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
或者雨停。我這一生最緊要的事,都發生在落雨的時候。沒雨的日子,我不會想起那些事。逢著雨天,回憶好像是積塵的銅鏡,一旦被雨水沖掉了灰,就露出明晃晃的面目對著我。塵封的記憶之匣忽地被掀開,往事如風,撲面而來。 說起來,我和江慧妃娘娘算半個同鄉,我的家也在成江南邊。自大正年間打過一仗,南北劃江而治后,北邊改稱了徽朝,南邊被分成三塊,南軍最厲害的三位將軍,關續、南允和邱騁,各占了一處。三處地形不同:關續據有最多渡口,南北貨商都免不了納稅通關,高枕無憂;南允的地盤險峻多山,易守難攻,山里有礦,挖出來足夠富甲一方;邱騁的領地雖然沒有這些先天優勢,勝在廣大,一馬平川,種稻收米,自給自足。這三處地方被冠上各自領主的姓氏,命名為“關津”、“南郭”和“邱原”。我是邱騁的孫女,出生的時候南北之戰已經休兵止戈了三十多年。江慧妃娘娘的故鄉洛州早就不叫洛州,和渝州、滇州一同并入了邱原,所以說是“半個同鄉”——雖然滄海桑田,還是同一片土地。 秋是我的名,秋天的秋?!扒袂铩庇梦覀兡线叺脑捘畛鰜砭褪恰班编薄?,很像鳥雀的叫聲,“雀兒”就是我的小名。 我父親是邱騁的長子,我母親是關續的女兒。當年關、南、邱三人領兵對抗江北,生死與共,結拜為異姓兄弟;后來各據一方,休戚相關,又結成兒女親家。我爺爺邱騁有兩個兒子。我二叔娶的是南允的女兒。父親和二叔各有一兒一女。爺爺過世后,我父親繼承了邱原的大將軍之位。為了不失軍事立國的勇武本色,南邊的三位領主都不稱帝,而稱“大將軍”。 邱原的冬天是不下雪的,只有終日淅瀝不停的寒雨。我是早產兒,自小身體羸弱,吃藥同吃飯一般尋常。母親怕我染上濕寒,每年一到秋分就把我關進房里,不讓出去,直到過了第二年的谷雨才能出門。母親有太多事要cao持,弟弟被父親帶在身邊教導,許多時候我要一個人待著。年復一年的獨處,讓我練出了手上的功夫。我最拿手的本事是做絹人。那些用絲綢紗絹做成的小人兒,像真的一樣,每個模樣都不同,每個都有名有姓。我會跟她們說話,摟著她們入睡。她們陪我度過每年從深秋到暮春的漫長時光。 因為一直過著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我對父親和二叔多年的爭斗一無所知,家變發生得毫無征兆。十四歲那年的冬夜,有人突然闖進繡房,把我從床上拎起來拖到庭院里。那天照例下著雨,雨水打濕了我的頭發和衣服,我來不及穿鞋,只好光著腳踩在雨地上,深冬的寒意從腳底直刺進我的身體,除了冷我感覺不到任何東西。難怪母親不肯讓我出屋,原來邱原的冬雨竟是冷到入骨。我茫然不知所措。父親已經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二叔把刀架在了母親的脖子上。 我聽見二嬸說:“殺了大嫂就是得罪了關津。邱家自己的事,不要鬧到邱原外面去?!?/br> 二叔指著我弟弟邱銘說:“大嫂可以留,但這個小的不能留,將來長大了難保不會找麻煩的?!?/br> 二嬸還想說什么,二叔的刀已經砍下去,銘兒倒在地上。天太黑,我看不清他有沒有流血。 二叔的刀又對準了我。二嬸一把抓住了刀柄,說:“雀兒是女孩,身體又不好,不會找麻煩的,何必多造孽?你若不放心,將來給遠遠地嫁出去就是了?!?/br> 二叔冷冷地看著我。我渾身發抖,分不清是凍還是怕。刀,舉起來,又放下,沒有碰到我的身體。我眼前一黑,昏倒在雨里。 父親死了,弟弟死了,母親回了關津,二叔成了邱原的大將軍。我不再有半年被關在房里,而是每一年的每一天都只能待在房里。二嬸會來看我,說:“雀兒,再忍兩年,等你滿了十六,二嬸就給你說親。到了夫家,你二叔管不著,就可以自由些了。有了丈夫和孩子,就不會寂寞了?!?/br> 我說:“二嬸,我知道你對我好。我習慣了,不覺得寂寞?!?/br> 我受了濕寒,頭皮發疹,腫得像個爛桃子,再也長不出頭發,只能包上頭巾遮丑。誰家會娶沒有頭發的新娘?我肯定要在繡房里關一輩子了??啥宓降走€是把我嫁出去了,不是南郭,也不是關津,是去北邊。 為了表達和平的誠意,南北之戰過后的幾十年間徽朝的后宮,常有關、南、邱三姓的妃子,其實就是人質,從來沒有哪個真正得寵,生下個一兒半女過。雖然南邊的女子都不樂意嫁到北邊去,因為注定不會有好日子過,可我知道自己沒有選擇。 六月是邱原的梅雨季,二嬸親自把我送到原埠——邱原唯一的碼頭,過了成江就是徽朝。北邊派了大船來接,按著慣例不靠岸,只停在江上。一艘搖櫓載著我和行囊,另一艘載著我的嫁妝,從埠頭搖到大船邊。我朝二嬸揮手,生我養我十六年的邱原就此別過了。煙雨蒙蒙,江上霧大,很快就看不見來路了。 好像是生怕徽朝不知道我其實無關緊要,邱原一個陪嫁的人也沒有。上了船,我照舊是一個人待在房里?!斑诉恕狈块T被敲響。打開門,一個青衣男子站在門口,腰間配刀,作衛士打扮。 “屬下石祎,自今日起聽從邱娘娘差遣?!鼻嘁履凶哟怪蹖ξ艺f,并屈身行了一禮。我被“娘娘”的稱呼驚得有些失神,剛要還禮,又聽他說:“娘娘許是不慣船行顛簸,若不愿四處走動,屬下會一直守在門口。過兩日靠岸換了馬車就會好些了?!?/br> “過兩日?不是去江對岸嗎?怎要得兩日之久?”我不禁問出口。 石祎仍是垂著眼答我。原來,邱原在成江上游,徽朝雖在對岸,皇城卻在成江下游,為了少走陸路,要坐大船順江而下行駛兩日方才上岸。說完話,石祎就退下了。 我在房里獨坐了一夜。我從沒做過船,受不了起起伏伏的感覺;我也從沒離開過邱原,不曉得徽朝的君主會是何種模樣。天亮的時候,我聽見一個微弱的聲音在喊“雀兒、雀兒”,像我母親的聲音,但很小很輕,若有似無,可能是我的幻覺。過了一會兒,喊聲沒停,反而越來越清晰,我終于忍不住跑到甲板上一探究竟。石祎果然守在門口,一聲不響地跟在我身后。 甲板上,雨沒停,風依舊。我循著聲音四下張望,終于發現一艘小櫓在離船幾丈之外努力地破浪而行。小櫓上,母親喊著我的小名,沖我揮手。是了,關津掌渡口,從邱原順江而下,一定會路過關津的領地,母親是專門在此等我的,可她不能靠近。 大船和小櫓保持著距離,亦維持著距離,讓我和母親剛好能看清彼此。我不停地揮手,眼淚流下也顧不上擦。母親回身說了句什么,小櫓上的人把一個綁著紅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