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271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
可孫悟空的聲音,不僅沒被風吹散,反而如尖銳的矛,撕破狂風,傳入每一只猴子的耳中。 “俺老孫回來了了了了了了————” 上了年紀的猴子喜極而泣:“大王回來了!大王回來了!” 出生不過十年的小猴子渾渾噩噩:“大王?大王回來了?” 母猴守在小猴身邊,將孫悟空的事跡娓娓道來,這些故事小猴子都聽過了,聽厭了,可當故事的主人公出現在面前,他照舊回不過神。 那一聲“我回來了”,將孫悟空胸膛中的氣盡數吐出,多年積累的郁氣也隨著他的宣告,爆發了、消散了。 他緩緩落在地上,表情如五百年前一樣,意氣風發,趕來的老猴子簌簌落淚。 “大王啊……” 見猴子如此,孫悟空橫眉道豎:“這五百年間,俺老孫不在,爾等可被欺負了?” 否則,也不會他一落地,就來哭訴吧? 妖怪中質樸者居多,不大會撒謊,一五一十道:“大王才走時,委實過了一段艱難時日,可之后人族妖族打得厲害,沒空來管我們,龜縮一隅,日子倒也過得下去?!?/br> “進幾十年就好太多了,猴子猴孫們修煉得宜,還有去山外闖蕩得哩!” 又說外面傳來的新鮮事物,孫悟空心知肚明,這都是高長松照拂得來的??! 老猴子說完,又抓著孫悟空的手絮絮叨叨說:“大王這五百年來,日子過得可艱辛?”眼中寫滿心疼。 可按孫悟空的脾氣,過得再艱難,也不會對小的說。 便故作灑脫道:“這有什么,俺雖在山下,卻也庇護一方,那些百姓都很感謝我,經常給我送吃的喝的,還幫我順毛哩!” “這幾十年更不用說,十二郎是個好的,夠朋友,俺老孫就沒見過他這樣的人!” 孫悟空不知道,高長松那已不叫兄弟情義,是粉絲為偶像打call??! 之后就簡單了,孫悟空一一見過新生的小猴子,再跟老猴子們追憶當年,說這五百年間的新鮮事。 有猴子問孫悟空:“不是說大王西天取經,怎回來了?” 心里嘀咕:這也不是一個方向??? 總不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沒走幾天先散伙了吧? 按照他們大王的脾氣,跟和尚是處不來。 孫悟空否定了:“不僅是俺老孫來了,我那師父也來了東洲,現在正在大安內到處轉悠呢?!?/br> 其實他對東華國不熟,當年他被鎮壓在山下時,東華國還沒建起來。 老猴子驚了:“這這這……迷路也迷得太遠了!” 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方向??! 孫悟空聽后哭笑不得:“哪是你想的!”正經道,“我們師徒一行人前往烏斯藏,在高老莊遇見高十二郎,師父見高老莊上人妖和諧,對東洲愈發好奇,便請十二郎施展法術,來此一觀?!?/br> “過些日子,又要回去了?!?/br> 此時一只見過世面的猴子插嘴道:“不對啊,都來了咱們東洲,還去西天干嘛,不有大相國寺嗎?” 又說:“大王你有所不知,咱現在可有排面了,天庭總有神仙偷偷摸摸下凡,來咱這玩耍?!?/br> 孫悟空對都城的紙醉金迷一無所知,更不知道什么是瓦子,每天有多少節目。他只是樸實的猴子罷了。 再加對陳玄奘很敬重,笑罵道:“說什么傻話,師父豈是那種人!” “我喊他師父,是真心實意,他西天取經之堅決,不是尋常人能比的?!?/br> “那些好逸惡勞的神仙,比不上師父一根小指拇頭!” …… 孫悟空心心念念的師父在干嘛? 他正在感受大安的夜市文化。 這是豬八戒的天下,他先領陳玄奘去小吃一條街。 跟現代的夜市差不多,大宋的小吃攤也聚集在一塊,看汴河兩旁、橋梁上,左右街道多被擔子、小推車占據了。 豬八戒挺著將軍肚,走在最前面,吹水道:“不是老豬我吹牛皮,這偌大的城池中就沒幾個人,比俺老豬更會吃?!?/br> 此話一出,默作地陪的鐘離珺猛抬頭,向豬八戒投以殺必死眼神。 這可犯了忌諱,他叫什么會吃,在真正的美食家面前班門弄斧! 小白龍不貪口腹之欲,不知鐘離珺的大名,倒是豬八戒,被鐘離珺盯著,后背像扎了一萬支利箭,慎得慌。 高長松打斷道:“別吹牛了,豬剛鬣,就你那點功夫,連登堂入室都算不上?!?/br> “更何況,你個佛家弟子,吃什么吃,快快改了你的惡習吧!” 豬八戒嘴硬道:“這叫什么惡習,師父不知道,十二郎你還不知道嗎?大相國寺的燒朱院多有名氣,這叫東洲特色!” 轉對陳玄奘說:“師父,您有所不知,東洲的和尚都吃rou,不僅如此,他們還將燒rou當做生意,做大做強,整個大安,最有名的炙rou就出自大相國寺?!?