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晉武卒,奴子斬首十人就能換一個平民籍,所以奴軍悍不畏死,極度忠誠,可惜的是,自先武帝大行之后,因為奴軍的訓練太過殘忍,且少有對外作戰,就漸漸沒有奴軍了。 姬越難得露出了一個笑,說道:“好?!?/br> 武媚娘知道,這位天子不??滟澣?,能得一個笑,一聲好,已經是分外看重的意思了,她也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來。 姬越做事不愛拖延,通常想到什么就會立刻去做,而且不會在意別人怎么想,即便外間天色已暗,還是命鳳翎衛去把廷尉白起叫來,組織奴軍自然不會只組織女軍,即便姬越本人劍術不凡,她也很明白男女之間力量懸殊,在這個上面爭較沒有必要,建女奴營只是順手安置這一批女犯,重新組織奴軍才是她的目的。 白起剛剛睡下。 韓青有妻有妾,但不知為何一直和妻子分居,妾室那里也基本是擺個樣子,屬于獨居狀態,白起也沒有什么特殊愛好,索性一切照舊。 大晚上被叫起,是個人都有火氣,但白起在軍營里習慣了,也不覺得哪里不對,匆匆收拾了一下,騎上馬跟著鳳翎衛進宮面君。 夜間的晉宮比白日多了一絲煙火氣,白起來時,虛歲十四的天子正在吃飯,倒也不算儉樸,兩張面餅配著一碟切成厚片的羊rou,另一只手還握著朱筆正在蘸墨。 見他來了,天子立刻把手里的面餅丟回盤子里,手里竹簡一卷,讓身邊的女官把竹簡拿給他看,一邊說道:“孤想到如何安置那些女犯了,這事暫且不論,廷尉回去之后整理一下舊年的案檔,把獄中羈押的人犯名單列一份,明日之前呈上來?!?/br> 白起領命而去,他知道今晚整個廷尉府的人是別想睡了。 姬越不關心這個,官員平時是什么德行她一清二楚,閑得在家嗑五石散喝酒發瘋,偶爾才忙一兩個通宵還算是事?她覺得官員過得已經夠好的了。 白起之后進宮的是韓闕,作為司徒,韓闕的職務范圍很廣,其中就有包括分配奴子,因為晉制支持五等民通婚,且奴子與上籍民生子不入奴籍,奴子數目日漸稀少,很多士族不習慣用雇傭來的人手,通常不會讓奴子和外人通婚,生下的奴籍子被稱為家生子,人數和記載在冊的會有一些出入,在征調奴子充軍之前,姬越要韓闕先把所有瞞報的家生子數目查清。 韓闕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送兒子的事情,乍然聽見正事還有些沒反應過來,起初是一口應下,等反應過來了,不由得啊了一聲。 說實話,姬越總覺得韓闕是三公之中最笨的一個。 她耐心地又重復了一遍命令。 韓闕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這可是個苦差事,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得罪人,奴子按人頭算稅收,用得起奴子的都是中品以上的士族,瞞報家生子是約定俗成的慣例了,倒不是為了那點稅收,而是很多家生子都是當成部曲從小培養的。 姬越如果不是借了金臺的便利,也不知道很多地方上的士族會這樣投機取巧,鉆律法的空子豢養部曲,這次正好三件事一起辦了。 雖然領了一份苦差,但韓闕回去的路上仔細想想,發覺苦差也有好處,這代表著韓家已經開始被陛下所接受了,多來幾次這樣得罪人的差事,韓家慢慢就會變成徹底的皇黨,這波并不虧啊。 當然,要是能送幾個韓家子入宮,就更好了。 韓家父子離開之后,姬越喝了一口茶湯,拿起冷掉的面餅,幾口吃掉,又喝了一口茶湯緩了緩,再度攤開竹簡,這最后一批是媚娘整理完的各地報上來的罪案,已經翻到最后一卷了,姬越看了一眼,見是個普通的拐賣孩童案,當地郡守提議斬首示眾,姬越提筆劃掉,圈了個五馬分尸之刑。 處理完所有的奏牘,姬越向后仰躺下去,媚娘才要說話,卻見小天子已經睡著了,那張稚嫩的少年臉龐上還帶著一絲未盡的殺意。 她忍不住彎了彎嘴角。 ☆、魏家 隔日一早朝會。 明明姬越登基也沒有多久的時間,以前那種閑暇的日子卻都恍如隔世一樣了,很多事情都不是姬越一拍腦袋決定完就可以不再cao心的,這都需要官員在其中調度運轉,這些日子哪怕是最清閑的部門,都比以前忙了兩三倍。 這樣的效率,姬越并不滿意。 晉土太大,各地來往交流不甚方便,有時邊關的消息傳到曲沃王城需要近一個月,借由金臺便利,很多事情她可以不必解釋就命人去辦,但往往拖延上三五日,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想要提高效率,最好是讓官員習慣她的節奏。 姬越提出,如今她新近登基,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故而她準備將五日一朝改為三日一朝,這是照顧到朝中不少上了年紀的官員,等這些人習慣了之后,姬越準備實行戰時才有的一日一朝。 要把每一份時間都掰開來當成兩份用! 實在不怪姬越有這樣的緊迫感,她是個認準了目標就會拼命做到的人,不給她真正的全輿圖也就算了,既然讓她看到了晉土之外的廣闊世界,不去征服那還叫天子嗎? 姬越有一個目標,在她有生之年,征服她所知的每一寸土地,如今連備戰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說是在整頓內政。 還是肯打肯干的人才太少。 不出意料,在姬越開口之后,就有不少官員起身反對,姬越任由他們去說,虱子多了不怕癢,她已經習慣了反駁,反正只要她不松口,就會有更多的人同意她的決策,然后去實行。 臣子不聽話,換一個不就得了。 姬越不吃軟更不吃硬,跳過站起來反對的官員,看向兩眼烏青的白起,道:“昨日讓廷尉列的名單上大致有多少人?” 白起看了一眼笏板,出列道:“整理在冊的共有四千一百二十二人?!?/br> 這個人數差不多是對上的,姬越要的是在刑犯,這時候的牢獄不是誰都能進去的,一般的小罪都是當場受了刑抬回家去,只有在中等刑罰和死刑之間的罪行才會被關在獄中熬刑,一般來說也都是正當年紀的青壯,因為晉有六十不入刑一說,要么犯了死罪當場打死,死罪之外免刑。 姬越問道:“除去強yin、通jian的案犯,還剩多少人?” 這樣的問法也不是沒有講究,晉律強yin與通jian罪以殘一肢為刑,或以宮刑相抵,為了能在出獄之后保持勞動力,基本上這些案犯都會選擇宮刑,但這樣一來,普通勞動還能湊合,充軍就不夠用了。 白起沒有攜帶算籌,計算了一下,只給了一個大致的答案,“差不多三千四百人?!?/br> 姬越沒有在意這些,點了點頭,“遴選出十八到四十歲的青壯,充入黑牢營?!?/br> 除了幾個有心人,誰也沒把姬越的話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