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確定和課題成果預期。 這些全部都已經報上去了,她要是現在反過來,豈不是說她的課題本身就是錯的? 旁邊的徐教授還在說:“這個菌種拿來搞土壤降解其實可惜了,照這個思路,這類菌種完全可以有更廣泛的運用嘛?!?/br> “還有那個實驗方法,也可以推廣到我們今后的實驗中,借鑒參考?!?/br> “等著這一組比賽回來,我看到時可以建議學院,讓他們組再擴展一下,專門搞個大一點的課題,起碼二類以上,你說是吧,柳教授?” “……”柳教授現在就像是有根魚刺卡在喉嚨里,根本不想回答徐教授的話。 —— 臺上,董文斌已經做完了最后一頁PPT的匯報:“以上就是我們這個項目的課題匯報,如果有不完善之處,還請各位老師、評審和同學批評指正?!?/br> 董文斌又鞠了一躬,臺下響起掌聲。 寧夏也跟著鼓起了掌,朝著董文斌豎了一個大拇指。 整個匯報很順暢,而且很完整,基本沒有遺漏。 “下面是答辯環節?!敝鞒秩碎_口道。 話音剛落便有一個聲音響起。 “那我先來問一個問題吧?!?/br> 說話的是坐在最中間位置上的周教授,對方上身微微前傾,臉上透著感興趣的神色。 “你們這個課題的方向和立意不錯,整個實驗的設計非常有意思,但我想知道,你們如何去控制Ra-Re本身的活性,據我所知這樣不具有吸收排他性的微生物,本身的活性也極難控制,因為你不知道它會‘吃’進去什么東西?!敝芙淌趩柍隽俗约宏P心的點。 董文斌微微一愣,不過很快給出了答案:“Ra-Re的活性和周期的確很難控制,因此我們采取的方法是不直接去控制Ra-Re的活性和周期,而是利用另外一個菌種Re-s來控制?!?/br> 董文斌不用多說,隨著兩個菌種的結構被放到投影上,在場的教授們已經看懂了這其中的關系。 又一個很創新的方法,get到了。 “那我再來問一個問題”,周教授眼神發亮地又問:“根據你剛才匯報的情況來看,Ra-Re菌種還未達到穩定狀態,這個問題在后期的實驗、乃至應用當中,如果克服這一點?” 董文斌繼續回答:“目前菌種的確不穩定,但這并不是我們的最終菌種,針對菌種穩定性問題,我們采取的方法是n代培養,通過n代基因組記憶和基因強化來最終實現菌種的穩定性,包括作為誘導菌種的Re-s也是?!?/br> 頓了頓,董文斌又道:“目前我們的培養剛剛進入第3代,根據現在的參數檢測建模,預計在第7至8代的時候能夠達到合理穩定狀態?!?/br> 這些都是他們提前準備好的答辯內容里有的。 這會兒董文斌終于明白寧夏為什么說讓他們做匯報PPT的時候別做得太滿了,可不得留下一些空間對付答辯么。 “我也來問一個問題?!?/br> …… 在場其余的評委也開始提問。 “我想知道,這類菌種,除了之前你們匯報中提及的應用范圍,是否還考慮過其他?” 這問題令董文斌頓了一下,站在講臺上神色微變,不過從他略微收緊的下巴可以看出,他有些緊張了。 這個問題不在他們之前準備的“題庫”里,不過董文斌想起來,寧老師給他的那一疊紙里面有。 董文斌翻了那頁紙開始照著回答。 聲音有些緊繃,不過這回答倒是令在場評委滿意的。 他們組的答辯似乎快要結束。 這時,一道嚴厲的聲音響起,提出質疑:“關于你這類菌種的作用效果,全部都是推測和分析,我怎么知道你后期一定能夠達到目標效果?!” 說話的人不是柳教授又是誰。 這…… 眾人一愣,有些奇怪地看向柳教授的方向。 董文斌也被問住。 本身這樣的實驗就是一個探索過程,這么問就好像在問‘你3點出發,以B市的交通,我怎么知道你能不能在4點到’,這分明就是在找茬! “我們整個設計非常完整,按照理論推導,是能夠達到目標效果的,而且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不斷完善……”董文斌回答道,聲音有些緊繃。 柳教授卻不依不饒:“呵,你也說是理論了,實驗要的是實際,光理論有什么用?你能說出你明天能達到什么效果、一個月能達到什么效果嗎?還是說你這個理論目標需要10年,二十年才能實現?” “……”面對柳教授的有意刁難,董文斌一時無語,有些憤憤地看著柳教授。 這時,寧夏的聲音在沉寂的答辯教室中響起:“這個問題我來回答?!?/br> 第51章 開胃菜 “關于Ra-Re這個課題, 課題方向和實驗方法以及現階段的試驗進度,我們的同學已經介紹得很完善了”,說著,寧夏給了臺上面色緊張的董文斌一個鼓勵的眼神, 目光收回, 冷眼看著劉春華的方向又道:“針對柳教授提出的問題, 我來做一下補充?!?/br> 在場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了寧夏身上。 只聽寧夏不急不慢地道:“Ra-Re菌種的培養按照目前的速度,將在兩周之內、也就是競賽開始之前進入第8代, 也就是合理穩定狀態?!?/br> “你說兩周就兩周?”柳教授不滿地打岔道。 看著眼前還沒有自己孩子大的寧夏, 柳教授根本不相信對方有什么水平。 聽說這個寧夏似乎是走了什么關系進入他們學院的, 但柳教授并不擔心寧夏背后的關系——有關系又怎么樣, 她可是教授, 在關系戶和一名有價值的教授之間, 學校一定會選擇教授。 柳教授有恃無恐。 寧夏淡定一笑:“不是我說, 而是菌種的繁衍速度和生長周期, 本身如此?!?/br> 說罷,寧夏又道:“控制菌種的繁衍和生長周期并不難, 不是么?” 見對方被自己說得一時無語,寧夏又繼續道:“至于柳教授剛才問的什么時候能夠答道目標效果?!?/br> “這個問題問得可不專業?!睂幭恼f著,嗤笑一聲,臉上閃過嘲諷。 現場的其他教授和評審心里顯然也是這么想的——一個探索性地實驗, 抓著問什么哪一天能達到預期效果, 這不是來搞笑的嗎? “不過我可以給柳教授一個答案:“2個月?!?/br> “2個月的時間我可以完成菌種10項測試,達到目標效果的90%以上?!?/br> 雖然對這個項目的前景和目前的實驗進展都很看好,但聽到寧夏這話,在場的幾位教授還是心中一驚——這么個進度,是坐了火箭的速度嗎? 不過寧夏的聲音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