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研制成功的時候。根據地的石化工業也差不多建立了起來,立刻就可以開始大批量生產。也正是受到此事的提醒,胡衛東竭力擠出了一些時間,編纂了日后轟動世界的……此外,還有一種彈藥不得不提,那便是貧鈾合金脫殼穿甲彈,由于瀝青鈾礦的礦渣并不引人注意。所以很早就全部安全地運進了中原根據地,有了這些高品位的礦石,西安事變后來到洛陽的歷史上新中國的“放射化學之父”楊承宗采用化學方法廉價高效地提煉出了大量高純度的鈾化合物。由此金屬鈾的獲得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既然胡衛東當初購買瀝青鈾礦的理由就是制造特種穿甲彈,有了現成的金屬鈾后自然得真的生產一些以免引人懷疑,反正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鈾235在金屬鈾中含量不過千分之七(而能夠提取出來的鈾235更是只占天然鈾總量的千分之五)。也浪費不了多少核燃料,而且鈾合金脫殼穿甲彈也確實是非常地強力,完全值得專門生產。鈾合金有三個特性,使得它成為了脫殼穿甲彈彈芯的最佳材料,沒有之一。這第一個優點是密度大,對于高速飛行的彈丸來說,密度越高動能就越大,穿透力也就越強,而且純鈾雖然很軟,但只要加入一點點鈦和別的金屬。就可以變成一種質地堅硬的合金;第二個優點是鈾合金彈芯在穿透裝甲的過程中形態會越來越尖銳,而絕大多數金屬和合金卻是會越來越鈍的,尖頭的自然比鈍頭的穿透力強,因此鈾合金彈芯的裝甲能力就和別的彈芯拉開了一大段距離;第三個優點是鈾合金穿進裝甲后會劇烈地燃燒,所以鈾合金彈芯的穿甲彈頭里根本無需裝填**。因為它本來就是天生的穿甲燃燒彈,射進坦克后會立即引燃車內的彈藥和燃油,從而引發威力更大的二次破壞效應,以致于被鈾合金穿甲彈打中的坦克炮塔會無一例外地被掀開,形成獨特的標志性景觀,同時因為可以使用無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彈。彈芯也更重,穿透力便愈發強勁,即使是除了鈾合金彈芯之外最好的鎢合金彈芯,穿透力與鈾合金相比也有明顯差距,而且造價要貴得多。鈾合金脫殼穿甲彈的穿甲能力強到什么程度呢?不要說是炮彈,哪怕是用于12.7mm口徑的高射機槍或者反器材狙擊槍的鈾合金脫殼穿甲子彈,都可以在1000米距離內擊穿二戰時期任何一種坦克的裝甲(也可以這么說,在復合裝甲與反應裝甲出現之前,任何一種坦克的裝甲在它面前都是形同虛設。),包括虎王這樣的重型坦克也是一樣,而且由于鈾合金穿透裝甲后的自燃效應,只要哪怕只是一發子彈打進了車內這輛坦克就徹底完蛋了,須知后世坦克普遍裝備了的滅火抑爆系統如今還沒發明呢。而一輛虎王造價高達20萬美元,1發鈾合金脫殼穿甲狙擊子彈僅需要不到1美元,高射機槍彈則更便宜……鈾具有放射性,所以污染確實是個問題,但由于天然鈾中放射性很弱的鈾238所占比例超過了99%,所以鈾合金的放射性危害遠不像宣傳的那么可怕,而去掉大部分鈾235的貧鈾則放射性更弱。其實后世中國之所以一直宣傳貧鈾合金的危害,主要是因為中國缺鈾,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大量使用,所以只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除了陸軍武器,胡衛東對于目前規模還小得可憐的空軍也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出國前他便安排了30mm航炮的研發任務,但由于人員素質與工藝水平與先進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直到胡衛東回國也沒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是30mm的炮彈尺寸太小,想要做成可以爆炸的彈型存在很大的難度,手工少量生產還行,想要大批量地工業化生產就困難了,即使胡衛東帶回來那么多新式機器之后,這個難題依然不容易克服,即使克服了,成本也實在太高,畢竟現在僅僅是1937年,而胡衛東也并未買回哪怕一臺可以直接用于軍工生產的機器設備……胡衛東聽完技術人員的訴苦后并沒有斥責這些已經盡力了的技工,他明白這是自己考慮不周,后世與現在差別太大了,有些二十一世紀輕輕松松就能造出來的東西在目前的中國卻是幾乎不可能搞出來的,不過胡衛東補救的辦法倒是很簡單,“將航炮的口徑放大到37mm吧,最好搞個通用化,讓它能與坦克炮和高射炮至少大部分零件、特別是炮彈在必要時可以通用,以備不時之需?!?/br>p第一百六十二章國軍也改編對此有人提出了質疑,主要是擔心37mm航炮的后座力太大會影響飛機的穩定性,甚至可能導致飛行事故,但后來的試驗證明雙翼機的飛行穩定性非常好(世界上最早的37mm航炮就是用在雙翼機上的,反倒是后來的單翼機裝上后效果并不好。),完全可以承受37mm航炮的巨大后座力。為了以防萬一,還可以在航炮上加設快慢機,平飛狀態下以單發射擊就行,俯沖狀態下則可以盡情連發,因為有下墜的沖力在,航炮的后座力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至于xīnjiang繳獲的蘇式單翼機,因為還是采用傳統的打法,并沒有更換大口徑航炮的必要……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將航炮的口徑放大了區區7mm,之前卡了很久的研制進程一下子就變得順風順水起來,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生產出了質量合格的樣品,次年一月就開始批量生產了……殊不知胡衛東穿越前就曾經主持設計過一款世界一流的37mm高射機關炮,要不是需要進行一些細節上的改動才能充作航炮和坦克炮,一個月開始批量生產都沒問題。也正是因為這樣,與37mm航炮同時出產的37mm高射機關炮剛一設計出來就超越了此前的世界先進水平,它與稍晚一點胡衛東搞出來的25mm高射機關炮一起,成為了這個時空二戰期間世界最強的近防火炮組合。當然,設備條件的改善與人才隊伍的強化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若不是胡衛東出國一趟,設備條件要求很高的高射炮是根本造不出來的。除了航炮,胡衛東還為飛機設計了外掛的57mm六管火箭發射器,載重量較大的機型、如轟炸機可以帶兩個、甚至四個,載重量較小的也至少可以帶一個,通過更換彈藥類型,這種機載火箭彈既可以打步兵。也能打坦克,而且比起空投炸彈,遠遠打出火箭后就立馬閃人的打法無疑要安全很多。這對于無論是飛機還是飛行員數量都遠不如日軍的十五軍飛行團來說,具有無法忽視的價值。此外,有了這個寶貝。戰斗機乃至教練機也可以參與對地攻擊,考慮到十五軍飛行團目前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