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3
的宅院,并非是夏朝府邸宅院建筑那種四四方方的,反而顯得很開闊,四周都是青山環繞,連宅院都染上了初春木葉的清香,里面似乎也沒幾個下人,有著別樣的寧靜。 那少女打了水,帶著沁人的涼意,少女浸濕了塊巾帕,雖不是很熟練但也帶著份溫柔小心翼翼,給蕭函擦干凈了臉,少女眨了眨眼,說了一句話,好像是說真好看。 蕭函是直到晚上才見到此處的主人的,是位衣飾簡凈,氣質溫婉靜美的婦人,年紀雖看著已不輕,面容卻秀麗非凡,只是不知為何神色間帶著一縷清愁。 這位夫人見到蕭函,微微露出笑意,竟也用大夏語言問道,“可是餓了渴了?” 她說的比韓長老還要好些。 蕭函歪了歪頭,指著那位少女道,“她給了我吃的糕餅,還有甜甜的水?!?/br> 后者應該是當地釀造的某種醴酒,甜潤可口,也不醉人。 這位夫人臉上的笑容更多了些,透著溫柔和善之意,“好孩子,你還記得你自己叫什么嗎?你父母姓甚名誰嗎?” 蕭函依舊裝懵懂道,“我不記得了?!?/br> 這位夫人嘆了口氣,“可憐的孩子?!彼謱κ捄冻鑫⑿Φ?,“不要怕,” 她本想說讓蓼藍,也就是照顧蕭函半天的那位少女,繼續照顧她。但又顧慮到言語不通,三四歲的小孩餓了渴了,或是生病疼痛,蓼藍也無法與她溝通,便笑嘆道,“這幾日你先留在我身邊吧?!?/br> …… 這位夫人的日常也很簡單,似乎也不怎么會帶孩子,她比她的侍女唯一一點強處就是會與蕭函溝通,也許是因為這個,她便想著教蕭函學些南越語。 她可能也是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為好,這個孩子乖巧不哭不鬧,生的還那般惹人喜愛。只是沒想到她的一時興起,隨意而為,才三四歲的小孩短短幾日就能與蓼藍簡單溝通了。 這孩子真是聰明的不像話。 蕭函在公主府的時候偏向藏拙,那是因為身份光環本就大,表現得聰明伶俐一些,也不過錦上添花,沒多大好處。但現在流落到南越,不盡快學會南越語,說話行事多有不便。 南越自前幾朝起就已日漸漢化,所謂語言不同多在于風俗韻律方言的差異,蕭函本就大致能聽懂一些,認真學過后也能輕松用南越語與他們交流了。 蕭函大致了解到一些信息,原來這位夫人也姓蕭,孀居在此,靜修禮佛。她也知道了韓長老為何讓人將她送到這里來。蕭夫人似乎家里是行商的,在邊境市集也有諸多貿易,方便打探消息。 在蕭函有意隱瞞身份下,韓長老能推斷出來的信息也就只有出身大夏富貴人家之類的,加上他有要務在身,只能托蕭夫人。多余的也無能為力了。 事實上,在蕭函來的第一日起,蕭夫人就吩咐了管事借著行商之便看看大夏有沒有來人尋訪丟失的小姑娘。一晃過去了十天半個月,蕭函都從南越官話學到俚僚苗語,光憑語言說是南越孩童也不會沒人信,而外頭遲遲沒有什么消息。 此舉本就是如同大海撈針,沒有什么結果,也在蕭夫人的預料之中。 這些天的相處,她對蕭函真心生出了喜愛之意,也更加憐惜她與父母分離。 蕭夫人微微嘆了口氣。 蓼藍出言道,“既然尋不到她的親人,不如夫人把這孩子留下吧?!?/br> 蕭夫人秀眉微蹙,沒有說話。 蓼藍也不是隨便說這樣的話,按理說既然找不到孩子的父母,以夫人的良善性子都會在附近山寨中尋一淳樸老實的人家,交由他們撫養。 但誰讓夫人這么喜歡呢,這些天,夫人雖只是將孩子帶在身邊,除了教導些東西,也沒有顯得很親近,可蓼藍卻是知道夫人臉上的愁苦都少了許多,但是看這孩子寫寫字,笑顏也要多些,遠比禮佛的時候要好。 自家主去世后,夫人不耐那些紛紛擾擾,到這山上來禮佛靜修,年紀輕輕的就好似拋卻了紅塵一般。蓼藍也存著私心,若是尋不到孩子的家人,就讓她多陪陪夫人。 蕭夫人有些動心,但又有些擔憂糾結,她雖嫁過人,卻不曾養過孩子,也不知道將這小姑娘留在身邊,會不會比尋一戶父母雙全的人家撫養要好。她真心喜愛這孩子,卻也不想誤了她。 蕭夫人暫且將此事壓在心里,白日里繼續教導蕭函,除了一開始的驚訝于她的天資聰敏,很快蕭夫人就習慣了。 蕭函學的快,蕭夫人教的也順心歡喜。教她學會南越語,還給她取了一個南越名字,蕭令月。 蕭函不知蕭夫人的想法,這些日子她也在想著衛國侯和昭華長公主,倒不是思念,而是在想他們是否能尋得到她,若能主動尋到邊境來,再好不過了,那她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些。 這也是她為什么遲遲都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來歷,或是想辦法聯系一下大夏邊境州縣的駐軍。 蕭函未必不是抱著希望衛國侯他們能處理好梁州發生的事,以及那些想要暗害她的人。第一次是綁架,第二次是擄人,蕭函可不敢賭第三次是不是下毒謀殺了。 她雖不是正統的皇室嫡系,但這種危機四伏的處境可真不比那些皇子皇孫要好。以致于蕭函面對韓長老蕭夫人都不曾實話實說過,不敢揣測人心之惡。 以她現在修煉靈力真氣的這個速度,十歲之前都是沒有自保能力的。若是回京城當郡主都不安全,她還不如在這邊陲之地當幾年普通山野孩子。 而且蕭函心里也有一份傲氣,哪怕這次是投胎轉世,變成幾歲小孩子。蕭函寧愿不要那份錦衣玉食,富貴榮華,也不愿意成了別人謀取利益棋盤上的一枚棋子。 再者,就算撇開衛國侯長公主之女,大夏郡主這些身份,蕭函也不認為自己會落入塵埃,過得落魄。 、替身明珠 大夏京城, 此時也正發生著一場驚人的變故, 由梁州而起, 南地總督萬寶瑞謀逆,引起軍中嘩變, 幸而有衛國侯英明果決,及時調兵遣將, 不料逆賊萬寶瑞竟派人襲擊長公主鸞駕, 還擄走衛國侯幼女,妄圖以此要挾衛國侯。 幸而衛國侯剛正忠直, 忠君愛國, 不為逆賊所迫, 一舉將其鎮壓誅殺于陣前。 皇帝聽聞后大怒, 下令與逆賊相關人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