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彈即使采用無炮管發射方式,精度也高得令人發指,如果配合特制的參數對照表,107mm火箭彈無炮管打擊4公里外的目標,偏差僅僅有2-3米,如果炮手經驗豐富,誤差甚至可以縮小到1米之內。而且107mm火箭彈的重量適中,單發18.8公斤的重量使得任何一個成年男子都可以單人攜帶它通過任何非天險地形,這簡直就是天生為游擊作戰而設計的……即使整炮使用,107mm火箭炮也不失為一種優秀的前線支援火炮,不過六百多公斤的重量,使得它可以輕易地由騾馬拖曳機動,如果在平坦的地形上,更是兩個士兵就能推著快速前進,極易拆分又令其具有通過絕大多數惡劣地形的能力,機動性甚至超過75mm山炮,而它較小的體積與低矮的造型,又令它藏匿起來十分容易,這對于防空壓力極大的紅軍來說,簡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樣。不過,107mm火箭炮也有一個較大的缺陷,那就是107mm火箭彈的渦輪火箭發動機稍顯復雜,這一方面增大了研發的難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火箭彈的造價(其實火箭彈造價一向都貴,一般來說大致相當于1.5倍口徑的普通炮彈。書中即使是40mm火箭筒所用的火箭彈,單發造價也高達上百元法幣,性價比其實還不如107mm火箭彈,只不過是因為用途相對較窄,表現得沒有107mm火箭彈明顯罷了。)。前者因為有戈達德這位火箭專家在,很快就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但后者卻是沒什么好辦法。如果連人工費也算上,第一批107mm火箭彈的平均造價高達三百多塊法幣,相當于當時中國大城市10口人一年的生活費。后來大批量生產后成本下降不少,但也依然高達一百六十多塊?;诟鶕氐慕洕鷮嵙?,107mm火箭彈炮再怎么好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只能作為奇兵,而無法發揮出它本來可以起到的戰略作用……正因為火箭炮太貴,所以主力火炮肯定還得是普通的身管火炮,其中機動性、尤其是地形適應性較強的山炮最受胡衛東重視。之所以胡衛東不造75mm山炮,而是直接上馬現在日軍都還沒有裝備部隊的105mm山炮,是由于身為火炮專家的他洞悉了山炮與野炮的真正區別,并不在于兩者的口徑與炮重,而在于是否可以輕易拆分成能夠純靠人力攜帶的部件,既然如此,那么還不如直接上馬威力更大的105mm山炮(最大也就這個口徑了。再大的話,沒法分割的炮管是必然無法依靠人力攜帶的。)好了,當然,胡衛東腦中有現成的模板“105毫米輕便型榴彈炮”可用,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105毫米輕便型榴彈炮是新中國自主研制的一種中口徑超輕型壓制火炮。是一種可在多種軍事行動發揮突出作用的多用途武器。該型榴彈炮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和火力猛的特點,易分解與組裝,在作戰中具有靈活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戰術適應性,它是山地部隊,特種部隊理想的地面壓制武器。與其他中型口徑榴彈炮相比,105毫米輕便型榴彈炮具備如下優點:優異的cao縱性能:105毫米輕便型榴彈炮的重量僅為1310千克??捎娠w機進行運送、空投;由車輛或畜力牽引;或拆卸為11個部件由人員或馬匹進行快速運送。7名炮手可在34分鐘內拆解為11個部件,單個部件可由人力搬運;所有部件可在45分鐘內重裝為完整的榴彈炮,以執行新的任務。一炮多用:該火炮具有多種戰術用途,士兵可根據作戰需要調整火炮的膛線高度,在高膛線位置,該炮作為榴彈炮,執行火力壓制任務;在低膛線位置,可作為反坦克武器,執行反裝甲任務。除此以外,它還可作為迫擊炮或無作力炮使用。105毫米輕便型榴彈炮的主要技術指標口徑105毫米;初速420米秒;最大射程10222米;最小射程2200米;全重1310千克;榴彈炮狀態發射速度34發分;炮膛軸距地高度1070毫米;方向射界±18°;高低射界5+65°;作戰狀態火炮尺寸:高度1930毫米;寬度2530毫米;長度4200毫米;牽引狀態火炮尺寸:高度1900毫米;寬度1500毫米;長度3650毫米、5300毫米反坦克火炮狀態發射速度8發分;炮膛軸距地高度690毫米;方向射界±28°;高低射界5+25°;作戰狀態火炮尺寸:高度1550毫米;長度4000毫米;長度4700毫米;牽引狀態火炮尺寸:高度1900毫米;寬度1500毫米;長度3650毫米、5300毫米。由于該炮采用的超時代材料與科技工藝很少,所以胡衛東自信幾乎可以不加任何改動地將它制造出來,明明是一款山炮,卻具有野炮的射程和重炮的威力,還可以充任更多的用途,這只能用逆天來形容……這幾種武器研制成功之后,胡衛東認為鬼子的陸軍在武器性能上將不再具有任何優勢,僅僅是有限時間內的數量占優而已,但是小日本的空中優勢卻還是令他頗為忌憚,在加緊實用型雷達與近炸引信的研制與改進的同時,胡衛東對于高射炮的研制花費了很大氣力……p第一百六十一章新型彈藥山寨自然是最方便快捷的選擇,但可惜的是,后世由于導彈的出現,只有小口徑高射炮技術還在不斷發展,大口徑高射炮已經很難看到了,而在二戰期間,配合近炸引信的大口徑高射炮才是防空火力的中堅。好在胡衛東對于火炮早已經達到了“一竅通時百竅通”的程度,只要保證高射炮有較大的長徑比(一般以字母L而表示,比如L52,就說明該炮炮管的長度是其口徑的52倍,長徑比越大,彈丸初速越大,射程越遠,精度越高、炮彈穿透力越強。),性能就不會差,只是L56、乃至L60的大口徑高射炮管得等到電渣重熔和身管自緊技術研發成功后才造得出來,科學是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的,所以還得至少等上幾個月……除了火炮,子母彈、空爆彈等多種新型彈藥也陸續開始立項研發,其中胡衛東最為重視他穿越前那幾年里的研究重點——云爆彈。按理說云爆彈對石化工業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而胡衛東雖然買了不少相關設備,但距離形成產能還有不短的時間,現在就開始云爆彈的研制似乎為時過早。但胡衛東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如今的中國落后列強實在太多,一定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努力縮短中國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他現在就對云爆彈立項,這樣等到云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