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回頭看著遠遠站在一旁不敢過來的甄家娘子主仆,招手示意他們過來,又給賴大介紹道:“這是我在姑蘇偶遇的一對主仆,和咱們家也有些緣故,等回家了我再細細和大爺爺講明?!?/br>碼頭上人來人往,確實也不是個說話的好地方。賴大點了點頭,略有為難的打量著甄家娘子。他前來接人的時候只預備了瑾兒、瑜兒、沈軒和他自己的車馬,沒想到賴瑾還會多帶兩個人,且又是兩個女人,也不好叫他們在下頭跟著。賴大想了想,開口張羅道:“瑾兒你抱著你弟弟做一乘轎子,軒兒照舊騎馬,騰出來的轎子給這位娘子一乘。至于另一位姑娘……就委屈你跟著拉行李的車輛一道回去罷?!?/br>甄家娘子瞧見賴大眨眼之間就將事情安排的如此妥當,當即感恩戴德的謝過。那甄家舊仆原以為自己是要跟在眾人后頭步行的,卻沒想到賴大竟然也替她安排了車輛,雖然要跟著行李一塊進府,但也比她自己想的要好多了。沒想到賴小大人心地善良,他們家的人行事都如此周全,叫人看著就心里暖暖的。老話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賴家眾人待人如此和煦有禮,他們家又和薛家交好,想必薛家也不是傳言中那樣不講道理的人家吧?自己想要上門討回女兒的機會,應該很大。甄家娘子這么想著,提著的心稍稍放下半寸。賴大這廂可不知道自己隨意一個舉動就把人心給收買了。京中但凡有點體面的大戶人家都不會讓自家女眷拋頭露面,哪怕是丫鬟都不行。賴大在國公府打點慣了,到了自家也成了習慣。無心之舉竟然哄的惴惴不安的甄家主仆略放下心中忐忑,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賴家下人用不著賴大吩咐,早已輕車熟路的將所有行李裝好。賴大的轎子在前頭引路,眾車馬跟隨在其后。走到西鼓樓大街的時候一行人轉了彎往東行進,賴瑾心下詫異,掀開轎簾子問道:“怎么轉彎了,這也不是回家的路?”外頭抬轎子的小廝連忙回道:“回瑾大爺的話,咱們已經搬家了?,F如今住在早先侍郎府的宅子上,邊兒上就是沈將軍的宅邸。這回離得可近了?!?/br>騎在馬上的沈軒聞言,心情甚好的勾了勾嘴角。賴瑾倒是有些驚異的問道:“怎么大正月里的就搬了家,老話不是說正月里動土不好嗎?”那抬轎子的小廝笑嘻嘻的回道:“這是老太太的吩咐,說是新年新氣象。左右榮寧二府這一年也都忙著給貴妃娘娘省親,老太太就說索性趁著這個熱鬧勁咱們也搬了家,算是沾沾皇家的貴氣?!?/br>旁邊沈軒難得接口說道:“如此甚好。今后我們兩家離得更近,上朝下朝也都方便了?!?/br>賴瑾抬眼看了沈軒一眼,沈軒低頭定定的看著他。賴瑾從沈軒清亮的眼眸中幾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略有些不自在的干咳一聲,撂手放下了青色軟簾。沈軒微微一笑,cao縱著馬匹離賴瑾的轎子更近了。一路無話直到家中。賴瑾坐在轎子里,撩起簾子打量著已經修葺過的侍郎府。門上的匾額已經換了新做的“賴府”字樣,整座門臉也都按照朝廷規格修葺過了,很符合賴家如今的身份。朱色大門兩邊站著一流身穿青衣小帽的小廝們,各個精氣飽滿,干凈利落。迎面撲來一股子生機勃勃,叫人看著心里就舒坦。管家賴富就站在門口笑盈盈的看著,賴瑾抱著賴瑜下轎,上前笑道:“富叔過年好,祝您新年新氣象,萬事如意,心想事成?!?/br>賴富笑不攏嘴的應道:“承大少爺吉言,小的一定過得越來越好?!?/br>賴瑾微微一笑,抱著死活不下地的賴瑜,跟在賴大身后進了府門。整座府邸大體東西都沒有變動,只是在前院各處移植了許多松柏,在寒風大雪之中,翠綠的顏色越發顯出一抹蒼勁大氣,邊上也重新開闊出一片演武場來,比賴家原本的練武場還要大了一圈兒。青色石板打掃的干干凈凈,兩旁的武器架上擺滿了十八班武器。如此恢弘契闊的場景和后頭小橋流水似的清麗景致截然相反,卻詭異的融合在一起,也不突兀,越發襯出一股子精神氣來。一路逶迤行至后院內堂,園中的景致大環境沒有變化,一些細節方面卻做了改動?;蚨嘣粤藥字陿?,或多種了幾叢野花,或多了幾塊山石,引了一路活水。不顯山不露水的,卻比早先那種精致到陰柔的景色多了兩分大氣。人行走在其中,也覺得舒服自在多了。至少有了一種住家的隨意平和。如此融合,不光是賴瑾和賴瑜,就連沈軒眼中都閃過一絲驚奇和滿意。賴瑾瞧著自家兒孫們的驚奇歡喜,頗為自得的笑道:“給府上修了一次園子倒也沒有白干,至少也弄明白一點兒布置之道。剛買下宅子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里頭的景致有點兒軟綿綿的,就好像精心保養的瓷器一般,人要是久住其中,恐怕心里頭的拼勁兒狠勁兒都住沒了。雖然是個養情怡性的好地方,但咱們家目下還用不著。因此我便討了山子野老先生的意思,略改了一改,你們覺得如何?”眾人聞言,連連點頭。賴瑾更是馬匹不絕的稱贊道:“不愧是大爺爺,出手就是不一般?!?/br>賴大越發滿意的哼了兩聲,帶著人進了內堂。賴嬤嬤和賴大媳婦、賴升媳婦都在家里等著了。邊上還站著賴尚寧的媳婦陳氏和賴從榮的媳婦張氏,如今家里園子大了,眾人又都從府上放出來了,且家中男丁外走的外走,上任的上任,也沒幾個人了。賴嬤嬤索性發話把兩房的人都聚到一起住著,人多了也熱鬧一點。這話年前就和賴瑾商量過的。畢竟這園子乃是賴瑾自己個兒花錢買的,且兩房如今業已分家了。賴嬤嬤只是想人多熱鬧,可從不想人多鬧事兒。索性在年前把大家都聚到一起商議了商議,二房的人住在這府里沒問題,可是不該想的不要想。兩家早就在賴嬤嬤她老伴兒死的時候就分家了,如今賬上名目清晰,賴嬤嬤只想人團圓,可沒想過把定了的東西推翻重來。這種解釋賴升一家的自然能夠接受。畢竟做人做到賴家那程度的,雖然在乎錢,可是更在乎的卻是進身之道。賴升一家子在大房這里得到的實惠是多少銀錢都買不來的,何況賴升兩口子門下也有產業,犯不著眼饞別人家的東西。想要隨著老太太一起搬到新賴府,一來是不想自己留在寧榮街住著尷尬,二來也是想和大房的人更為親近。畢竟從容和從寧兩個如今也算是入朝為官了,有大房的父子提攜著,將來官路才能順暢??墒侨思掖蠓康母缸觾蓚€憑什么提攜二房的人,雖然一筆寫不出兩個賴字,可從古到今兄弟反目的事情多了去了。二房的人要是不能和大房的人處好了,恐怕今后也難。這種人情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