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0
,習正統儒家經文到二十歲,做了邊郡郡守之后才慢慢對墨家感興趣,最后正經拜了師門,成為墨者。 冬日的永安郡并不寂靜,軍糧運輸需要人手,不可能從晉國一直運到這里,采用的是驛站接運的方式,一郡一站,由郡守征調民夫來運糧,永安郡前線就是戰場,也是軍糧運輸的最后一站,之前郡守沒到都是軍中派遣運糧官來調度,楊赦到任之后立刻接過郡守的擔子,將運糧的事情梳理得井井有條,這才騰出手來cao辦過冬事宜。 還好這次派遣的三名郡守都是邊郡老人了,不然年輕些的官員還真沒見過這種世面,楊赦來時就有心理準備,他接手的根本不能算是一個郡,安息國部族混居,城里有固定住房的人極少,很多都是乞丐奴隸和窮困的工人,城外的部落大多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能有貿易和種植觀念的部落也有,但就像他曾嚴厲打擊過的豪強大族,需要花費時間來磨合整頓。 楊赦先理清了輕重,此事不是整頓豪強的時機,冬日天寒,最重要的是過冬,他原本牧守的邊郡其實也冷,但不像永安郡這么冷,冬日都來得早一些,楊赦來時其實算好了日期,奈何不通地理,留給他的時間就不多了,辦完軍糧大事,楊赦立刻安排隨行工匠,征調了大批難民建安置房。 臨時用來過冬的房子不需要多美觀,楊赦帶來的工匠在實地考察過后決定以當地一種普遍生長的野草混合泥土搭建泥巴房,也不是晉國那種一家子居住的幾間房,而是類似馬棚的長房,燒晉國邊郡最常用的火炕。 其實姬越給三郡都撥了賑災款項,楊赦就以賑災款項來付難民和工匠的工錢,這在賑災里被叫做以工代賑,是最常見的賑災方式,既讓難民吃飽穿暖,又不耽誤工期,至于這種房屋比較粗糙的問題,等難民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就不是問題了。 語言不通的安息人和以得撒人被商人翻譯一天十幾遍走街串巷地解釋,再看到被拉走的難民吃圓了肚子回來,別說抗拒征調,一個個都搶著來做工,雖然干活很苦很累,但難民們沒有一個提出異議,甚至都恨不得這些房屋永遠都建不完。 因為老爺們竟然容許他們在建房屋的時候睡在里面! 泥巴房的建造流程簡單,先打好地基,將柱子立好,再砌墻蓋頂,因為難民沒有住處,零散活動,第二日想要召集過來還要花費一些時間,工匠們索性就讓他們住在原地,誰也沒想到這些難民會以為房子是給工匠老爺們蓋的,畢竟這些工匠都是有家業的人,早十幾年前就在晉國住上青磚亮瓦房了。 工程進度比較緩慢,但泥巴房太過簡單,這么多人一起建,哪怕大家都有意無意地放慢了速度,能永安郡各地的泥巴房也都陸陸續續完工了,完工那天,不少難民看著漂亮的房子流眼淚,房子建完了,他們再也吃不上熱騰騰的食物,也沒法再睡進這樣的房子里了。 然后被派遣來的工頭就簡單說了幾句話,凍得呵著氣把手揣在袖子里,帶著幾個徒弟回去復命了。 商人翻譯愣了一會兒,才把工匠老爺的話傳達給這幫幸運的難民們,“老爺們說,這房子原本要晾幾天的,但你們沒有地方住,可以直接住進去,注意不要碰到墻,等天氣暖和了,老爺們再來教你們建更好的房子?!?/br> 一個難民驚叫道:“神??!還有更好的房子?” 頓時就有四五個人沖上來捂他的嘴,在地獄里叫著神名,這不是找死嗎? 好在仁慈的魔鬼并沒有追究的意思,既沒有沖出一頭瘋牛把人頂死,也沒有忽然渾身發抖在地上打滾,眾人警惕了一會兒才放松下來,這時才有人注意到商人翻譯說的是讓他們住進去。 一個難民壓抑著聲音,顫抖著問道:“老爺們說……讓我們住進去?老爺不住在這里嗎?” 商人翻譯有些羨慕地說道:“老爺是這么說的?!?/br> 不少難民臉上都還帶著眼淚呢,聽了這話腦子都嗡嗡的,看向那能夠遮風擋雨,還有溫暖火炕的房子,沒有人提出進去看一看,眾人在房子前躊躇著,不時小聲交談,直到天都黑了,到了原本的休息時間,才有人干巴巴地提議道:“老爺們都說了……要不我們住、住進去吧?” 有個年長些的遲疑片刻,說道:“萬一老爺們耍著我們玩……萬一是那個商人理會錯了老爺的意思呢?” 眾人躍躍欲試的心都被這盆冷水給澆滅了。 但眾人磨磨蹭蹭之下,還是有個瘦得像骷髏似的少年越過眾人走進了房屋里,少年什么話都沒有說,卻像是一個默許,眾人擠擠挨挨的,也都走了進去。 第二天,老爺沒有來。 第三天,老爺也沒有來。 到了第四天的時候,有個老爺的學徒來了一趟,用一輛大車給他們拉來了許多毯子,雖然這些毯子在西域人看來是最不值錢的羊毛毯,卻也是難民們從未感受過的溫暖,蓋著帶有濃烈氣味的羊毛毯,睡在熱氣蒸騰的火炕上,雖然肚子里還是饑餓的,但心里卻有什么被填得滿滿的。 直到老爺又來了一趟,已經把泥巴房當成家的難民們都被叫了起來,在房屋前排成列,難民們看著老爺那張沒什么表情的臉,心頭忐忑,甚至有年紀小的都難受得哭了起來。 老工匠翻開難民名單,這些三郡人的名字都難記,基本上都是記兩三個音譯成晉字,好在他們都記得住自己的音,老工匠點一個名,就有一個人站出來,直到所有人名字念完無誤,老工匠才點了點頭,說道:“排成一條隊,都到老三那里去領工錢,這會兒沒現錢,都用粟麥結算,開春郡里要興土木,有好幾個地方要改建,愿意提前錄名的可以預支三分之一的工錢,自己想清楚了,都去吧?!?/br> 商人翻譯過后,連有固定住宅和積蓄的他都有些嫉妒起這些難民來了,難民本身更不用說,之前是不敢看,這會兒都把目光放向了被老工匠用驢車拉來的一袋袋糧食。 難民們發出了低低的交談聲,蚊子似的嗡嗡,盯著驢車,每個人的眼睛都亮得驚人。 這,這就是地獄嗎? ☆、第91章 一個好官 以糧食代替工錢也是沒辦法的事, 安息國使用的錢幣和晉國有很大區別,以前的錢幣要回收兌換成晉國的銅錢,楊赦一開始帶來的庫存就不太夠用了, 索性這些人從前也沒怎么用過錢, 比起能夠被人輕易搶奪走的幾枚錢幣,還是沉甸甸的糧食袋子更得人心。 晉國最常見的糧食是粟麥,粟米可以蒸食, 麥子磨成粉制成面食,如今稻米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良田, 因為朱云錦夫婦的良種研究主要對象還是稻米, 去年秋收的時候,江南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新藥種,連同配方都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