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的真話,這句話又不成立,因為他說他在“說謊”。 這樣的自相矛盾的話,被稱為自我指涉性悖論。 “這種悖論讓希爾伯特的計劃夭折,而讓他計劃夭折的直接人,是當時的著名數學家哥德爾?!?/br> “在1930年哥尼斯堡召開的會議上,希爾伯特發表演講,‘世界上不存在不可知的事物,我認為科學不可能存在不可知,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這句話現在刻在了哥廷根希爾伯特的墳墓的墓碑上?!?/br> “在他發表演講的前夕,哥德爾推出了‘不完備定理’?!?/br> 正是這個定理讓希爾伯特的計劃正式夭折,而這個不完備定理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成果之一。 “不完備定理的證明過程就是自我指涉引發的悖論?!?/br> 這也是洛葉最近一段時間的成果,把和數學相關的哲學看了一遍,并且找到了一些極為有趣的理論。 而其他人聽的都懵懵的,在今天之前,他們真的不知道哲學還真的能和數學掛鉤,而且聽洛葉的意思,牽扯還相當的深,希爾伯特多牛啊,他的二十三個問題到現在都極具有影響力,而這樣一個涉及哲學的定理把他的大計給干翻了。 不得不說,洛葉這段總結雖然他們有點懵,后續需要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整理,尤其是涉及自我指涉性悖論的,他們真的需要好好的捋一捋。 “洛葉,你這平時都看什么書啊,這內容也可怕了?!?/br> 他們讀的什么名著和洛葉這種范圍一比,簡直沒有可比性好嗎?洛葉的聽起來更有逼格,別人聽都聽不太懂。 “等我回去再翻一翻哲學書……” 還有人好奇的問,“哥德爾,希爾伯特,距離咱們也太遙遠了,洛葉,有沒有距離咱們生活比較近的?” 他們了解了估計也就是了解了,不會再深入下去。 洛葉想了想,“歐拉定理?” “……” 她說完寂靜一片,所有人都在想,好想吐槽啊,歐拉定理和他們的生活哪里相近了? 有人不由的問出了這個問題,“求問,哪里相近了?” “知道RSA密碼嗎?” 大家都點了點頭,密碼嘛,他們都開啟互聯網時代了,登錄什么不需要密碼啊,這個確實和生活比較接近。 “歐拉定理也被稱為RSA密碼的鑰匙?!盧SA密碼是李維斯特,薩默爾,阿德曼開發的密碼,所以由他們的三個人名字的首字母組成。 歐拉定理是費馬小定理的普遍化產物, 靈活運用歐拉定理和費馬小定理,可以破譯經過加密傳送的密碼。 洛葉現場給他們演示了一遍。 “假設網站為了設置公鑰密碼,選出了兩個較大的素數,在這里寫作P,Q,再選出來一個自然數K,為了(P-1)·(q-1)的互素數……” “網站計算M=p·q,告訴你m,k 的值……” “你將想要發送的信息替換成自然數N……” …… 讓他們看的目瞪口呆,最后洛葉道,“大數的分解質因數越復雜,就幾乎破解RSA密碼,所以這只是理論性的cao作?!?/br> 這個時候也正好下課,其他小組的人看到了擺在了洛葉面前的那張寫滿了字母和符號的紙,驚訝的道,“上節課不是語文課嗎?”你們怎么寫出來數學? 其他人也跟著沉默:“……”他們似乎跟著上了一節數學課。 從此以后,他們是相信洛葉對數學愛的極為深沉了!有了哲學和數學可以相互聯系的事情在前,以后語文、歷史什么的和數學聯系起來,他們也不會震驚了。 然后然后,他們發現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生物居然也能和數學聯系在一起!哦哦哦,不對,生物本來就是理科,一些生物題還是要用到數學知識來進行回答,但是洛葉說的生物&數學并不是這種粗暴的連接方式,而是病毒學相關。 “……克里克、沃森兩人破譯出了DNA的結構以后,又和卡斯帕、克魯格開始研究X光和衍射出來的二維圖片,當時他們的研究重點是病毒整?!?/br> “在研究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關鍵點,他們觀察到的所有病毒的形狀都是對稱的。他們意識到了這里面很可能有什么問題,把最初的影像和之后的實驗資料全都擺了出來,發現最初的圖案呈現出排列三角形的點,這讓他們意識到病毒的形狀是三維的,經過了120度旋轉,形狀仍舊完全相同,他們就發現了柏拉圖立體和這非常相似?!?/br> 這是洛葉單獨和高疏說的,可是在她前排的同學還是聽到了,越聽越嘴角抽搐,洛葉的毒手已經又伸到了生物上。 “根據生物學的研究,幾種非常致命的病毒形狀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非常有共同點,它們的結構都非常對稱,因為這種對稱給病毒一種非常簡單的繁衍方式,可以讓它們快速的增殖,艾滋病,小兒麻痹癥,孢疹病毒……這些病毒都是以二十面體為基礎?!?/br> “結構越復雜,似乎就越難以讓人攻克?!?/br> 他們看不到洛葉隨手在紙上畫了一個二十面體的立體結構,隨后又畫了幾個,正是這幾種病毒的結構圖,最近洛葉又開始拿起了她的素描本,上面全是各種復雜的幾何圖結構。 復雜的絕對可以讓人看著眼暈。 而生物病毒的結構圖就是在她在畫圖的時候找到的參考物。 作者有話要說: 早安 本章的參考資料是 另,我看有小朋友問理論做啥用,你們沒看出來洛神在憋大招嗎。。。??偛荒苌朵亯|都沒有,大招就出來了吧。。等這個大招放完了,第一卷也要結束了。。。 ☆、113 經此兩事,洛葉在同學眼中的對數學癡迷的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 在畫了一本子的立方體后, 洛葉又開始研究起了她從S大借閱的期刊。 。 這樣的論文和數學老師都討論不了, 更不用說高數了, 放眼整個學校, 能看懂這樣論文的也只有洛葉了,這還是她死磕了借閱的所有群、維相關的資料后。 這篇論文還是近幾年的熱門課題,探索有限群的冪屬性。 以此延伸,洛葉又找到了一些論文,感謝她最近已經逐漸習慣的英文,她最近看的論文都是英文期刊。 英文 數學。 這兩個屬性和在一起就足夠逼退大部分人了,簡直是讓人望而生畏, 而洛葉讀的津津有味, 還找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網站, 收錄的全是論文,簡直是論文集中營,只是上面的論文大都是英文,現在她就發現了學好英語的好處。 如果英語學不好,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