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272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
陳玄奘如夢初醒:“這……” 鐘離珺沉著道:“我觀你聽完俗講,沉默不語,怕是心有疑問。東勝神洲的僧人行事確實與唐大不相同,可對修佛的同門,他們都很熱情,若有疑問,不妨問問當事人,看他們能否解答?!?/br> 這話說到陳玄奘心眼上了,他猶豫道:“可否太麻煩了?!?/br> 是怕麻煩高長松他們??! 高長松長舒一口氣,笑道:“有何麻煩的,您別看我這樣,在東洲還有些臉面,剛才那倆人我認得,是大相國寺的師弟,以前還跟他們攀談過呢?!?/br> 都不是攀談,是傳授相聲技巧,若無來自后世的先進技巧,他們能卡點卡這么準嗎? 說干就干,高長松與鐘離珺護送玄奘法師前往后臺。 * 后臺人頗多。 俗講僧,或延伸至每一位在勾欄表演的俳優,他們與現代演員肖似,火的那些有無數追捧者。 一些粉絲會追到后臺,想與偶像零距離接觸。 俗講僧組合的粉絲頗多,他們也愿意與粉絲談談佛法,最好點化幾個居士,陳玄奘來時,俗講僧還抓著人手說話呢。 目前,留在后場的只有矮胖僧人,高瘦的去解手,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矮胖僧人名智方,一眼就認出高長松了,上來便招呼:“阿彌陀佛,十二郎,什么風把你吹來了?” “是想通了要去道入佛?阿彌陀佛,真是善事一件??!” 說多了俗講,智方嘴皮子也變油滑了,高長松道:“怎會,我一心向道,絕不入佛門?!?/br> 智方壓低眉毛,作失落狀。 “此番來尋你的,非我,乃是我之友人?!?/br> 說完這話便推出陳玄奘隆重介紹:“玄奘法師來自大唐,素與我交好?!?/br> “大唐風氣,你是知道的,以西天為尊,與東洲不同,他見你二人俗講,感觸頗多,想與你說幾句?!?/br> 智方舉雙手贊成:“好說好說,都是佛門弟子,何必分什么西方、東方?!?/br> 他看向陳玄奘,熱情極了:“這人太多,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你我找間茶肆,細細相談?” 陳玄奘不會不答應。 * 瓦子里茶肆、沽酒鋪子可太多了,智方熟門熟路拐進其中一家,陳玄奘緊隨其后。 高長松說自己非佛門人士,不打擾他們論道,拉著鐘離珺溜走,去過二人世界了。 智方離開前,讓勾欄打雜的小道童給高瘦師兄帶話,說自己遲點回去。 這個點,外面表演得正火熱,茶肆里沒什么人,連伙計都被指派出去賣飲料了。 智方將玄奘拉至僻靜角落,兩人盤腿坐在蒲團上。 智方特別愛說話,這也是他被選作俗講僧的原因,拉著陳玄奘絮叨起來:“你是從大唐來的高僧,這可太好了,你是不知道,這十幾年間,從唐來的高僧越來越少了,說是唐王的要求,減少與咱們這的溝通往來?!?/br> “好在還有青鳥快遞,寄信,能在紙面上談論佛法,要這都不成,也太糟了?!?/br> “我就愛跟你們大唐的僧人聊天,你們佛法造詣各個都很精深,比我好多了……” 陳玄奘抓住重點,他佛法造詣不好嗎? 可看臺上講佛教小故事,講得那叫一個抑揚頓挫,聽的人眼珠子都不舍得轉了。 他這樣想,便以委婉的形式問出來,智方笑道:“瞧你說的,會俗講,不代表善修經?!?/br> 陳玄奘不懂了,此話怎講? 智方說:“你既是十二郎的友人,想來對咱們也有些了解,論佛經數,咱這的許多都不如大唐,更不如西天?!?/br> 先前就說過,這里的佛教,起源于佛門的反叛分子,他們不同意佛門的一些做法,才跨越山海,來到東洲,建立他們心中的佛門。 然而,搞一門宗教得有基礎,譬如佛經,他們中有些固然能造出自己的經書,可佛教的起源實在是太深了,且這群人想,他們只是不茍同西天人的傳經手段,對經書本身沒意見??! 于是,東洲僧人學經,學的也是西天的經。 一開始還好,進度跟南部僧人保持一致,可隨著時間推移,天竺人不斷將經書傳入大唐,大唐的僧人又以學經為己任,不搞社會活動,久而久之,唐的知名僧人各個成學術大師,對各種經書了熟于心,提出自己的見解。 舉個生命形象的例子,這些大唐的僧侶,主打鉆研佛法,而東洲的,擅長深入民間、格物致知。 