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6
個年代最初也是可以稱得上是高級知識分子的,但就是因此,一瓶水不滿,半瓶水晃蕩的人往往自視甚高。 他堅持所謂的讀書人的清高做派,無論誰說,他都不去給人打工,原主的父親,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家毀于一旦,但苦于自己沒有別的謀生手段,而年歲也大了無法做苦力了。 終于是壓下心頭的擔憂,重cao舊業,當起了神漢。 原本村子里老一輩人們,依然保留著對慕家巫醫名頭的信任和敬意,只是因為這些年時局變化,才不敢再提這檔子事。 這下看到慕老爺子出山了,很多家里有個頭疼腦熱的竟然都不去診所了,紛紛前來請慕家老爺子上門醫治。 其實慕家的家學相當淵源,他們的巫醫手段并不僅限于傳統的跳大神,符水等等東西,而是幾十代人積攢下來的一些個經驗偏方,利用手邊現成的草藥事物,來給大伙看醫治病。 而老一輩的之所以信任他們,正是因為他們的方法大多數時候簡單有效,并且不怎么花錢,而且有病治病,沒病也可以求個心安。 老爺子頂著巨大的壓力,再一次披上神漢的名頭后,家里的光景明顯改善不少。 但是原主這個時間竟然犯渾了! 他去鄉公所,衛生院等等多個職能部門,直接舉報了自家的父親。 登門的公務人員以及民眾們還沒說什么呢,原主就高呼著:“我要大義滅親!這是反科學,反人類的做派。這是要復辟封建的險惡用心,必須予以堅決打擊!” 結果,直接把他老父親給氣了個七竅生煙,當場就倒地不起了。 妻子一氣之下,帶著孩子投了娘家而去,并且是遠遠的搬離了這個城鎮,打算跟他老死不相往來。 原主就這么的,算是鬧了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場。 而且自打那之后,村里的人們對他不僅沒有任何同情,反而是越發的看他不順眼,只不過是借著慕家多年積累的名望,沒有人刻意去針對他罷了。 受此打擊,原主似乎也收斂了許多,自認為已經開始漸漸拋下了所謂知識分子的驕傲和矜持了。 但是他并不是說就開始工作賺錢了,而是拿出了父親臨死前交給自己的幾本書,自己學習起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開始正視父輩們的職業,說不定他能從中找到一些能與現行科學相結合的知識點,開拓創新,創造出新的學科來,這樣自己豈不是可以開宗立派,光耀門楣了嗎? 好吧!他還是那個喜歡做白日夢的“知識分子” 這幾本書是老一輩人好不容易在那場運動中保存下來的東西,全都是巫醫理論以及相關的知識。 但是原主研究了很久,因為是閉門造車,又沒有長輩的教授,那些個正兒八經的醫學理論,別說是學會了,他竟是看都沒有看懂! 在抨擊了這些書都是封建糟粕之后,他卻是看上了一本玄門易學,在他的記憶力,老爺子曾經說道,巫醫之道除了草藥,最為重要的就是這門玄學,但是家里已經好幾代,都沒有出現能夠參透這本書的人了。 原主認為,那是因為他們都是泥腿子,大字不識幾個,怎么可能看得懂這玩意兒? 但是他自己不一樣啊,他覺得自己就算不是學貫古今,但也是個高級知識分子吧,這放在古代怎么也能算是個舉人老爺了不是? 于是他對這本書非常的上心,這一上心他就發現,竟然都看得懂嘿! 于是他知道,自己應該就是家族里窮盡幾代人,都沒有出現過的天才! 于是這位天才,就按照這本玄學,走街串巷的驗證上面記載內容的真實性。 這倒是像個有腦子人干的事,畢竟理論再怎么通透,還是離不開實踐的不是嗎。 通過實踐,他發現,只要是按照書里記載的內容,那一準不會有錯,但是書中沒有記載的東西,他還是茫然不知所以然,他不知道,那些被他驗證準確的內容,全都是祖祖輩輩記載上去的真實經歷。 他雖然可以依托這些真實案例展現出一副玄學大師的談吐,但是一旦無例可考時,他就還是那個二愣子。 這一下他總于是明白了,自己并不是真的學會了書中記載的內容,而只是照本宣科的可以復制出書中記載的這些案例罷了。 可是幾年時間下來,原主靠著這個東西給人看風水,起初看的是墓葬風水,在周邊的十里八鄉,借著老慕家的名頭也算是混的風生水起了。當然了,這期間他也遇到了很多他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但是他從不說自己學藝不精,只對人說是緣分未到。 所以他就是每次直接那種所謂的有緣人的單子,其實說白了,就是他會提前篩查,只要是對方的單子在書中有據可考的他就說有緣,沒有的話,那就是沒緣分了。 而私下里,他開始購買一些易經八卦之類的書籍參閱,希望再面對這些問題時,能夠不再抓瞎,當一個真真正正的玄學大師。 于是這一學又是幾年過去了,但是他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隨著他學的東西越多,他就對家傳的那本玄學書籍上的內容,也就理解的越是模糊。 甚至一些原本他覺著理解了的東西,此刻也變得理解不了了。 因為很多東西都對不上號啊,這怎么辦呢?自己這些年靠著書上記載的東西過得十分安逸,但是總不能一直如此不上臺面吧? 后來他曾經裝作無意的向一位道人咨詢過:“為何各種易經八卦之類的書籍,講述的內容跟過去民間傳說上的都有出入呢?” 那位苦修的道人笑了笑,這么回答他:“當今市面上的各類玄學書籍,都是再版書籍,其內容已經被精簡修改過了的,甚至是為了迎合時代旋律,內容都做了變更,所以自然不是過去祖宗傳下來的真實內容了。那些真巧物件,如今都成了孤本,要么被國家當做文物珍藏,要么就是被一些懂行的師傅們當做寶貝私藏著,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問世呢?!?/br> 于是原主知道了,自己手里的這本是就是道人所說的真巧物件,也即是古時流傳下來真跡。 最開始他的第一印象竟然是:“那像這樣的古書一定很值錢吧?” 道人聞言頓時變得冷淡了不少,也不再正眼瞧他了,只是輕聲呢喃著:“哎……慕家真的是絕后了啊……” 隨即又說了句:“如果哪一天,你有了這樣的東西不想要了,我可以出錢向你買來,你……走吧!” 原主其實并不笨,在聽了道人的話后,就已經明白了,這位道人很顯然是知道自己家情況的,于是他也不走了,就賴在這里求著道人給讓講經解惑起來。 轉眼又是兩三年,通過跟著道人學習,他總于是將這本家傳玄學里的內容明白了個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