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以至于眼中只有自己。“我對他知無不言,但是,我對他一無所知?!?/br>“他花了幾乎十年的時間,一封一封地親手寫信給我,但在他死后,也沒有任何信息留給我,一個字都沒有?!?/br>王澤勾起嘴角,苦澀地說:“而且,我后來發現,他的親密筆友不是只有我一個?!?/br>第18章壹拾捌80護林員沒有馬上說話。王澤這次倒是理解了他的意思。他攏了攏浴袍:“不,我不是因為妒忌還有其他人也能收到他的親筆信,不是這么……簡單的一回事?!?/br>正如王澤所說,他是在作家死后才發現這件事的。“我當時的心情真是……我把他當成我唯一的朋友,但我卻是在網路上得知他的死訊的。毫無真實感,我根本無法接受?!?/br>王澤一開始以為作家是被殺害的,是警方的調查出現錯誤了。否則以他們兩人的關系,作家怎么可能什么都沒有跟他說過?王澤甚至沒有聽作家訴過苦。在他心目中,作家永遠都是理智且冷靜的,和他這種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心煩氣躁的青春期少年完全不是一個物種。王澤低下頭,看著自己的手心:“所以,我找了各種關系去調查他的事情,想看看是不是哪里遺漏了,比如有哪一封信因為郵遞出錯漏了。我跟他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他怎么可能就這樣走了?”王澤現在的語氣是平靜的。但在當時,他只覺得自己的世界都完全毀滅了。他用盡了所有的資源,在作家父親的手上高價買回了不少沒什么價值的遺物——至少在作家父親眼中是沒有價值的——比如他在十年間寫給作家的書信,又比如作家的寫作資料。王澤翻來覆去地研究那些遺物,發現了一些令他毛骨悚然的信件。81王澤不自覺地握緊了自己雙手,即使過了這么長時間,他仍然為自己當初的發現而感到心寒:“很多信,非常多,有像我一樣手寫郵寄的,有被打印下來的電子郵件,甚至有手機短信和微信的截圖,一張一張地排好版打印下來,全部都標記了時間。而且,還按不同的發件人,分好了門類,放在不同的資料柜里……”這些資料填滿了作家的書房,對王澤而言,這數量本身就已經非常詭異。其中一份資料,被命名為“蛋糕食譜”,里面亂七八糟地附著各種各樣的“資料”,除卻短信記錄外,甚至還有電話錄音。而資料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蛋糕照片,則是讓王澤馬上意識到這是屬于誰的信件。聽到這里,護林員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王澤苦笑:“還記得他的成名作嗎?那個一共失戀六十五次的女孩……這個女孩子,原型就是作家的初戀女友,而且她是與作家通信時間最長的人?!?/br>“失戀女孩”的初戀是作家。他們都是脾氣溫和的人,分手的原因是兩人畢業后分隔兩地,彼此都同意距離只會讓感情變得疏遠,于是他們恢復了普通朋友的關系。然而,作家始終在“失戀女孩”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她在生活中邂逅了什么,她都會第一時間與作家分享。包括她那不同尋常且極端的情感干涸狀態。“失戀女孩”的性格極有主見,然而一旦與感情沾上關系,便會理智全失。只要稍微得到異性的溫柔對待,就會陷入熱戀當中,也因為過于放大對方對自己的感情,而不斷感到挫折失望。她每次失戀就會發信息給作家尋求幫助,而在那些傾訴的郵件中,總會附上一張失戀紀念蛋糕的照片。最嚴重的一段時間里,她在一個月內做出了三個失戀蛋糕。直至作家的成名作面世,“失戀女孩”寄出了六十五張蛋糕照片。王澤說:“在他的里,女主角第六十六次戀愛后,再也沒有做過蛋糕。但這個女孩,蛋糕照片的數量一直在持續增加?!?/br>“失戀女孩”的悲傷情路,是作家導致的嗎?在“失戀女孩”聊天記錄里的作家,是那么的溫柔感性,總是第一時間陪伴她,給予旁人看來也非常正確的建議。卻又正因為這種完美的存在,令“失戀女孩”變成了一個感情黑洞,永遠無法在□□感情中得到滿足,只逼得戀人拂袖而去。護林員覺得后背有點發涼。他問:“那這個女孩現在怎么樣了?”王澤在確定“失戀女孩”的身份后,也試圖去拜訪她,然而——“在作家死后,這個女孩也自殺了?!?/br>82王澤目光下垂,再次落在自己的活頁本上。也許那個可憐的女孩也有這么一個本子,甚至是幾個本子,上面記錄了她在人生中得到的最溫暖的關懷。而當溫暖的來源消失后,她便追逐著那火星一并去了。護林員讓自己冷靜下來:“她的不幸并不是作家造成的?!?/br>王澤頹然說:“我知道。只是,這個女孩也是在報紙上才知道作家的死訊的……跟我一樣?!?/br>護林員看著王澤發白的臉色,坐到他身邊,抓住了他的手。親近之人的死訊有多么可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王澤也握緊了護林員的手:“我跟這個女孩一樣,也是他作品中的主角。僥幸因為別人的幫助在綁架中活了下來,然而那個幫助他的另一個男主角,卻顯得非常唐突,讓人覺得整本書都只不過是虛幻的童話。這一點,也和他成名作里的結局一樣,完美得幾乎虛偽?!?/br>護林員安慰道:“他只是希望你們得到幸福?!?/br>王澤搖頭:“不,我也希望是這么簡單的事情,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子的。那個女孩,本來是個非常獨立自主的人,卻在他的安慰下變成了和女主角一樣,沒了男人就活不下去的菟絲花。還有其余的一些人,他們或者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或者是在后來獲得了精神科疾病,但他們都因為各種原因與作家相識,與他保持一定程度的聯系,只是越來越接近書中角色的性格……”“并且角色得到了幸福,大部分的原型,都因為無法接受作家的死而自殺了?!?/br>無微不至的關懷,竟然讓那些人像離了水的魚一般,在痛苦掙扎片刻后死去。“這些種種巧合,給我的感覺是他并不是用文字寫作,而是用人來寫作的,被他青睞的人,接受了他的洗禮后,就變成了他的作品之一?!?/br>王澤抓住護林員的手,貼上自己的臉頰,試圖從護林員的體溫中獲取力量:“沒有他給我寫的信,我大概很早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但我現在還活著,是不是因為我的角色是個堅強的小孩?我發現了這一點后,我非常害怕。在他心目中,我到底是什么定位?那些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