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8
前似乎也沒有參與過任何實驗的履歷,常理來看應該寫不出那樣的論文。 但也不一定,畢竟簡歷上體現的,是寧夏大學畢業之前的經歷和學習狀況,后面這4年人家有沒有默默努力,或者在其他什么地方深入的學習了一番,誰都不知道。 他們學校從來不乏天才,他們認可每一個天才的存在。 比如院長就更愿意相信寧夏。 ——這幾次無論是之前的代課,后來的選修課,再到這次的競賽,院長都從寧夏身上看到了很專業的水平。 對于這些懷疑,寧夏似乎并沒有太意外。 ——畢竟,在哪兒都沒有絕對的干凈。 寧夏的表現異常冷靜,神色也不見被人懷疑的緊張,而是語氣冷淡的問道:“可以知道是誰舉報那些論文?舉報我的人拿出什么證據?或者是找出了所謂的‘原作者’,我可以和他對質?!?/br> “這……”寧夏的詢問,讓院長和書記面露為難。 他們也是接到論文審核那邊的通知,說是寧夏被舉報了,至于舉報人,不是查不到,只是對方也是他們學校的老師,告訴寧夏似乎不太好。 見書記為難,寧夏索性也不再追問。 其實,大概也能猜到是誰。 寧夏垂眸,唇角勾出一抹冷笑,眼中寒芒一閃,猖獗了這么久,露出原型的時候也該到了。 “我沒買什么論文?!睂幭恼f的異常淡然,言辭之中滿是自信:“至于之前發表的那些,都是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睂幭牡穆曇粑⒗?,眼神之中也散發著寒意,但每一字、每一句都說的足夠認真。 第69章 自證清白 “但像是這類理論分析類的論文, 不好證明就是你的?!痹洪L看著寧夏皺起眉,面露難色——如果是通常的課題研究,有實驗和實驗數據作為支撐,倒是能夠證明, 只要將實驗的部分過程和數據公開, 或者參加實驗的其他人出來做證, 就完全可以證明寧夏的清白,可理論的東西就…… “同樣的, 也不能證明是別人的, 不是么?”寧夏淡淡一笑, 臉上帶著濃重的自信之色。 “這……”聽著寧夏的話, 院長、書記同時一愣。 寧夏面上不動聲色, 語氣認真的繼續道:“其實就算是理論性的課題, 也并非無從追溯?!?/br> “我的第一篇論文, 是‘ARZZ法在轉基因胚芽改良中的應用’, ARZZ法的確是個通用的基因改良方法?!边@并不是誰家的專利,研究過程中誰都可以用。 “但是?!痹捯粢活D, 寧夏勾唇一笑道:“在目的,基因的載體上,我選擇的是ar11-z作為載體?!?/br> 這話一出,院長神情當即就變了, 明顯有些驚訝, 拿過一旁的文件夾,翻出了寧夏的第一篇論文仔細看了一眼——同時心里暗暗吃驚:之前也看過寧夏提交的幾篇論文,就說第一篇吧,他的關注點主要是在ARZZ法的運用說明和論證上,對于其他一些細節倒是沒有去仔細看, 相信很多人也都是這樣。 這個小細節,確實與其他的實驗或是研究全然不同。 一般在基因改良的研究中,基因載體多選用PE環載體,這就好像算三角形邊長要用勾股定理一樣,早就已經成了領域默認的選項,用‘ar11-z’倒是相當新奇,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ar11-z’本身是一種病毒載體,誰會想到用這樣的載體去做基因轉染? 但仔細想想,寧夏這么做又不無道理。 ‘PE環載體’在實際的研究應用當中,最難控制的就是其入侵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胚芽細胞毒變。 反倒是‘ar11-z’的監測更具有目標性,入侵和轉染率高,但有一點優勢就是可控。 而這一篇論文里也簡單說明了‘ar11-z’的控制手段。 這相當于是給‘ar11-z’蒙了眼睛,當了個“免費勞動力”啊,拉的還是其他店的“客”。 院長越看越覺得驚喜,在心里默默打了個比方,要不是場合不對,他非得好好研究一番。 “這樣的‘排他’性設計還有很多?!睂幭挠掷^續說了剩下那幾篇當中,部分與眾不同的設計細節。 就如當初寧夏在實驗室門口,一番言辭說得那些原本質疑這些,不是她做得那幫人心服口服一樣。 不過,這一次,寧夏提到的研究細節更加深入、更加專業,表述也更為直白。 院長本身的專業水平,比之前實驗室的那些人高了太多,所以,寧夏提到的點,他都能聽懂,并且能就此對想要的東西更深入。 越是聽寧夏往下說,越是在心中嘖嘖稱奇。 ——這個寧夏在之前那所大學畢業之后的四年里,該不會真去什么高端的研究中心深造了吧?不,應該說是改造! 院長心里忍不住嘀咕。 一旁的書記雖然不是這個專業領域的,但從寧夏輕松流暢的表述中,也足以看出寧夏的底氣來。 ——甚至都不用看論文一眼,就能隨隨便便說出這么多細節點來,顯然寧夏對論文本身就非常熟悉。而這樣的熟悉程度,除了是自己親自寫出來的,光靠死記硬背根本不可能。 而寧夏帶給他們的驚訝,還遠不止如此。 “發表的這幾篇論文,確實是我之前研究、或者涉及的一些理論內容?!睂幭臎]否認這一點,現想現寫哪能有這么快的速度。 “要說我不可能寫得出來,那么,大可不必,因為每一項研究,都可能涉及或延伸出很多理論分析類的知識點?!睂幭牡恼Z氣有些云淡風輕之感,但正是這種隨意,讓院長和書記兩個人心中對寧夏的肯定不斷加深。 簡言之,這類似的分析理論類論文,她還有很多。 當初為了方便審核通過,寧夏還是選了體量相對較小,而且分析內容相對簡單、容易踩著標準線通過的幾篇。 寧夏又簡單說了另外一些課題的設計和考慮——因為要應付考核,這兩天她在網上看了不少論文,她說的幾個都是還沒發表過的,或是研究方向不同的內容。 書記一邊點頭一邊聽著,同時心里暗暗的道:依舊沒聽明白,不過好像很有前瞻性。 院長則聽得十分認真,甚至寧夏的每一句話,都像是能為他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般,聯想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內容,心中對寧夏不斷贊嘆:這個寧夏是寶藏吧? 寧夏說到的幾個研究方向和課題設計,他覺得差不多都可以達到一類課題的標準了。 如果說買都能買到這么多,他絕對不信,唯一的解釋就是,寧夏本身具有很深厚的專業知識積累,經驗足夠豐富。 至于這些如何來的,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