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這么多天的娃,他怎么都不虧。 兩個兒子間的波濤暗涌都落在繡瑜眼里,她好笑之余,也大感放心。 老六宅心仁厚,跟長兄弟妹都好,而且性格溫和,行事機靈變通。有他在中間做潤滑劑,胤禛跟十四總不至于鬧到歷史上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第88章 十三十四也到了好玩的年紀。跟胤禛胤祚小時候一個出主意一個聽, 兄弟倆常在一塊嘀嘀咕咕,遇事有商有量, 分外親密不同。這兩個孩子都好強得很, 十三固執十四倔, 都是想要星星給月亮都不換的性子。 兩人在一起玩的時候總愛搶著發號施令,一個提議放風箏, 另一個就必要騎馬,往往爭論半天, 既不能達成統一,又不愿一拍兩散,通常最后只有兩個結果。 第一,告訴額娘。第二, 先打一架, 被嬤嬤們制止并告訴額娘。所以繡瑜通常是一腦門子官司,最后通通丟給力氣大性子野、講不通道理就揍人的瑚圖玲阿去管教兩個弟弟。 御駕浩浩蕩蕩,剛剛出了京城, 翠華搖搖,笙旗飄飄往西山方向行進,這兩個孩子就在繡瑜車上鬧出點事故來。 起因是,十三從避痘所出來, 敏嬪的娘家送了不少賀禮進宮。其中就有一只黑漆小銃,乃是法蘭西商人所攜之物, 描金錯彩十分華麗顯眼,又只有嬰兒臂長, 輕巧精致,恰好適合年幼的男孩子玩。 十四眼熱急了,巴巴兒地跟在十三屁股后面轉了兩三天,放軟了聲音討要。 十三也是討嫌,他本來特意從一堆禮物中挑了這個,就是為了送給十四,卻偏偏端著。騙著平日里總裝高冷不叫人的小十四喊了不知多少聲“十三哥”,他就是笑瞇瞇地不給:“我舅舅送的,就這么一個?!?/br> 十四終于怒了,恰好九兒做了荷包給他們倆,宮女拿著盤子端過來。他就猛地從矮榻上站起來,把兩個荷包都搶了抱在懷里:“我jiejie做的東西也不給你!我哥哥也不帶你騎馬!你原不是我們永和宮的孩子!” 繡瑜端茶的手一頓,立刻沉了臉色。十三愣了一下,尚未反應過來,十四的嬤嬤已然跪了一地,哭訴道:“娘娘明察,奴才們絕對沒有教過這樣的話給十四阿哥?!?/br> 繡瑜收回手正襟危坐,厲聲道:“你們倆過來?!?/br> 十四茫然無措,又覺得自己沒說錯,委屈地嘟了嘟嘴。 兄弟兩個正要起身,這時快速行進的馬車突然一滯,小立柜上的瓶瓶罐罐滾落一地,茶水灑出浸濕了書本。兩個孩子站立不穩,往后倒在地毯上,滾出去好遠。 十三先背部撞在車廂墻壁上,疼得咧嘴,卻見十四的腦袋就要和墻壁親密接觸了。他下意識抬腿,拿大腿墊了一下,兄弟倆倒在一塊,摔得七暈八素的,靠在一起放聲大哭,哪里還記得誰是誰家的孩子? 繡瑜哭笑不得地一手一個摟了在懷里安慰著,下定決心要好好整整十四身邊的人。 這時窗簾上投射出人影,外邊傳來胤祚的聲音:“額娘,您和弟弟們都沒事吧?前面亂成一團,好像說是出了刺客,四哥去打聽消息了?!?/br> “刺客?”繡瑜不由揪心起來,“胡鬧,他能幫上什么忙?老六,你去接兩個meimei,都到車上來避避?!?/br> 沒多久胤祚就帶了兩個格格上來,九兒驚魂未定地擰著眉頭,挨著繡瑜坐下。瑚圖玲阿卻是一臉躍躍欲試,扒著窗口張望,問道:“六哥,刺客長什么樣子呀?” 胤祚想了想:“我也不曾見過,但聽書上說應該是穿緊身短打、手持短刃的習武之人。對了,就像里的大英雄荊軻?!?/br> 這樣的雜書對至今認字不過千的瑚圖玲阿來說,已經超綱了。但是“荊軻刺秦”的故事她卻在戲里聽過,當即問:“荊軻是不是像皇阿瑪一樣,會百步穿楊?”康熙在她心中就是武力值最高的代表。 “額,”胤祚額上冒出一滴冷汗,“當時只有軍隊才統一配給弓箭,市井游俠都是用劍,他應該不會使弓罷?!?/br> 瑚圖玲阿不屑地撇嘴,比了個鬼臉:“六哥騙人!連射箭都不會,叫什么英雄?” 胤祚一時語塞。旁邊十三十四又爭先湊了上來,腦洞一個比一個清奇。 十三問:“六哥,他是不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 “那是,不是,你記混了?!?/br> 十三又問:“那他是不是紅臉兒,騎白馬,使一把青龍偃月刀?” 胤祚哭笑不得:“那是關羽?!?/br> 十三紅了臉,不好意思地饒頭。十四卻不滿地大喊:“六哥,你又騙我們!” “哼?”胤祚俯身捏了十四的耳朵,“我什么時候騙你了?” 十四甩甩腦袋躲開他的襲擊,捂著耳朵大聲說:“那是關云長,不是關羽!” 瑚圖玲阿歪著腦袋一想,也笑道:“對,我還記得那出戲,明明叫關云長!” 胤祚哭笑不得:“照你們這么說,那曹cao跟曹孟德也是兩個人了?” 十四一臉鄙視:“曹cao字孟德,當然是一個人!你連這都不知道?” “就是就是!”十三和瑚圖玲阿深有同感地點頭附和。 “我——”胤祚算是體會到了什么叫做有理說不清,他躥下馬車落荒而逃:“罷罷罷,我去前面看看四哥?!?/br> 圍觀了全程的繡瑜笑得直打跌,片刻又浮上些憂慮。 嬤嬤們一直說十四聰明,記性好,聽過的話能一字不落地重復出來,她只當是奉承話。如今看來,聰明是有的,卻恰好處在一知半解的時候。別人說什么他都記著,卻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得多加引導才是。 這樣思索了片刻,胤禛胤祚打馬小跑回來,繡瑜這才知道,前面不是什么刺客,而是幾個攔駕請愿的老百姓。 胤禛捧著茶杯愁眉緊鎖:“兒子聽說,江南大旱,又恰逢春耕的要緊時候。百姓家里剛過了殘冬,余糧已經吃完了,新苗卻因無水灌溉旱死在地里。眼見今年要顆粒無收,無地少地的村民遂揭竿而起,連揚州城里都出現了搶米搶糧的案子,還有大量村民外出逃荒?!?/br> 這個土里刨食的年代,逃荒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對農民來說,面臨著餓死途中,病死他鄉的風險;對國家來說,走投無路的農民嘯聚山林,小則引發匪患為害一方,大則激起民變動搖統治。 幾個小些的孩子也跟著沉默下來。沒多久,梁九功就過來傳了康熙的旨意:“皇上決定跟隨請愿之人,輕裝前往沿途村鎮巡視,命四阿哥、六阿哥同行。娘娘與其余阿哥格格們請先回山莊休息?!?/br> 胤禛二人接了旨。竹月塞了個荷包過去,梁九功又補充道:“娘娘別急,八阿哥以上都在此行之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