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而懷疑起守門的監門衛?!皝砣税?!隨我強攻此門!”……皇帝此時在遠處,聽不到齊王與監門衛中郎將在說些什么,只能看到那一支禁軍正在強行撞開魚糧門的大門。一時嚇得魂飛魄散,更是相信了齊王與太子謀反,又對身邊的人說道:“萬騎營為何還沒有到!為何!”魚糧門畢竟是西內苑的北大門,不是輕易可以攻破,齊王嘗試多次,也無進展。皇帝看到此景,卻仍沒有放下心來,因為后面那一支比齊王多了一倍的人馬也已經快到了魚糧門下。禁苑東接浐水,北枕渭河,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周一百二十里。南面三門與西內苑相接,皇帝此時就在禁苑西南,若齊王出了西內苑,再破禁苑三門,皇帝必然逃不掉。于是此時,皇帝便心生暫時北逃的想法。“皇上……皇上……”張昭容哪里見過這等陣勢,嚇得湊到皇帝懷中,眼中含淚。她入宮前聽說過齊王宮變的事,自然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鄭貴妃?;实垭p手發顫,摟著張昭容說道:“走,往北走!”“圣上,圣上。不好了!有一支人馬自飲馬門闖進禁苑了!現在正往望春樓趕來!”章八十八此時,就連退路都已經被人阻斷,皇帝看著東邊那一支人馬,嘆道:“我……我竟然生了這么兩個孽子……”自飲馬門而來的那一隊人并不多,但很快便將望春樓包圍住,皇帝看那批人的穿著打扮,果然是東宮府兵,不一會兒為首之人便走上樓來,皇帝定睛看去,竟然是薛知古。“知古拜見皇上!”薛知古雖然只有九歲,但行禮卻有模有樣,此時他一身紅衣,未著戎裝,未配刀劍,跪拜在皇帝面前。皇帝本以為會見到李承勛或者是齊王,沒有想到來到的竟然是薛知古,心中不免有些奇怪,但還是有些生氣的問道:“你小小年紀,也要隨那兩個逆子造反嗎?”薛知古一臉無辜的抬頭看著皇帝,奶聲奶氣的說道:“外祖父為何這么說,知古是來保護您的!”“嗯?”薛知古向來膽大,見皇帝一臉不相信,仍然能神態自若的說道:“我一家人與太子正在皇后殿中飲酒,忽然聽說齊王醉酒,發了癔癥,說看到有賊逃進了西內苑。太子怕驚擾到外祖父,便讓我先行一步從東邊繞行來保護您……”雖然薛知古是孩子,但皇帝此時也不全信他一面之詞。薛知古見狀,便又對皇上說道:“外祖父往南看,太子應該快到魚糧門了?!?/br>皇帝聽了這話,轉過身往南望去。此時李承勛剛到魚糧門下,見到魚糧門的亂象,當即上前怒道:“讓他們都給本宮停下!”身后的一千府兵得令,立刻上前去呵斥齊王所領的那些府兵停下來。那些人本來也是東宮率府的人,自然還是聽命于李承勛,于是便都停了下來。齊王見李承勛來了,竟然還讓人停下攻門,于是走過去憤而說道:“禁苑中有賊人,你還不隨我一同去救父皇!”李承勛恨鐵不成鋼的瞪了齊王一眼,之后對身后的人命令道:“把齊王給我拿下!”身后的兩個侍衛依令上前,便要將齊王捉起來。齊王哪里肯束手就請,當即罵道:“李承勛你這陰險的小子,必定是想著父皇若遭遇不測,你就可以順利登基,還想阻止我去救父皇!”齊王力大無比,他說著便將那兩個侍衛擊倒在地,“我今日必不讓你如愿!”李承勛此刻哪里有空跟他解釋,轉頭對云陽說道:“將他捉住?!?/br>云陽聽后便走上前,先對齊王客客氣氣的說道:“齊王殿下,得罪了!”齊王聽后,怒斥道:“云左率,你也要與李承勛同流合污嗎?”云陽不回話,上前幾步便要捉住齊王,齊王倒也不躲,拔出佩刀便向云陽砍來。云陽避開齊王那一刀,抽出佩劍便與齊王打斗起來……兩邊的府兵見狀,都向后退了十幾步,以免誤傷?;实墼谕簶强吹竭@一幕,本來對太子的懷疑也有了些動搖,轉身對還跪著的薛知古說道:“知古,你先起來?!?/br>齊王雖然武功高強,但畢竟比不了久經沙場的云陽,未過幾招手上的佩刀便被云陽抬腳踹掉,之后還未反應過來,劍尖已經抵在了齊王的咽喉處。至此,齊王不敢在動,左右上前將他綁住,李承勛看著齊王,之后對隨自己一同前來的右內率崔成說道:“將齊王帶回東宮,杖責四十?!?/br>“是?!?/br>崔成押解著齊王,帶著一千多府兵回去東宮。李承勛只留了二十多人在身邊,與云陽一同在魚糧門下等著睿宗皇帝。皇帝此時在望春樓見東宮府兵已經退回,李承勛卻還留在那里,知道太子是想見自己,于是舒了口氣,吩咐道:“讓太子進來吧!”李承勛將身邊的人都在了魚糧門,只和云陽一同進了禁苑。見了皇帝之后,先跪拜行禮,說道:“兒臣治臣下不力,請父皇治罪!”此時李承勛身著金色甲胄,看起來比平日要健碩,帶著頭盔,腰佩寶劍,還有腳下那雙金絲長靴,看起來甚有氣勢。皇帝見他這副裝扮,心中雖有些忌憚與不適,但還是故作平靜的問道:“太子,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回父皇,齊王醉酒鬧事,驚擾了父皇,兒臣已經命人將齊王押回東宮發落。此次都是兒臣治下不力,請父皇治罪?!崩畛袆椎恼f辭自然與薛知古沒什么出處。“醉酒鬧事?”皇帝怎么肯信這一面之詞,怒道:“朕看他是又要造反!太子這是在護著齊王嗎?”李承勛忙道:“父皇明鑒!齊王雖曾犯過錯,但那時是為匡扶社稷,誅殺jian臣。他平日是莽撞了些,但是以他對父皇的忠心,是絕對不會做出什么逼宮叛亂之事?!?/br>“醉酒鬧事!能帶著幾百人一起鬧嗎?”“父皇,軍令如山。齊王的命令,他們自然不敢不聽。兒臣趕到后只是下了個命令便讓他們停手,更能說明他們不是叛亂,而是因齊王胡鬧所迫?!?/br>李承勛來時早已準備好了說辭,皇帝無論問什么都已經想好了如何應付。說李承勛與齊王謀反,李承勛卻是來救駕了。說齊王謀反,李承勛又一口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