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咱們王妃清清白白的身子嫁的秦王殿下,她腹中骨rou怎么就不是秦王殿下的了?怎么就不是皇家血脈了?子虛烏有的事兒竟也說得如此理直氣壯,一群黑心肝的!實在沒有良心!” 舒妃的臉色比起長歌也好不到哪里去,如失了主心骨一般,只能一再喃喃地安慰她:“別怕,長歌,別怕……我會保護你的,陛下不是還沒有說什么嗎?” “陛下可信嗎?”長歌反問,“等到陛下真的說話那一日,我怕是已經身首異處了吧?!?/br> 舒妃啞口無言,臉上的神情難堪已極。 長歌用力握住舒妃的手心,雙眸直直看著舒妃:“娘娘,沒有誰救得了我,我只能自己救自己?!?/br> 舒妃仿佛被她的眸光蠱惑:“你想如何?” “告訴我當年那些舊事?!?/br> 舒妃遲疑了,目光閃爍地退避了長歌的注視。 長歌用力握住她的手,急道:“娘娘,都到這個時候了,您還有別的路可走嗎?” “告訴你又能如何?”舒妃掩面痛苦道。 長歌苦笑:“也許只是徒勞吧,但無論如何,哪怕只是一線生機,也值得我全部的努力。人啊,只有孑然一身的時候才會認命,就像……” 就像她上輩子,沒有家人,沒有孩子,連唯一至愛也不能愛,所以她才會生無可戀。 “如今卻不同,我還盼著與時陌早日重逢,生下孩子,與父兄團聚。我愛的人、我的親人,他們都不在我身邊,但我的未來必定要有他們,所以我才更應該不惜一切救自己。不為眼下,只為將來?!?/br> 舒妃怔怔望著她,神情竟有些恍惚。 良久,她終于輕輕點了一下頭。 ※※※※※※※※※※※※※※※※※※※※ 今天下課的時候發現好多考生拉著行李箱走進校門,才想起來明天就是考研呢,記得我的小天使們也有要考研的,加油鴨!通通順利上岸! 第 109 章 舒妃宮前有一棵槐樹, 樹形高大, 夏日最好乘涼,秋日的槐花也美極, 冬日卻落光了葉子,光禿禿的蕭瑟得很。 昨夜忽下了今冬第一場初雪, 晨起一瞧,積雪錯落有致壓在枯枝上, 倒成了別有風味的一幅美景。 兩名小宮女不知哪一宮的,正從槐樹下走過, 忽地聽得“吱呀”一聲,枝條被積雪壓折掉了下來, 正正砸在其中一名宮女頭頂上。 “哎呀!”小宮女驚叫了一聲,抬手抹了一臉的雪,頓時皺眉,一臉怒氣,低啐了一句, “這地方如今真是晦氣到家了!走在她門口都能被雪砸中!” 另一名宮女拉了拉她:“不過是點兒雪,礙不著什么事,小心禍從口出?!?/br> “怕什么?昨日闔宮上下早就傳遍了,現在還有誰不知她不貞,腹中懷著不知道哪里來的野種, 給秦王殿下戴了綠帽子, 竟還敢大搖大擺住到宮里來, 令皇家蒙羞, 祖先震怒,這才意外頻出。貴妃娘娘因她而傷,太子側妃、鄭貴人更慘,還因她而死!軍中也生了瘟疫……如今可好,連我走在她門口也能被雪砸了!我早就覺得奇了怪了,她成婚不過一月就診出有身孕,如今不過七個月的肚子卻像是要臨盆,如今才算明白了,這時間根本就不對!這種人怎么不快點拉去浸豬籠!” 她同行的宮女一再拉她,生怕遭她連累,她卻越說越上頭,無奈連忙哄道:“我聽說被初雪砸中的人要走大運的,你少口無遮攔,將你的大運給消磨了?!?/br> “果真?”那潑辣宮女立刻轉怒為喜。 “真,真!三日之內,若無好事發生,你只管來找我!” “……” 兩人拉拉扯扯著走遠了。 