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7
珍稀人才,選中了個文學大家。 也不怪姬越心態要崩,她從金臺抽卡開始,出手就沒失手過,拿到的人才都是有用的,哪怕張良都成了廢人還是想著為她做事,更別提前線唯一女將韓信,甚至于幾年前被抽中的變成一個幼童的鄭成功還知道給村里改良石磨盤,新制小推車什么的,都已經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神童了! 等下一次金臺能源蓄滿少則要半年,多則一兩年,姬越現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對于詩文半點不感興趣的姬越甚至很后悔地在想,哪怕拿李白換個縣官也有賺頭,結果人抽到手了,砸手里了。 李白絲毫不知道自己遭了嫌棄,他醉里迷迷糊糊地想著,下次少喝一點,詩興都沒盡完,手已經抖得提不起筆。雖然說晉宮里的酒滋味不行,但今天這頓酒喝得卻是前所未有地痛快。 國盛人心安,宮墻破舊與否已經不重要了,或者說也只有這樣勤儉務實之君,才有滌蕩天下的宏圖志向。 痛快的李白很快就喝了個不省人事,被魏家的仆從架出了宮門,他不知道從明日起,曲沃的紙都因為他題的那幾首詩賣貴了三成,人人競相抄錄中秋宮宴之篇。 出名的不止有李白一個,王安石的詩也極具文采,但少了一層醉酒而歌的風流韻氣,傳唱詩作的人就少了許多。 中秋宴后,秋高氣爽,各地的秋收也陸陸續續地開始了,今年不算好年成,收獲卻比往年又多了一些,主要是朝廷發下的新種又經過了改良,田野地間處處彌漫著粟麥稻米的香氣,也帶著農人的歡笑聲。 張寡婦的長子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年前黑狗回來過一趟,除了給大哥一家帶回不少俸祿銀子之外,也和張寡婦成了婚,黑狗走時,張寡婦又懷了一胎,她是三十好幾的人了,懷了胎有些不好意思,這大半年就沒怎么出過門。 黑狗一家人都沒有姓,奴制廢除之后,姬越給原先是奴隸又不知自己來歷的平民賜姓二十,錄入籍貫后就不可更改,三兄弟合計了一下,都決定改姓徐,這是魯地的一個比較常見的姓氏,張寡婦的幾個孩子也都跟著黑狗姓了徐,她的長子也改名為徐茂。 徐茂去年和村里一個手藝人的女兒相好,那家人原本是看不上徐茂的,徐茂幾次上門都被趕了出去,但黑狗回來了一趟,給家里帶來許多錢財不說,還翻修宅院,在村里建起了兩進黑瓦大宅,又買了四十畝好田,雇人耕種,那戶人家頓時就不吭氣了,轉過頭又推著女兒來哄徐茂,因那家姑娘確實是好,兩家到底是做了親。 今年的徐家比起往年要好了不知多少倍,秋收的時候是村里最忙的時候,但張寡婦——現如今該叫徐大娘了,徐大娘卻是安心在家里養著胎帶著孩子,徐茂家的新娘子據說都不用做活,連衣裳都是交給佃戶家的婆子洗,真正過上了地主的好日子。 也不止是黑狗一家,在前線待過幾年的將士回到家中,基本都給家里置辦了田地,有的在軍中很是節省,回到家里甚至還能給家里人在城里買新宅,很多人家原本打死不肯從軍的,但隨著前線將士陸陸續續回鄉探親,許多和鋤頭田地過了半輩子的青壯心思都浮動了起來,這也是人之常情,見他人錦衣歸鄉,豈有不羨之理?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第104章 一起用膳吧 歷來秋收之后都是農家最清閑的一段日子, 到寒冬臘月之前,成年男子都要去服兩個月的兵役,如今姬越不缺兵員,兩年前就停了全面兵役, 從軍的路徑也從強征入伍轉變成了招募兵員, 都在秋收之后開始。 今年的募兵響應者眾, 除了許多駐守樓蘭的大軍都被陸陸續續批假回鄉, 帶動農人從軍之外,還有田地豐產,很多人這兩年通過良種改善了生活, 但相應的,豐產太多反而收不過來, 糧價也逐年開始降低,今年的收成雖然不錯, 但對于大部分農家來說,收益遠遠不及付出的勞動, 畢竟耕種是一樣耕種, 要收割晾曬販賣數倍乃至十數倍的粟麥稻谷, 投入的人力就令很多家庭接受不了。 秋收的時候姬越還做了一件事,允許一部分的鐵器販賣,將往年只有春耕秋收時才會由官府分發到戶的鐵制農具販賣給農戶,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嚴禁鐵器流通本來也就是為了防止鐵器外流,但現在國無外敵,歐羅巴那邊的情況她再清楚不過, 別說從晉國內弄到一批足以威脅到晉軍的鐵器, 就算到手, 也無法越過封鎖線運輸。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東南沿海的那些小國了,但姬越其實對那些島嶼上的小國沒有太多警惕心理,打造水師是為了有朝一日橫跨海洋去攻占那片富饒的大陸,而不是防備芝麻綠豆大小的島嶼國,雖然如今朝中也有一些聲音抱怨姬越每年在水師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但姬越一概置之不理。 如今晉國的水師人數在五萬左右,大部分都是東南嶺南土生土長的漁村人,水師將軍兩名,一個是姬越千挑萬選抽出來的戚繼光,還有一個名叫海鷹,是東瀛人和晉女所生的混血,本是東瀛海面上的一名大海賊,以劫掠東瀛商人為生,被晉國招安后很快展露出了多年霸海的經驗本事,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海鷹的母親厲氏本是晉國士族貴女,武帝朝時清洗士族,厲氏傾家逃到海島上,被東瀛海賊劫掠,厲氏全族慘死,東瀛海賊將女人關在專門的花船上供人取樂,厲氏生下海鷹之后又苦苦撫養了他十年,一病死了,尸體也被扔進海里,海鷹自此之后就擺出一副死心塌地跟著海賊干的架勢,二十四歲那年就做了海賊大首領,三十四歲那年帶著十二艘大船接受晉國招安時,整個船上都是三十歲以下的青壯年,當年那些東瀛海賊全都被他以各種法子弄死了。 戚繼光當時幾次招安海鷹都沒有成功,還是姬越一眼看透此人的執念,承諾他若立大功,來日封侯,便將東瀛之地封給他。 海鷹對此念念不忘,招安的三年內不斷提議用東瀛練兵,甚至多次在東瀛之濱演武,使得東瀛國上下不安,幾次上書姬越詢問情況,姬越并不搭理。 東瀛老王去年過世,登位的是排行第三的明德王子,經歷數年內斗,東瀛國內分成多股勢力,誰都以為明德王子即位之后立刻就要開始排除異己,然而明德王子在幕僚的幫助下分析國情和時勢,認為如今東瀛國最大的危機不在朝中,而在一海之隔的強鄰,海鷹從小在東瀛海賊船上長大,深知這些人名為賊,實際上只是東瀛水師改頭換面行匪盜之事罷了,他立志要洗刷仇恨,如今又多了一樣,若立功,東瀛封侯! 實際一點來說,晉室很少封王侯,除了人丁稀少之外,也和士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