從取長補短的角度來看,問佛經相關問題,不找唐僧找誰? 機會難得,智方逮著陳玄奘一個勁薅羊毛,跟陳玄奘一開始的想法不同,智方跟他請教了許多問題,都跟佛經理解相關。 待他解決完智方的問題,對方也高興起來,陳玄奘趁勢問俗講意義之何在。 智方眨巴眼睛,圓潤的、rou嘟嘟的臉頰將他眼睛擠小了。 “意義不意義的,不過是讓百姓對佛多一些了解,更愿意入佛門罷了?!?/br> 陳玄奘:。 好吧,他承認,這或許能讓人了解佛,可更愿意加入佛門…… 嗯,對虔誠的居士來說,該是好機會吧? 智方一錘定音道:“或許是我淺薄,對我來說,宣揚佛門的最好方法與舞臺,就是勾欄瓦子,只有展現了我佛慈悲,其他人就會蜂擁而至?!?/br> “借此機會,同他們說說佛陀的生平,不一舉兩得嗎? 陳玄奘得承認,東洲的路子完全不同,可他們卻是在以各種方式,跟民眾講佛,吸納信眾。 目前看來,是東洲更勝一籌??! * 與智方的一通話,讓陳玄奘受益匪淺,他行佛禮后從茶肆出來。 此時的夜市正處在最高潮,屏息,耳邊充斥人的叫罵聲、笑鬧聲。 陳玄奘緩緩呼出一口氣,低落的情緒也提了起來。 大安太熱鬧了,無論是人族還是妖怪,各行各派,都能在這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百姓的精神生活又如此豐富,真是不可思議。 他被這高度發達的社會迷住了。 好在玄奘本質苦行僧,也不貪圖享樂,看了一會兒就覺著差不多了,準備回去。 誰知此時,卻見豬八戒跟一群妖怪、風流修士,勾肩搭背,從他面前走了過去。 他邊走還邊興奮道:“嘿嘿嘿,一段時間不見,不知白三娘怎么樣了,嘿嘿嘿,俺老豬好容易回來,不先去找她松快松快?” 眼中閃爍著光。 陳玄奘:“……” 八——戒—— 第234章 “呼、呼、呼——” 好容易擺脫了太上老君,蓮臺上的觀音喘幾口粗氣。 哪怕只是三清的化身,也不是他能輕易對付的,他倆間隔著輩呢! 蓮臺載著觀音,飛至東海,他想眺望東洲,視線卻被迷霧所籠罩。 這是東洲修士樹立的屏障,別說觀音菩薩,哪怕如來佛祖來了,都不能揮開這一層迷霧,將東洲景收入眼底。 觀音掐指一算,太上老君拖延了一日有余,也就是說,陳玄奘已在東洲呆了一天。 這一天中發生了什么,觀音一無所知。 想到一個接著一個,下餃子般奔東洲的神仙,與逃離珞珈山的木吒,觀音額角一陣一陣抽疼。 不妙??!不妙??! 不是他懷疑陳玄奘的定力,正因知曉東洲的模樣,觀音才會頭疼,那地方太好,太吸引人了,正如同緩緩東升的旭日朝陽,東勝神洲邁上高速發展的軌道,正一路沖向不知名的遠方。 遠不是停滯發展的天庭可比。而西天,雖野心勃勃,卻總缺了點什么,觀音明白,一個真正心系民生百姓的人,是不會被西天打動的。 囿于時代限制,他很難去討論西天背后的問題,就像是妖怪只能當坐騎,被神佛殘酷對待,而坐騎下凡肆意吃人也不會被懲罰一樣,這都是西天與天庭的問題啊。 眼下,觀音只有一個想法,得快點把玄奘從東洲撈出來才行,要他看多了,想多了,不西游改東游了怎么辦? 那可是金蟬子的化身,如來坐下的弟子,別偷雞不成蝕把米,給東洲輸送人才,他不得吃瓜落? 可他怎么進東洲呢? 真身肯定不行,東洲的修士對天庭的偷渡客不錯,認為他們是可歸化對象,對觀音這類“中高層”人員,那叫一個嚴防死守。 所以,他想進去,只能靠化身。 觀音:慈郎化身,就是你了! 那他的化身在哪呢? 顯然,還在高長松的莊上打工呢! * “家院!家院!” 觀音才睜開眼,就聽見佃農大呼小叫,他速速翻閱了最近的記憶,照舊沒什么事。 觀音的化身,是第一批加入的流民,又自帶種植屬性,不行還能撒一把楊枝甘露活地,混這么多年,早升職了。 當家院,是因他為化身,觀音不管,就同木偶般做事情愣愣的。高長松是個明白人,只給他安排些輕省活計,沒事的話,只要背著手,到處巡邏巡邏便成了。 那大呼小叫的佃農終于來了,定睛一看,是田疇上跑腿的。 他說:“青鷺姑娘傳信,說明個兒主家要來巡邏,朱家院讓我來問問您,有什么章程?!?/br> 觀音說:“我不知,你去問他?!?/br> 沒錯,這就是觀音的行事風格,問就是不知道! 佃農也是習慣了,他只禮貌性來問觀音一句,見得不到回應,點頭就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