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8
所以姜瑤大手一揮,便讓人在村里開了個鋪子,賣一些日常的雜活和小玩意兒。 賣得東西不但有青龍村從蘇家運回來的新鮮玩意兒,也有山坳里各家的產出。 一些日常消耗的雜貨基本上就靠姜瑤進城采買。 …… 已經悄悄收了三趟車進空間的姜羽,忍不住哀嚎道:“哥,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姜瑤沉吟片刻道:“快了?!?/br> 姜羽頓時一個激靈,“真的?!” 姜瑤頷首。 根據蘇家傳的消息來看,瘟疫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三州的生氣已經逐漸恢復了。 接下來,不管接下來楚皇會對蘇晨作何安排,蘇晨應該都要去一趟都城,面見楚皇,到時候,她們也該去一趟都城了…… …… 正如姜瑤所想,如今楚國都城的朝堂之上正在為了蘇晨接下來的安置,爭論不休。 右相帶頭發言:“陛下,蘇晨不但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聯合商戶救助百姓,更是助我國不費一兵一卒收回三州之地。 此乃大義,理當重賞。 臣以為,三州之地如今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不如封官給蘇晨,讓他繼續駐守三州?!?/br> 對于名門之后的蘇晨,以及他一系列的作為,右相都十分欣賞。 但是左相卻有不同的看法:“右相此言差矣,如今三洲之地危機已過,大可從朝中派刺史接管。 至于蘇家,正因為有大功,更應該招他在都城為官,既顯得陛下皇恩浩蕩,又避免了三州之地一家獨大?!?/br> 一時間,朝中以左右相為首分為兩派,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著。 左相等人主張蘇家在青州一家獨大,時間久了難免生出什么心思,應當將蘇家家主招入都城比較穩妥。 右相等人卻是務實派…… “……此人乃名門之后,當初蘇家為了護住青州族人,不得不留在青州。 但面對吳賊的招攬,蘇家人堅決不入朝為官。 可在百姓受災時,卻傾盡一族之力挺身而出。 重要的是,此人極有才能,文能治理一方,武能收服吾皇余孽。 如此值得信任又有才能的人,假以時日定能讓三州百姓安居樂業?!?/br> 左相一派自然反駁,“官員任職歷來要回避原籍,一旦蘇家生出異心,這剛收回來的三州之地難免又要丟出去……” 左相等人考慮的也沒錯,尤其是蘇晨如今在三州之地名聲極勝,深得民心。 一旦蘇晨有異心,三州之地完全是他的囊中之物。 右相又怎么會不知道這一點? 可是這次情況特殊,三州之地如今的官員還是蘇晨從吳z賊朝中選用的。 如果現在派另外的刺史過去,官員之間難免多生事端,又何談一心建設三州呢? 可要是現在急于把三州的官員全都換了,一來實在令人寒心,二來也沒有那么多人可用??! 一不小心還容易引起百姓不安,造成動蕩。 所以在右相等人心中,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蘇晨繼續主持三州事務。 待三州安定之后,再論功行賞,將這些官員調任他處。 到那時候,百姓安居樂業,官員正常調動升遷。 上下安心,朝廷也省心,豈不是一舉多得? 至于蘇晨的異心,他們覺得完全是多慮了。 一名官員道:“若是他有異心,又如何會將高產的糧種,還有番薯、玉米這兩樣新物種獻于陛下呢?” 這時,左相那邊的一名官員出聲反駁道:“若他沒有異心,怎么不把茶葉和白瓷也獻給陛下呢?” 聽到這話,右相氣笑了,“合著你是盯著人家的財路了? 陛下一心為民,全力推行新糧種、新物種,為的就是讓天下百姓能夠有個溫飽。 你竟為了一己私利拿陛下做筏子?! 與民爭利,你這是想讓陛下為你的私欲背上千古罵名嗎?!” 右相冷哼一聲繼續道:“想來,高產的糧食和新物種是擋了誰的財路了吧?! 那名官員哪敢和右相頂嘴,只能直呼冤枉…… 一直聽著雙方爭辯,沒怎么開口的楚皇不耐煩聽他喊冤,直接就讓退朝了。 只是單獨把左相、右相和晉王留了下來。 那名官員的臉頓時白了:完了…… 陛下這態度,這是不想聽他喊冤??! 雖然現下沒有對他做出什么處置,但是顯然對他十分不喜……這下他的仕途算是毀了。 事實上,右相也沒沒冤枉他。 因為新糧種的出現,各地的糧價都有所下降。 往年,官員們職田上產出的糧食,吃不完賣出去也能掙不少。 甚至有的還因為三州之地鬧旱災,將糧食囤積了起來等著糧價漲,結果高產糧種一出來糧價就降了…… 而且,這糧種是蘇晨在三州之地先行種下,收獲了第一批糧種之后,才傳信給楚皇的。 而隨著新糧種一起呈到楚皇面前的,還有雙季水稻的育苗、種植方法。 楚皇喜不自勝,頓時決定在各地收購糧食與蘇晨交換,把舊的糧種拿去給三州之地的百姓吃,新的糧種用來在各地推廣種植。 如此一來,各地的糧價就降了一波。 結果沒過幾個月,蘇晨又派人獻上了新的物種——番薯和玉米。 消息一經傳開,糧價再次降了下來…… 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馬 有的官員反應快,新糧種剛出來的時候,就迅速將囤積的糧食出售,損失倒還不算多。 但是有的人還在觀望,這么些年,糧價時有浮動,他們覺得即便是新糧種,收成能一畝高上那么幾十斤就很不錯了。 對糧價影響不大,到時候等這波熱勁兒過去之后,糧價肯定還會恢復正常的。 這些人認認真真地分析了一波之后,信心滿滿地等著糧價回升。 結果被隨之而來的番薯和玉米,打得措手不及。 那名官員便是觀望中的一員,因此損失了不少。 可是這新糧種和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