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0
,胡衛東的定高了,他們的工資才能跟著漲上去……),胡衛東的“貢獻津貼”被定為了最高的每月1萬人民幣,第二位的是特斯拉的9000,第三是李四光的7500、然后是沈鴻的6000……這些數字在后世看來或許不算高,但建國初期的物價可是十分低廉的,1941年的時候1克黃金才值3塊人民幣(新幣),不到歷史上2012年時的1%,以此折算的話,胡衛東一年的收入相當于歷史上2012年的1200萬人民幣以上。而且“貢獻津貼”與“工齡工資”不同,即使日后退休了也可以繼續不打折扣地領取,因此哪怕胡衛東以后再也不工作了,他能夠正?;畹?0歲以后的話,總收入依然可以達到720萬以上(其間通貨膨脹難以避免,但工資只會漲得更快。),合2012年的7億多……而且胡衛東能夠領取的固定薪水還不光是這三個部分,為了吸引那些中國急需但卻稀缺的專業人才,新中國政府設立了“特殊人才津貼”(這個只發到退休),身為中國乃至世界上頭號軍工專家的胡衛東依然符合領取最高標準津貼的條件,使得他每個月的固定收入達到了15000塊以上。此外,胡衛東還有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那就是稿費,雖然數字上不是最多的,但胡衛東的稿酬來源主要是等大學教科書,因此他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如果加上這筆錢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瑣碎收入,胡衛東一年的收入超過了2萬人民幣……得知自己居然有了這樣驚人的收入后,胡衛東很自然地被嚇了一跳,隨后就生出了極大的不安,雖然多勞多得、理直氣壯,但多到這種程度后他還是難以釋懷,畢竟他很清楚,自己的那些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由于穿越者的身份,而非是自己的真實才能,以之報效國家他理直氣壯,但為自己謀福利的話就難免有些不好意思了……而且中國現在科技人員的收入幾乎可以與美國相比,但兩國的國力卻很懸殊,縱然現在中國的科技人員數量不多,以如此高標準發放的話,對于財政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且美國的收入看似很高,但稅收重、消費高,實際上中國科技人員現在的收入已經普遍超過美國同行(歷史上50年代初期美國頂尖科技專家的年薪也就幾萬美元,最高的也就十幾萬,考慮到二戰期間美國的經濟繁榮,1941年底能有那時的一半就不錯了,稅后的話還要少掉許多。)了……因此胡衛東干脆提前上書中央要求設立個人所得稅,這同時還可以影響到非公有制經濟,抑制那些國家不能直接管到的貧富分化,同時多少還能增加一點國家的財政收入。經中央討論通過后遞交人大表決,于次年獲得通過,胡衛東此后便被按照最高的稅率扣掉了接近一半收入,但過萬的月收入依然在體制內排名第一(即使是體制外,也沒哪個拿固定收入的比他更高,更有錢的都是那些不靠工資過活的資本家。),本想多交黨費,也在周公的勸說下放棄了,以免讓別的同志壓力太大……第六百四十二章婚姻問題不過收入多也有收入多的好處,至少老部下的遺屬過來求助(烈屬的補助雖然比歷史上高一些,但如果是在大中城市生活的話,孤兒寡母還是相當辛苦的。)的時候掏得出錢來,而不必去找別人借……而另外一個明顯的好處,大概就是擇偶了,雖然現在的中國如同歷史上建國初期一樣強調精神和奉獻,但是過生活總是要錢的,而這個時空因為工業化的起點高,國內的消費品種類遠比歷史上的解放初期豐富得多,口紅、粉底等各種化妝品也一應俱全,頂多質量上比國外的差一些、價格也要高一些(由于此時的中國仍需集中資金推動工業化,因此既非戰略物資,也非生活必需品的那些商品的生產銷售都要被課以重稅。),這樣一來,對于天生喜愛打扮的女人們來說,要花錢的地方就更多了……另外必須說明的是,類似“越窮越光榮”之類的謬論即使在歷史上也只對部分農村地區造成了影響,在城市居民當中,高工資不但意味著生活水平更高,也代表著更高的地位,除了少數風格奇高的,大多數人就算是半級工資也要力爭的,而在這個時空因為級別變少了,因此每差一級的影響就更大了。所以大家普遍對工資多少看得更重,甚至有很多干部為了級別晉升和薪水高低痛哭流涕,鬧得不像樣子,太祖得知后引用古戲唱詞諷刺其為“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評級時?!?,但因為這種情況太普遍,那些人又沒觸犯黨紀國法,太祖對此也只能點一點,不好真拿他們怎么樣。半級一級的工資都能爭成這個樣子,何況胡衛東不用爭競都是全國第一的超高工資?而且比起那些老同志。胡衛東即使是虛報的年齡也才26歲。又有1米8的身高而且相貌堂堂,無疑是典型的“高富帥”,同時他還是多次率軍抵御外國侵略立下赫赫功勛的大英雄,對少女的吸引力極大。而且因為胡衛東的氣質在穿越前就已經形成。即使帶了這么多年的兵。除非發怒,否則始終保持著學者的文質彬彬,也更符合剛剛從民國時期過來的國人的審美標準。再加上胡衛東迄今尚未婚配過。不像大多數進城后娶妻的干部那樣只是續弦或者干脆就是離婚后再娶,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胡衛東都是現在中國的頭號鉆石王老五,但奇怪的是,以黨組織對黨內同志個人生活的關心,與賀大姐、鄧大姐的熱心,居然一直都沒幫胡衛東介紹過對象,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還是當年紅十五軍攻占杭州后胡衛東對吳健雄“過度”重視的結果,因為當時吳健雄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學助教,胡衛東對她的重視程度卻超過了很多國內頂尖的學者專家,他當時又是血氣方剛的年紀,難免令人產生遐想。正因為大家都誤解胡衛東已經有了意中人,自然就不會再給他介紹對象自討沒趣了,甚至接下來的幾年里胡衛東沒有半點動靜,也被認為是四處征戰而抽不出時間來辦婚事,直到吳健雄于1941年9月結婚,大家才漸漸醒悟過來,原來胡衛東當時不是不好意思,他是真的沒這個意思……不過說老實話,雖然胡衛東一開始的確因為當年看過吳健雄年老時的照片而生不出興趣,但相處的時間長了,記憶造成的影響就漸漸淡化了,正處于一個女生最有魅力的年齡段的吳健雄怎么看都還是一個青春靚麗的大美人,又是科學家、與他有很多共同語言,若說胡衛東一點心思沒有起過,那是說瞎話,但是錢三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