情奇異。李秋元覺得詭異無比,轉過身看了他一眼,“難不成我這meimei還認識你?”他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淡淡的說:“大概是我剛剛下手太重,她不大開心?!?/br>“也是,她這個人很會記仇,你這下惹了她,十幾年后再回來做客沒準她還要給你甩臉子?!崩钋镌虏弁?,覺得自己對于李妙儀不能說話這件事感到有些幸災樂禍,她在深深的懷疑自己的人品之后,依然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快樂。以后不用再聽那張嘴里說出刻薄惡毒的話,也沒有人會給她散播不好的謠言,實在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你在開心嗎?”他突兀的問。李秋元隨即反應過來自己剛剛的語氣似乎過于輕快,她并不想在任何人面前掩飾自己的情緒,也不怕別人誤會她鐵石心腸麻木不仁,“她說不了話,我確實很開心?!?/br>他竟然彎唇笑了,“你開心就好?!?/br>李秋元原以為他會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沒準還會覺得她是個蛇蝎心腸的女人,結果猜來猜去沒猜到他會是這個反應。然而他下一句話才真正讓她猝不及防。“那么,這世上還有什么能令你開心嗎?”作者有話要說: 李秋元:“有,你死?!?/br>第110章李秋元不知他為什么會問出這么一句話來,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可太多了,卻一個都不能對他說。刻意想遺忘的事情又統統回來了,她臉上的笑容漸漸僵硬,“沒有了?!?/br>她希望柳寒塘的妖丹能收回來,希望羅公遠早點遭報應,希望李紀宛能早日和她換回來,她能夠早日回到自己的世界。雖然她已經忘記自己原本的世界是什么樣子,也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但李紀宛回來后,她應該就能記起了吧。那時她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見到愛她的父母親友,再也不必這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討生活了。“為什么你會問我這個問題?”她問,好像他知道她不會再開心了一樣。他笑笑,卻沒有說什么。李秋元像一根魚刺卡在喉嚨里,上不去也下不來,噎的難受,問:“那你呢?這世上有什么能令你開心嗎?”他沉默了會兒,眉眼彎彎的淡淡看著她說:“和你成親?!?/br>李秋元呆了一呆,周圍靜的幾乎能聽到風吹落葉。日光落在她臉上,暖的有些發燙,她這次是真分不清臉紅是不是因為太陽曬的了。緩沖了半天,她覺得渾身血液不再上頭了,才支支吾吾道:“我一直沒想明白,我名聲并不好,也不夠知書識禮,更不溫柔賢惠,實在稱得上一無是處……一見鐘情實在有些困難,你為什么會瞧上我?”“這世上沒有人一無是處,”他似乎真的在思考這個問題,若有所思的淡淡道:“而且,這種事情向來沒有道理可說不是么?”李秋元不知該說什么,“哦……”兩人又站了一會兒了,他同她告別,靜靜一笑,“我得走了?!?/br>李秋元問了一個打死她都想不到的問題,“你什么時候會再來?”“兩日后?!彼f:“兩日后我來娶你?!?/br>李秋元問完那句話便后悔的想死的心都有,她生平頭一次被一個溫柔的人求婚,果然竟昏了頭。之前她并沒怎么將婚事放在心上,因為畢竟是李紀宛成婚,她頂多是占著她的殼子幫她走個過場,如今竟也有點緊張。伺候她的小菊說原本她生母留下的嫁妝被李妙儀帶走了一大半,如今只有幾個虧錢的鋪子和莊子,幸而李少卿是個要臉面的,總不會讓她寒酸的嫁人,已經差人替她去置辦了,因此嫁妝倒也不用很擔心。李秋元點點頭,小菊又說今日請了裁縫,要為她量身做嫁衣,便是現做還得熬夜趕工呢,她也一一應了,該她配合的都十分配合,也沒有像前兩天嫁馮將軍時麻木的死人臉。小菊看起來很高興,說:“宛娘子,你一夜沒睡竟是想通了?!?/br>李秋元有點出神道:“我只是覺得比起那傅子瑜,梵公子看起來倒更像是良人?!?/br>小菊正在歸置紅燭和喜餅,聞言激動道:“這就對了!”李秋元暗暗嘆氣,她現在也不知走的這路對不對,但時之神并沒有說李紀宛的真命天子是誰。只是就目前來看,這位相信謠言也不相信她的傅子瑜,絕對不像是時之神說的那一號能給李紀宛幸福的人物。之后的兩日里,李家像打仗一樣兵荒馬亂的準備第二個新娘的婚禮。其實在七夕之后的第二日,整個長安便傳遍了李家那一場文試招親,不過這次的焦點卻不是李紀宛,而是那位自江南而來,文采和相貌皆驚為天人的青衣書生。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的是,李家可能會出一位摘得明年春闈前三甲的女婿。剩余議論最多的便是那位禮部侍郎的千金,議論到這位時,李紀宛連帶著被狠狠黑了一波,因為長安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青衣書生的眼神有問題,推掉了侍郎千金去娶一個不清白的女人。當然難聽些的話不外乎是從侍郎府的那些丫鬟下人們的口中傳出來的。誰都知道侍郎府只有一位寶貝千金,娶了她便相當于得到整個侍郎府的支持,而李紀宛自小便不知書達理,在家中也無甚地位,娶了她實在看不出有哪點比得上娶侍郎千金。又有自稱當時在場的人放出話來,“人家那位青衣書生壓根就瞧不上你們侍郎千金,人家說了你們家小娘子家教不好,這樣的娘子娶回家怎么了得,若不孝公婆,不尊長輩豈不是頭疼?!?/br>“那娶個不清白的女人進家門就好了?”“嘖,人家說了,區區謠言,若無親眼所見,便是敗壞女兒家的聲譽。依我看,這位青衣書生倒是個令人敬佩的君子。清不清白的,人家新婚夜不就知道了嘛,要你們管那么多呢……”閑言碎語傳進了宮里,玄宗皇帝也聽了這件雅事,但他關注的重點可不是這個,朝會后將李少卿留在了宮中打趣,“聽聞你為你們家大女兒辦了場比文招親?”李少卿謹小慎微的說:“小女喜歡文人,微臣這也全是瞎胡鬧罷了?!?/br>玄宗說:“滿長安的人都說你這位新婿才高八斗,斬獲明年春闈前三甲的寶座絕無問題,朕十分想知道是什么樣的文章能令眾人夸下如此????!?/br>李少卿不敢張揚冒尖,為難再三道:“這句話是胡侍郎看過文章后說的,但那文章染了墨滴,已經被揉成一團了。不過依微臣看,那文章不過是些淺陋拙見,實在不值陛下親眼一睹?!?/br>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