蓁蓁坐在墻頭,冷冷望著二人背影,拳頭狠狠攥緊。 回到長歌跟前,長歌正在用早膳,豆漿熬出來的粥清甜,她意外地多喝了一碗。放下碗筷,她抬眼看向蓁蓁:“都辦好了?” 蓁蓁繃著臉:“奴婢再去一趟,換個善良些的吧?!?/br> 長歌瞧著她,沒說話,但也能大約猜到什么情形了。 “無妨,去回舒妃娘娘吧?!遍L歌輕道。 蓁蓁不情不愿地離去。 夭夭上前扶她起身,嘆道:“奴婢總覺得杯水車薪?!?/br> “那有什么辦法呢?我出不去這道宮門,自然引不出東海之水?!遍L歌無奈道,“且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原本也不是我真正的目的?!?/br> 夭夭懨懨垂下頭。 正說著,蓁蓁忽地去而復返,她身后跟著舒妃。舒妃腳步匆忙,神情也難得一掃這兩日蔭翳,雙眸亮晶晶的。 長歌看了看舒妃,又看了看蓁蓁,挑眉道:“怎么了?” 舒妃上前一步緊緊握住長歌的手,啞聲道:“鎮國公回京了,此刻正在宣政殿上?!?/br> 不知怎的,長歌聽到這個消息,眼睛刷地就紅了,一時竟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卻是夭夭喜極,脫口而出:“東海之水來了!” …… 宣政殿上,此刻正是早朝,滿朝文武左右侍立而列。 懿和帝坐在九五至尊的龍座上,從他的角度望出去,正好將宮里宮外的蒼茫白雪盡收眼底。此時雪又下起來了,紛紛揚揚,若柳絮因風起。 他淡淡收回目光,落至殿中那半人高的青色銅鼎上。 慕瑜正說起這鼎由來:“陛下明鑒,青鸞郡處于黃河中上游,今春黃河突發大水,險生澇災。為防明年春夏再發大水,沖破河堤,是以今年青鸞太守防患未然,入冬之前,親率工匠疏通河道。此物便是月前疏通河道之時偶然挖掘而出。器型銘文神似古籍所載上古之物,然青鸞郡邊陲之地,鮮有大儒,青鸞太守知草民有幸伴君多年,識得當世大儒,是以托草民帶回帝都,尋訪當世大儒,一一請教,方知此物乃是神農昔日煉制百藥之古鼎?!?/br> “依古籍記載,此鼎積聚百草靈氣,乃是上古神器。神器現世,乃是祥瑞,曠世明君治下,方有此兆。故草民不敢怠慢,特求見陛下獻上祥瑞?!?/br> 當朝文官中不乏一輩子研究古物之人,以禮部尚書為首。卻礙于隔得遠看不甚清,只得個個抻長著脖子,早已是躍躍欲試想要上前親自賞鑒一番的模樣。 懿和帝看在眼里,淡淡道:“眾愛卿都瞧瞧吧?!?/br> 此言一出,以禮部尚書為首,幾個花白胡子的老臣當下就不客氣地聚攏到了古鼎周圍,速度之快竟跑在了似裴茂這等武將的前頭去,伸手去觸摸略有剝落的青銅古鼎,顫巍巍的手不知是因為激動還是只是年紀大了。 慕瑜立于一旁,一抬眼,正對上時景陰騭的目光。 慕瑜泰然一笑,抬手行禮,微微側身讓開一側道來:“太子殿下可要親自過來瞧一瞧?” 時景皮笑rou不笑:“鎮國公有心,然諸位大臣精于古物,尤其禮部尚書更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孤就不湊這個熱鬧了?!?/br> “禮部尚書,你可要看清了?!睍r景意味深長地看向禮部尚書。 然而禮部尚書一雙眼珠子早嵌到了古鼎上,他顫巍巍地摸著鼎,緩緩繞鼎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