/br> 小白龍忍不住了,瞪豬八戒一眼道:“聽他胡吣!師父,您可不要被欺騙了?!?/br> “誠然,大相國寺的豬rou有名,寺中的僧人大多是食素的,只有個八個酒rou和尚,不遵守清規戒律?!?/br> 那都是例外! 玄奘不置可否,只言片語勾勒不出東洲同僚的形象,他只知此地的僧侶與唐大不相同。 最后玄奘還是敗在八戒的熱情下,被強塞一道“酥黃獨”,即一種面點。 往來市民,鮮少有手不拿吃食的,玄奘也隨大流了。 * 街上除了燈紅就是酒綠,火把、照燈點亮黑夜,陳玄奘沒見過如此繁華的夜晚,大唐有宵禁,沿途的其他小國也有宵禁。 在他心中,夜晚就是黑暗的,是靜悄悄的,連打噴嚏都要隱忍不出聲,只偶爾有坊間的人在夜色下做點小買賣,可外面的大道,總是無人的。 只有金吾衛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在空蕩蕩的大街上巡邏。 大安國的夜景刷新他對黑夜的認知,他第一次知道,夜晚也是可以明亮的,是可以熱鬧的。 路上有吃著糖葫蘆吊兒郎當的青年,追打的少男少女,女孩兒還是翼族的,發色炫目。 吃糖葫蘆的木吒:??? 偷跑出來的哪吒與精衛:。 哪吒與精衛不知發生了什么,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倒是知道西游內情的木吒,看見玄奘時眼球都要脫眶而出了。 木吒:我這是在哪里?為什么玄奘會在這? 不是,你們西行游不游??! 高長松也看見木吒了,心道:你這廝,又偷跑,神仙就這么閑嗎? 轉念一想,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有這時間差,是夠閑的。 * 玄奘的最終目的地是瓦子。 敖烈跟豬八戒對瓦子都很熟,當然,除帶師父參觀外,他倆也是有私心的。 離開東勝神洲這么久,要趕不上潮流了!他們可不想當土老帽。 瓦肆內有幾十座勾欄,節目單別人沒有,背后贊助商的高長松不可能無,他精心挑選了一座勾欄,帶玄奘看。 只看一眼,玄奘就瞳孔地震了。 臺上站的是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倆和尚。 他們在俗講。 唐初,俗講這一民間藝術還在流變中,目前停留在盂蘭盆節時僧人講相關佛經。 隨著時間推移,等到唐晚期,就會有不少僧人講佛教故事,甚至民間傳說了,百姓更愛聽這個。 不過,陳玄奘的時代還停留在解讀經文呢,除卻佛法高深的居士,沒人聽這個。 東勝神洲的俗講僧就不同了,這兒佛家有一特點,即接地氣。 大相國寺,多莊嚴的地方,給百姓當集市。尼姑僧人不是賣繡品,就是賣字畫,還有靈活就業出道當俗講僧的,真干什么的都有。 反正就是深入民間,與百姓緊密相連。 眼下,臺上的兩名俗講僧仿佛后世的相聲演員,一唱一和,他們講的是佛教故事。 一般情況下,他們講的佛學小故事,不是說某某佛陀渡化人、渡化妖怪,就是現實改編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畢竟他們也是帶著目的俗講的,內容有導向。 高長松對此很清楚,其中幾個故事,由他親自cao刀,受到觀眾好評。 這兩名俗講僧是老資格,配合得很好,卡點精準,佛教小故事被他們說得妙趣橫生,臺下觀眾紛紛叫好。 講了兩刻,今日的俗講也就結束了,他們行禮退場,再過一柱香的時間,下一組表演者又要粉墨登場了。 大安是不夜城,百姓起碼嗨到凌晨兩點。 敖烈跟豬八戒有心水的表演,看完這一場,再也憋不住了。 豬八戒哼哼唧唧道:“師父,我想去看別的?!?/br> 陳玄奘不在意,點點頭就同意了,他還沉浸在俗講中呢! 見玄奘不管,豬八戒高興極了,當即道:“謝謝師父、謝謝師父,等我看完表演再來找您,若找不到,我就回十二郎那里?!彪S后一溜煙跑走了。 敖烈看了也如法炮制,高高興興去聽自己的仙俠本子了。 只留下地陪高長松與鐘離珺。 高長松暗罵倆徒弟不靠譜:不是你們說要當導游的嗎?怎么先跑了?真不夠意思! 他主觀上不大想跑,高長松很喜歡這名鐵血唐三藏,也很好奇,他在了解東洲文化后會做出什么反應。 眼下,看陳玄奘世界觀受到沖擊,他又不知該說什么,就怕自己講錯話,他真不去西行了。 唐僧不往西,那還叫西游記嗎? 他給鐘離珺使眼色,讓全家最靠譜的人頂上。 鐘離珺接到信號,清了清喉嚨,單刀直入:“玄奘法師,您想見見那兩名僧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