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感覺,這一幕是可以記載進史書里的。 姬越沒有思索太久,她畢竟也是一個年輕人,如果穩扎穩打,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下西域諸國不太可能,晉有滅西域的國力,卻沒有那個時間去耗,奇兵固然冒險,但如果不能成事,立刻加大兵力打穩仗也不算失誤。 姬越看著霍去病,說道:“朕給你六千輕騎,可敢往西域一戰?” 霍去病毫不猶豫地說道:“敢!” 姬越想了想,說道:“朕封你為驃騎將軍,自驃騎營遴選精銳將士隨軍,開春啟程,明日你就不用來鳳翎衛了?!?/br> 霍去病怔愣一下,連忙行禮謝恩。 姬越倒不知道這個巧合,晉本就有驃騎營的編制,一提到小股精銳騎兵她就想到了驃騎營,霍去病怔愣的樣子也沒讓她多想,只當是受寵若驚了。 說實話,姬越覺得霍去病很特別,她很少在異靈的身上感受到朝氣,也許是因為異靈大多活到壽終,上了年紀,但在這一刻,姬越很輕易地判斷出了眼前這個霍去病生前的年紀大概不會太大,至少不會超過三十歲,他的眼睛太過明亮,宛如夜空里的星辰。 張異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里反復出現剛才明光宮前簡潔的君臣奏對,想了想,還是在隨身的冊子上記了幾句話。 【自建三年,八月,上自明光宮出,問鳳翎衛王二狗者西域事,二狗答之,言可帶小股輕騎牽制西域諸國,使其難援,上以六千輕騎,封驃騎將軍?!?/br> 如果這位驃騎將軍沒能打出一點名堂,這句話就只能記在無關緊要的臣子錄里,千百年后也只留下這么一句話,如果這是一位名將一生功績的開端,那么這句話就是列傳的開篇。 一筆春秋,這就是史家啊。 夜色彌漫,月上中天,黑羊正在記賬。 他如今已經是一名統領校尉,手底下不管人,卻和副將沒什么區別,黑豬手底下的人都受他管,從軍備發放到軍餉餐食都要他來cao心,奴軍人口多,忙起來很要命。 黑羊干得十分認真,他吃過苦,知道這些東西在上面人眼里只是一點雜事,對奴軍的兄弟們來說卻是一片天,一分一厘的錯誤都不能有,把上個月的賬全部理清之后,外面已經開始巡夜了。 黑羊走出營帳,沒走多遠,忽然發覺主將大營里還亮著光,他自己就夠忙的了,大將軍比他還忙。 衛青習慣了。 他做事謹慎,戰場上能做到盡量摒棄一切私人感情,但平日里對軍士還是頗為照顧,尤其是軍糧軍餉方面,晉軍和漢軍不同,克扣軍費是重罪,要連坐到全族,在這樣的環境下,打仗都成了一件輕松的事情。 士卒不畏死,將領不畏戰,天下可定矣。 但其實衛青的心里也不是沒有憂慮,前世他是天子親信,帶兵在外毫無畏懼,但這一世,他本是一個戴罪之人,連天子的面都沒見過就被封將遠調到樓蘭,又帶兵遠征天竺,立下功勞,如今屯兵樓蘭,堪稱雄踞一方,陛下絲毫沒有讓他回去述職的意思,他這個將軍當得未免也太順當了。 將在外,一旦被人在君前說了閑話,沒有天子信任,哪怕帶兵再多,也是朝不保夕,至于那個從未謀面的父親,只看死了嫡長子都像個沒事人一樣,就知道靠不住。 前些時候衛青還聽曲沃來的人說,他那個父親得了三十多個東瀛美人,一個月每天換一個,過得逍遙極了。 ☆、第66章 父子相見不相識 對于衛青雷打不動一年三次請歸的奏疏, 姬越覺得怪煩人的。 晉國已經很多年沒有領兵在外的大將軍了,戍邊的軍隊有分權制,一旦開戰還需要臨時指派一個將軍去統領, 理論上姬越知道衛青是在避嫌, 表露出不愿意領兵的態度,就和史書上一些將軍自污的行為差不多,都是為了讓君王放心。 但姬越對衛青是很放心的, 不是因為他前生輝煌的功績,而是綜合了各方面的考量,她原本也是想像往常一樣回絕的, 但忽然想到衛青已經到了娶婦之年, 回到曲沃盡快娶個妻子也能讓這個異靈定定心, 曹cao剛來時各種惶恐, 有了美人之后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有滋味,可見這一點對男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加上對西域的戰事至少也要到開春,讓他回來一趟也可以。 衛青真沒以為自己的請歸能被準許,他惶恐于自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的榮寵待遇,只能從一次一次的拒絕請歸的奏牘里汲取一點安全感, 而請歸真的被準許之后, 他反而更加惶恐了。 不僅是因為即將見到那位任用他的女君,還因為他是一個占據他人身體的孤魂,原身乃是曲沃上品士族子弟, 父母在堂,性格上的變化還可以用從軍的經歷來搪塞, 一旦要問到從前的事情, 或者原身的習慣, 他要怎么應對? 抱著一種忐忑的心理,衛青收拾行李帶著一列親隨從樓蘭啟程歸家。 經過兩年的治理,樓蘭如今已經變了一個樣子,用磚石建造的城池整齊有序,不再只是商人的中轉站,晉商直接在樓蘭開辦商會,收購外貨,販賣晉貨,比起以前只靠販貨商人帶動的經濟體系,有了晉商的入駐,各種相關產業也跟著做了起來,從酒樓茶肆到客棧旅店,再到街市賣藝,路邊小攤小店,顯露出繁榮景象。 樓蘭人的語言與晉人不同,除了孩童在官學必須學習晉語之外,商人是最先學會交流的,之后由新晉郡守王莽起頭,帶領樓蘭郡民學習晉語,還親自收了兩名樓蘭學生,終于在樓蘭掀起一股學晉之風。 衛青走時甚至還有一點遺憾,畢竟在樓蘭,軍士是很受到尊重的,樓蘭人以前過得不算太好,晉商歧視西域人,外商視他們為苦力,如今真正做了晉人,才發覺有一個強盛的國家作為后盾是多么自豪,有穩定軍餉的晉軍更是受到許多樓蘭少女的歡迎,不少士卒都在樓蘭娶妻生子。 從西域走到邊郡花的時間不短,用了十幾天,地圖上直線距離很近的兩個地方實打實走起來可能要花上幾倍的時間,然而過了邊郡,就有晉人修了好幾百年的直道可供行走,普通的直道一般可以容納四到五人并排而行,而供軍隊行軍的直道可以讓三輛戰車同行,各地修建的直道也有區別,富庶之地使用平整的磚塊或是打磨平實的山石鋪路,窮一些的地方深挖壕溝,再使用礦土填實,用滾輪碾壓平整,使直道不生雜草。 晉直道和衛青記憶里的秦直道相差不遠,他去樓蘭時也走過直道,然而這次卻有了差別,直道側邊每隔一段路程就修建了一座烽火臺似的高塔,有兩根極長的管道一高一低連著兩座高塔,管道底下隔一段有石柱支撐,長長的直道不見盡頭,高塔與管道也仿佛不見盡頭。 見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