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7
發現自己的船艙開始滲水。 雖然之前這些從晉國手中奪取的船只也有問題,但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幾乎集體漏水—— 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找不到漏水的孔洞或外傷,他們只發現了船艙的木板之間,有細微的縫隙,再往里滲水。再去問船員,他們從來不知道這里有這么細微的縫隙! 晉國的水兵與小船,也隨著天亮,集體離開了這些大船附近。沒人知道他們的手段,也沒人有時間過問,趙國士兵的寶船眼看著水漸漸漫上船艙內部,不得不緊急撤離! 這會兒誰都意識到,渡橋斷裂,船只浸水,如果不是詛文生效,天降邪咒,那就只能是晉國的手段! 但趙國還沒慌,北岸留存的士兵雖然不多,但南北兩岸都有人,還有小船,他們還有辦法再制作渡橋—— 就在正午時分,北岸的士兵與軍營在送走了大批輜重與戰車的情況下,迎來了晉楚兩軍從兩個方向前來的大批軍隊。他們北岸接應趙軍士兵渡河用的軍營,不過幾千人,但晉楚兩側士兵,卻派了加起來近三萬余人,就算是組成人墻,也能把北岸趙軍夾死! 他們將最精銳的士兵之一,利用在了這場奇襲上。 北岸的趙軍這才明白,晉楚竟然翻臉之后還能再合作?! 難道那聞喜君被奪,成周被暗算的仇恨,就能這么快翻篇! 但他們就算想要將這消息通過小船傳遞到南岸,但晉國的水軍主力,從上陽南下至成周順流而下,他們不進攻,也不表示,他們只是帶著晉國飄揚的旌旗,以船隊組成一座巨墻,橫在了成周面前的黃河上,截開了南北兩岸的趙軍。 當然很快也不用截了,北岸的趙軍幾乎是在斷橋與沉船的惶恐中,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被晉楚兩國屠戮。 三萬晉楚聯軍死死釘在成周對岸的北側,緊鄰著晉國的領土,將此地占下,絕不放開。 趙國的軍隊一下被困住了。巨鹿君沒有慌,一是他們的輜重還夠,軍隊數量又龐大,只是斷了糧草線。但趙國境內也沒有多少糧草,而他們就在富庶的楚國內部,最好的糧草補給就是攻城搶奪! 而且負責南下的藺腹應該也知道成周對岸多重要,不論晉楚有多少人守著,他與趙王一定知道要堅決先攻破此關,將黃河南北再度聯系起來。 巨鹿君卻不知道,趙國是打算這么做的,藺腹甚至打算親自到成周對岸來,但一陣消息傳遍了趙國軍營,也傳遍了天下。 晉王將晉王后秦璧,任命為中軍之將。 這個晉國已經消失一百多年的官職,再度出現。 曾經三軍六卿瓜分晉國軍權,中軍之將支配全國最重要的軍隊,更是全國三分之一的最強兵力,甚至可以在戰場上的行動不過問晉王。在晉國滅國又復國之后,三軍六卿徹底消失,晉王成為軍權最高掌控者,手下只有將軍,但地位早已與當年三軍之將無法相比。 晉王此次但辟出一個中軍之將,顯然不是要恢復三軍六卿制度,而是給了她當年中軍之將那般的兵力與支配權,軍權僅次于晉王。 秦璧沒有推卻,藍田君的稱號已是舊名,晉王后又不適合在軍中被稱呼,晉王任命她的國書里正式寫用秦璧二字,她幾乎成為了第一個在正式書簡中稱氏與名的女人。但她被認為不夠端莊,不夠女性的秦璧的本名,終于得以永久的被記錄下來。 秦璧知道……這是怎樣的器重與……賞識。特別在她知道晉王也是女子之后,這些舉措之后的意義,仿佛是遠遠云臺上的那個少女,也在她身上訴諸了一些她的夢想。 秦璧沒有推卻,她知道自己站出來意味著什么,她也知道自己該怎么站出來。 當晉國中軍將秦璧,意氣風發出現在軍營中時,最震動的不是晉國的士兵,而是趙國。 秦國滅了,但他們最頭疼最攻克不下的人還在,而且晉國集結兵馬,就在上黨郡,即將傾城而下。 趙王連夜召藺腹入宮,這會兒連成周對岸都不是最重要的了——秦璧,必須先對付秦璧! 趙王已經老的動不了了,可他腦袋還是清醒的,他顫抖的布滿皺紋的手指向跪在桌案前的藺腹:“只有你!你必須去對付她!當年是秦國地勢不熟,你攻克不下,可這次,你絕不能讓秦璧進入趙國一步!” 第234章 下武 趙國的主力部隊,一下子被分開成為了兩部分。 巨鹿君所率領的三分之一的部隊, 被隔絕在了黃河南岸, 他們決定按照計劃向東進攻, 但不知哪里傳來的消息, 說楚王根本沒有北上,他根本不把這場戰爭當回事兒,正在南方溫暖地帶,帶著那剛剛病愈蘇醒的王后,悠閑度假。 這樣的傳言確實對抱著熊熊壯志,想要渡河后到大梁圍剿楚王的趙國士兵來說,是一盆冷水。 他們拋卻一切, 被斬斷后路, 做出誓死不回的氣魄來, 卻要一拳打在棉花上么? 巨鹿君卻不受這傳言影響,他積極的動員誓師,決意計劃不變,他們要想東走, 攻打下中原腹地最重要的幾座城池, 這樣趙國就可以多方南下,再也不會被晉楚隨意截斷了。 計劃是好的,但他們一路向東行進,卻沒見到多少村莊與播種的土地,趙軍的探子四處打探之下,才得知楚國這兩年, 逐步讓大量中原村落百姓南遷,一是為了躲避冬日的嚴寒,二也是為了讓農耕主力遠離戰場。 耕種地離戰場近,雖然也利于納糧與徭役,但人口與土地受戰爭影響太大,楚國寧愿多開發水路,著力于糧草的遠距離運輸,也要將農耕集中在后部—— 天下饑荒頻發,中原腹地又是常年旱災水災多發地,誰家能吃的飽,決定了這場戰爭能打到什么時候。 趙國一路往東,看到鄉村與土地被成片拋下,只留下了狀似荒涼蕭條的原野,而他們目標的城池,就像是孤零零的幾個點,點落在黃河北的平原上。 這樣自己斷了城池之間聯系的點狀守城戰,如果遇上正常的軍隊,很多時候都會是自尋死路。 但他們遇上的是趙軍這樣斷了線的風箏,離家出走的孩子。他們儲備一年多的糧食,帶著豐富的守城軍備,有些大型城池內部還能耕種養殖,趙國可沒有跟他們耗的資本。 入春轉暖,楚國選擇前線巍然不動,后方積極生產。 巨鹿君帶人進攻已經一個多月,除了送人命,送箭矢上門之外,他們也就頂多砸壞了城門的外層木門,拽了幾十上百個楚軍下來償命,傷亡比接近五十比一,而他們所攻打的城池,紋絲不動。 而輜重糧草卻每天都在消耗,消耗的速度甚至比他們想象的更快。 這時候,就算是巨鹿君再怎么誓師動員也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