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青書抱拳行了個虛禮,算是與眾人打過招呼,而后便大大方方在張三豐下首落了座,對明里暗里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探究打量視線全不在意。他輩分算小,圍繞在張三豐近前的又都是江湖上已然成名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人物,宋青書與他們自然無甚話題可聊,于是便微垂了眼,自顧自安靜喝茶。哪知這杯茶一喝就喝了一整個上午!原定為張三豐壽辰準備的余興節目也好,三代弟子會齊殿中齊聲祝壽的小小設想也罷,竟一個也沒能實現,俱都被陸陸續續進得廳中來的各路賓客打斷。更令人心中憋氣的,還是因這數百號人不請自來,火工道人們倉促之下哪開得了這等規模的宴席?于是便只能每人送上一碗白飯,再在飯上鋪上些青菜豆腐了事。張三豐和武當七俠因此頻頻向“客人”們致歉,然而這群人卻是一邊口中應著“無事無事”,一邊面露嫌色,挑來揀去地翻吃著碗中飯菜,口中還不時小聲嘟囔著什么。宋青書坐在張三豐身邊安安靜靜地吃著飯。然而他眼中神色卻是愈見冰冷,宛如一汪深潭,寒涼沁骨。一餐賓主盡不歡的午飯用過,廳內眾人愈發顯得心緒浮躁起來。不少人頻頻向著廳外張望,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來。武當七俠早便趁著用午飯的功夫細細商討過此事。七人皆以為今日這來訪者除峨嵋有幾分真心來為張三豐祝壽,其余人不過是聞得張翠山殷素素返回中原的消息,便以為張三豐慶壽為由頭,實則是準備來逼問張翠山夫婦金毛獅王謝遜,又或者說屠龍刀的下落的。眼下他們并不開口言明,還一副在焦急等待什么人的樣子,明顯便是還有強援尚未到場。只可惜張三豐年歲越大越不喜這些繁文縟節,便是自己生日也只在武當門內慶祝,并不廣發名帖邀請至交好友。否則以張三豐交游之廣,以武當七俠行走江湖多年所結下的友情與善緣,何愁請不來數十高手相助?然此時此刻已是多想無益。既已被人堵上了門來,便是毫無準備之下,武當也斷不會怕了誰去!武當七子對視一眼,七人臉上俱是浩然無畏。正了正衣襟,張松溪起身,朗聲說道:“諸位前輩,各位同道,今日乃家師百歲壽誕,諸位不遠千里光降武當,武當上下倍感榮幸。然事先并不知諸位將至,因而準備不足,招待若有不周之處,還望各位見諒。家師原也想與各位同飲同樂,不醉不休,然念及舍弟翠山離家十載,日前方歸,這十年間許多經歷還未及祥稟。且今日乃家師百歲大壽,倘若談及恩怨紛爭,未免不吉。便是各位遠道而來祝壽的好意,也極易被曲解為蓄意挑事生非,如此反倒不美。故而不若由在下陪同諸位前往后山,一觀我武當風景如何?如此,也不妄諸位來我武當走了一遭?!?/br>——張松溪這話說得巧妙!既堵了眾人的口,又表明了武當的立場,坦言若在張三豐壽誕吉日提及謝遜或屠龍刀之事,便是有意尋釁,要與整個武當為敵了。這威脅不可說不小。然而可惜……宋青書暗自搖頭。若是平日,與武當為敵莫說廳中眾多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小門小派,便是同為元國武林六大派的昆侖、峨嵋與崆峒也要仔細斟酌掂量,萬不敢隨意涉險。然而如今事關傳聞中得之即可號令天下的屠龍刀,此番上來武當的這些人又是刨除峨嵋以外,恐怕都是事先已經打好了商量,不惜與武當撕破臉皮兵刃相向,也要問出謝遜和屠龍刀的下落的。如此,便是張松溪再如何足智多謀,深諳語言藝術,一番話連消帶打又給人留足了面子里子,怕是也不會有人買賬。果然,廳內氣氛僵持了片刻,昆侖派的西華子便率先起身,大聲說道:“張四俠也不必說這樣的話暗指什么。我等今日上山,除為張真人祝壽,還有件事,便是一定要打聽一下那惡賊謝遜的下落?!?/br>他話音一出,其余人等見有人做了那出頭椽子,便也都紛紛跟著嚷道:“不錯!還請張五俠速速說出那謝遜的下落,也免得我等正派同道因此等小事再生爭執,動起兵刃?!?/br>“正是!正是!還請張五俠現身回話!”“還請張五俠現身回話!”——數百人異口同聲的呼喝回蕩在整間大廳,一時間其聲勢竟顯得極為浩大。張松溪氣得捏緊了拳頭,性格更沖動直白的莫聲谷更通紅了眼眶,眼見便要沖進人群,找到那幾個叫囂得最兇的直接動手了!便在這時,忽而門外傳來“阿彌陀佛!”一聲佛號,其明明發自廳外,卻清晰響亮回蕩在整座大廳之中,比之上百人的同聲呼喝,更顯渾厚悠長。——原來竟是少林高僧到了!張三豐率七俠迎門而出,不一會兒,便帶著十幾名僧人重又返回了紫霄宮中。其中為首的三名老僧,宋青書想來應該便是莫聲谷和殷梨亭曾對自己說過的,少林空字輩四大神僧中,現如今仍存活于世的空聞、空智、空性三人了。宋青書一見這三人或長眉下垂,或貌若金剛,或一臉苦相,便不由心中一陣煩膩。無他,蓋因他曾在天命大世界的佛修那里吃過大虧。彼時他修為尚低,險些因此失了性命,因而對修佛之人,別管是修行者抑或普通人,他天生便抱著一種戒備審慎,總結而言,便是“看著就覺得不是好人”。當然,這只是宋青書的一己之見。至少在那三位少林神僧提出要張翠山交出謝遜下落不成,又被出言維護張翠山的張松溪幾番妙語反駁得啞口無言,最后更是被懸而未決了十年的“當年究竟是誰以大力金剛指重傷了我三師哥,少林便是直到如今也沒給我武當一個合理的交代”,和俞蓮舟所問的一句“若那屠龍寶刀不在謝遜手中,大師們還會這般急于尋訪他的下落么”堵得滿面通紅,口不擇言之下竟提出要三對一與張三豐“切磋切磋”之前,是宋青書的一己之見。然而如今么……看著那面不改色說著張三豐輩分如何如何高出他們師兄弟三人兩輩,若是以一敵一,那豈不是大不敬,因而不若以三對一……等等等等的老僧,宋青書再次確認,他果然對修佛的平心靜氣不來。故而,在俞蓮舟張松溪等輪番出言反駁,最后宋遠橋提議不若武當七俠以“真武七截陣”,來向少林今日來至武當的總共十二位神僧討教一二的時候,未等少林那邊有所反應,宋青書已然起身行至殿中,抱拳揚聲道:“爹爹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