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宴散席之后接連幾天,他每天都上門,要么拉著自己寫策論,然后互相探討,要么向自己問起倭寇和韃靼的事情,弄得趙肅苦不堪言,天知道他那些了解也僅止于后世的只言片語,打腫臉也充不了胖子。于是在陳洙第五次上門之后,趙肅可恥地逃了,臨走前留書說自己掛念家中母親,先行回去,至于中途又“順路”去了哪里,就不必交代了。至于趙暖,已經先行一步,在前面等著他了。這個時候趙肅并沒有想到,在幾天之后,將發生一件大事,讓他徹底明白什么叫生死一瞬。第9章回長樂縣,中間要經過閩侯縣,左右無事,趙肅也不急,跟趙暖會合之后,兩人索性慢悠悠地一路逛回去,權當增長見識了。在福州的時候忙著鄉試,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看一看,而閩侯靠近福州,繁華不遜于省城,正好可以彌補缺憾,所以趙肅在這里訂了客棧,準備住兩天再走。趙肅雖然決定走上科舉這一條路,可并沒有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在上面。這幾年,他靠賣藥材給回春堂,母子兩人省吃儉用,攢下一些余錢,當時長樂縣水患剛過,縣城一片狼藉,商戶十去其九,趙肅趁機低價盤下一間小店面,讓陳氏做些手工糕點出售。陳氏本身手藝不錯,東西便宜好吃,又經常琢磨一些新花樣,每日糕點出爐的香味往往吸引不少百姓來光顧,久而久之,唐宋居在長樂縣也算小有名聲了。時任長樂知縣詹萊是老師的至交好友,趙肅和回春堂也有交情,以至于壓根也沒有什么地痞惡霸來搗亂茲事,他們很快把本錢賺回來,到年底也有了盈余,店鋪生意紅火,雖然說不上大富大貴,但比起以前來說,已經是天壤之別了。一個縣的市場是有限的,生意做得再大,不測之災一來,就什么也沒了。趙肅見過水患把大半個縣城都淹沒了,更加明白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以在閩侯縣落腳的同時,也抱著考察一番的心思,想看看未來能不能把唐宋居的第一間分號開在這兒,兩地離得近,也方便互相照應。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初步的設想。“你小子向來鬼精鬼精的,怎么這回就臨陣脫逃了?陳洙那家伙人脈廣,跟他結交肯定有不好好處,干嘛急著回來?”趙暖如今也不是當初那個什么也不懂的二愣子了,這幾年他跟著趙肅一起廝混,看著他考秀才,開鋪子,心里想做生意的念頭就越強烈,只可惜家里老爹說什么也不肯放行,他只好偶爾幫趙肅和陳氏打打下手,趁機學點東西。“人脈廣不一定就好用,里面十有八九都是想渾水摸魚的,一旦你真的有事,他們只會一哄而散,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壁w肅一笑,隨即轉了話題,跟他說起自己在這里開分店的設想。趙暖聽得一愣一愣:“你怎么就這么多鬼主意?”“我也就是想想罷了,這不是在和你商量么?”“你說得也有道理,長樂縣不大,去年詹大人調任河南,新任知縣跟我們并無交情,為了長久發展,是得合計合計了?!?/br>趙肅有點意外,沒想到向來沒心沒肺的趙暖也能開始思考起這些事情來。“那你說說,如果在閩侯開店,有什么好處?我們和這里的縣官也不熟?!?/br>趙暖笑嘻嘻的:“你想考我???閩侯離長樂近,也方便,其實我覺得最好是把分店開到京城,天子腳下,首善之都??!”“……你想太遠了,明年會試,全國舉子齊聚京師,臥虎藏龍,我還指不定考到什么名次呢,再說只有二甲排名前幾位,才有希望能留在翰林院,其他都要放外任的?!?/br>趙暖伸了個懶腰:“這不是咱哥倆在隨便說說么,其實我還真希望能把唐宋居開到京師,這樣你以后在京城做官,就有靠山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哈哈!”趙肅全當他在囈語:“先把你爹搞定再說,我真要把你拉過來幫忙,他能吃了我?!?/br>即便趙暖現在連個童生的功名都沒有,趙慎羽也沒放棄讓兒子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希望,從前他甚至看不起趙肅,直到對方考中功名,他才漸漸默許自家兒子與趙肅交好。閑聊間,趙暖說要到前面集市看熱鬧,趙肅卻想到布鋪給陳氏買點東西,兩人約好見面的地方,便各自分道揚鑣。進了鋪子,趙肅直奔那些色澤鮮艷,摸起來舒服的布料,不一會兒就買了好幾匹。說來慚愧,從前幾年家境好轉,到從福州回來,自己竟也忘了要給母親買些東西。待挑好東西從鋪子出來,便看見趙暖火急火燎地迎面疾走過來。趙肅忙喊住他:“這是被狗追呢?”趙暖急急停下,臉色煞白,抓著他的肩膀大口喘氣。趙肅眼見情形不對,拍著他的背幫忙順氣:“出了什么事?”趙暖好容易能開口說話,湊近趙肅耳邊,神秘兮兮:“方才我碰見一伙人,好像,好像是倭寇!”趙肅臉色一變。起因是趙暖碰到一個人跟他問路,雖然口音有點生硬,一開始他也沒在意,可那人問著問著,就把話題越扯越遠,問他閩侯縣里最有錢的人家在哪兒,問閩侯縣衙在哪兒。趙暖疑心頓起,在隨口應了幾句之后,又遠遠地綴著對方,看見他跟其他幾人會合,湊近了偷聽,竟聽到他們說的竟不是附近的方言,也不是官話。在沒有來到這里之前,趙肅一直覺得倭寇不過就是一小撮日本浪人,竟還能攪得東南沿海數省幾十年不得安寧,實在是我軍太過窩囊無能的緣故。但后來他發現事實并非如此,至少責任不全在明朝政府這邊。這時候的日本正是戰國時代,今天不是這個諸侯戰敗,就是那個諸侯被搶了地盤,附庸著大名的下層武士自然也跟他們的主人一個命運,許多走投無路,流亡海上,就變成倭寇,他們總不可能回頭搶日本,所以朝鮮和大明就成了他們的目標,尤其是大明,廣闊富饒,傳說中有取之不盡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這些人經歷過戰火,雖然在戰場上被淘汰下來,但戰斗力也不是官差衙役可比的,他們小股作戰,搶完就跑,靈活性也比一般的軍隊要強,加上還有人給他們指路,搶起來就更加得心應手。于是這數十年里,東南沿海的省份無一幸免,他們不僅搶東西,還要殺人,很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輩子,不過也就建了間房子,娶了個老婆,生了個兒子,結果倭寇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