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7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6更,這是第5更!會盟設壇張讓的計策的確管用了,文和先生的確破功,再也維持不住那張狡詐的假面。只可惜文和先生卻是個硬骨頭,什么也不愿多說。呂布奉命去查了文和先生的過往,眾人這才發現,文和先生之所以這般為董卓賣命,自然并不是因著金銀財寶的收買。而是難倒了天下名士的那句話——士為知己者死。古有春秋死士豫讓,為報智伯瑤大恩,“吞炭漆身”、“伏橋如廁”,屢身犯險,行刺趙襄子,最后更是自刎,以報答知己恩情。而文和先生看起來,恰似這世上諸多的“豫讓”之一。卻說賈詡此人,年少之時并不出名,一直默默無聞,都不曾舉孝廉,只是被一個孝廉相中。當然也有人說過,賈詡乃當世張良,陳平在世,說他擁有濟世大才。只可惜賈詡生不逢時,一晃三十歲有余,旁人都文武全才,而賈詡此人病怏怏一個,又未投胎在大家族之中,整日里為口糧發愁。賈詡沒什么動手的本事兒,力氣也不大,但是嘴片子厲害,能說會道,后來賈詡被孝廉舉薦為郎,可算是將要出人投地,只可惜沒多久,便因著賈詡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而被人忌憚,賈詡被迫稱病辭官,這才保住了性命,回到老家謀生。賈詡此趟回來,心境已然大不如從前,他既有濟世大才,卻無出頭之日,而那些商賈軍閥,取不義之財,每日吃喝嫖賭,享盡人世歡愉。賈詡似乎從此性情大變,變得玩世不恭,貪財好色,就像是張繡營中士兵所說,但凡給錢,沒有什么事情是賈詡不能辦到的,不管是什么坑蒙拐騙,亦或是什么下三濫的事情。賈詡的名頭一日比一日狼藉,便在他無助之時,董卓派人搜羅民間名士,正好相中了賈詡。賈詡奉董卓之命令,投靠在張濟名下,其實是因著張濟兵權日益龐大,董卓心中間生間隙,因此賈詡潛伏于張濟身側,窺伺張濟動靜。哪知道張濟在酸棗投靠了曹cao,這樣一來,董卓便順勢將賈詡見縫插針的打入了曹cao營中,想要監視酸棗的一舉一動。眾人可算是明白了賈詡對董卓的忠心耿耿,聽了都有些沉默,若是為了金銀財寶到還好,但為了這片知己之恩……賈詡是個聰明人,他必然知道董卓并非真心實意欣賞自己的才華,但在賈詡最無助彷徨之時,旁人又在何處?唯獨董卓出現,并且施以恩惠。如此一來,賈詡如何能不報答董卓的恩惠?曹cao嘆了口氣,說:“罷了,今日會盟筑壇,等歸來再議?!?/br>眾人全都點點頭,答應了下來。今日乃是酸棗會盟設壇之日,也便是酸棗會盟的第一日。自古以來,從周朝開始,春秋戰國更甚,會盟素來便是多股勢力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如今各地軍閥從四面八方齊聚酸棗,等的便是這一刻。設壇乃是會盟的第一步,設壇還要推舉出盟誓舉酒之人,大家在一起盟誓之后,日后還要推舉出各路軍閥的總頭領,那便是此次酸棗會盟的總盟主。這總盟主就相當于土皇帝,因著現在董卓當政,皇位空懸,東漢唯一的血脈陳留王“下落不明”,這些事情混淆在一起,讓朝中局面混亂,無人可以下達指令,分封將軍。倘或大家選出一個總盟主,盟主便可以分封各路將軍,指揮屯兵、伏擊等等,各路勢力共同進退,也好有個章法成算,不至于一盤散沙,用不上力氣。而今時今日,便是設壇之時,需選出一個德高望重之人,負責盟誓舉酒。等今日之后設壇成功,諸多勢力,各位郡守便要住在一個營帳之內,共同推舉盟主。曹cao將呂布安置在營中留守,一來呂布乃是董卓昔日里的義子,還不到拋頭露面之時,二來呂布武藝出眾,但凡有人偷襲營地,決計讓他們討不到好處。其余人等點了親信,跟隨曹cao一并出來曹營大門,往筑壇之地而去。筑壇之地選在酸棗一個極為寬闊的場所,此地日后還要設壇,設立會盟幕府營帳等等,因此必須開闊。曹cao并著張讓等人驅馬而入,眼看著各路軍閥已經熙熙攘攘的促成了一片,曹cao翻身下馬,將張讓拉在身邊,低聲說:“跟緊我,片刻不得離開?!?/br>張讓點了點頭,他也知此地魚龍混雜,他們來到酸棗這些時日,還未開始會盟,就已經發生了諸多勾心斗角之事,如今會盟便算是正式打響,那日后勾心斗角的事情更是少不得。張讓不喜歡惹事兒,也不喜歡事兒惹自己,當然緊跟著曹cao,以免有所事端。祭壇附近已經聚集了很多軍閥,連帶著他們的親信,今日只是筑壇,因此并不需要帶兵,大家都只隨行最信得過之人,保衛安全便可。突然有人看到張讓,低喊了一聲:“快看!那可是大宦官在張讓???”他這么一喊,所有人的目光幾乎“唰!”的一聲,全都投注過來,緊緊盯著張讓去看。曹cao一瞬間神情繃緊,立刻抬起手臂,將手搭在腰間佩劍之上,只恐眾人突然襲來,好有準備。相對于曹cao的緊張暴怒,張讓本人卻十分坦然,好似大家看的不是自己一般,又是冷漠,又是平靜,未見一丁點兒的懼怕與心虛。這里許多人都見過張讓,有人這么一喊,人群登時sao動起來。不過不等人群sao動完,濟北相鮑信已然走過來,笑著說:“哎,兄弟必然是看錯了,這是大名鼎鼎的長秋先生,濟世救人,百姓稱頌啊,日前還救濟過酸棗營中很多水土不服的士兵?!?/br>他這般一說,很多人都應和起來,說:“是啊是??!確有此事?!?/br>“無錯,正是長秋先生,我日前有幸見過一面?!?/br>“是了,長秋先生醫術高明,而且醫德仁慈,絕不是大宦官那十惡不赦之輩!”“流言蜚語”瞬間不攻自破,張讓始終坦蕩蕩的,好似討論的不是他一般。曹cao聽聞如此,才緩緩松出一口氣來,當真是不得不佩服張讓,自己險些出汗,簡直便是皇帝不急太監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