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
大唐自經歷武后稱帝,韋后,護國晉陽公主專權之后,對女子干政一直深有忌憚。又所謂三人成虎,饒是皇帝多相信裴后,聽多了那些話都不免懷疑。裴后早已得了消息,便以退為進,主動請辭監國之位,這樣謀事反而更方便。暗中一計借刀殺人,將宮中朝中鄭氏最后的余孽以及反對自己的人全部借睿宗皇帝的手除掉。鄭家有沒有與杜預共同謀反?鄭貴妃與杜預有沒有私情?彭王究竟是誰的孩子?真相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歷史從來是勝者來寫,是非真假向來是由勝者來定。成王敗寇,鄭氏已經覆滅,杜預注定無法回長安見到睿宗皇帝,將這場禍事全部推給鄭氏,也是合了朝野上下的心意。有道是上昏而下亂,國家有內亂禍事,必然與君主逃脫不了干系。但皇帝是一國之君,無論如何在官面上也不可能這樣記載。而臣子,是皇帝最合適的替罪羔羊。皇帝寵信鄭氏,是受jian臣蒙蔽;河南河北道軍力不堪一擊,不是吏治無能黑暗,而是鄭氏與杜預有意勾結?;实蹧]有犯錯,都是鄭氏與杜預招來的禍端,只有這樣昭告天下,百姓才能繼續擁護他們的皇帝,而睿宗皇帝在史書上,才能圣名永固。你看,這就是政治,你只能贏,活的越久,贏得越多。輸了,萬劫不復,所有的罪名,真的或捏造,你都要背負,遺臭萬年。但你一旦贏了,所有的歷史都由你來寫,如何顛倒黑白,李代桃僵,全在你舉手之間。你可以把自己的過錯推到別人身上,也可以把別人的成就加到自己身上。因為你是勝利者,所有人都會屈服于你,就算你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往后也只會有越來越多不明真相的人崇敬你。鄭氏敗到這步田地,只能怪他自己不夠心狠手辣,段數不夠。失敗的人,被釘在史書上,百年千年遭人唾罵。成功的人,繼續站在風口浪尖,不斷爭斗,不死不休。雖然當初答應放安思遠與田承嗣一條生路,但最后還是背信殺了他們。玩弄權術的人哪有信譽可言,只有權衡利弊。死人是最安全的,永遠不會泄露真相。就這樣,一切都成了秘密,裴后還是不知情的賢良皇后,李承勛還是那個一直受鄭氏謀害的皇子。而這條儲君之路,還會有更多的鮮血和污穢在前方等著。章四十四徐州在曹州宋州以東,此時還未陷落。為了方便趕路,李承勛只帶了十幾個人在身邊,但是剛離開洛陽,就聽說杜預的叛軍已經攻克下睢陽,淮南道危矣。小高提議李承勛還是速回長安,以免再有什么意外,李承勛卻執意繼續前行。過鄭州到了汴州,又聽說云陽已經率兵攻下曹州,往宋州楚丘進軍。但是徐州所轄七縣也已被叛軍攻下三座,杜預大軍將要逼近徐州治所彭城。徐州是江淮最后的屏障,一旦徐州城破,往南便是一馬平川,淮南道再無鎖鑰可守。而大運河、睢陽渠和汴河一旦堵塞,官軍的給養也無法再供應。睢陽城破的第三日,云陽率兵終于攻下宋州,未做整頓,便馬不停蹄趕去睢陽,收復失城。此時云煒之的朔方軍也從后方趕來,唐軍合兵十萬,在徐州西北的豐縣附近與杜預十萬大軍相遇。杜預久攻徐州不下,士氣正衰。云煒之所率領的朔方騎兵,一直墊后保存實力。兩萬騎兵很快將杜預的軍隊沖散,云煒之雖然已經年近五十,卻依舊老當益壯,沖鋒在前,三次幾乎要將杜預俘獲。杜預知道再往南進攻,必定腹背受敵。于是趁著北路尚未堵死,從豐縣以東的沛縣迂回北上,意圖逃回范陽老巢。而在河北道,莫翟與令狐邑正在邢州和魏州“恭候”杜預的到來。云陽的軍隊因自收復洛陽至今未曾休息,云煒之便命他回睢陽收云昇等人尸骨,順便讓軍隊休養些時日,保留實力。而云煒之自己則帶領兩萬騎兵去追擊杜預。李承勛此刻已經到了睢陽城外。去年杜預叛軍兵臨譙郡,譙郡太守楊萬石開城投降。真源縣是譙郡轄地,楊萬石投降之后,便逼真源縣令張巡為長史,并令其向西接應燕軍。張巡得知后很氣憤,率吏民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后起兵對抗燕軍,響應的有千余人。這時候,河南都知兵馬使云昇,統合河南兵馬,對宋州展開反攻。唐軍兵敗之后,云昇領兵至雍丘與張巡會合。這時的雍丘縣令令狐潮已經率全縣投向燕軍。燕軍任令狐潮為軍將,率兵向東馳援襄邑。令狐潮擊敗在襄邑的淮陽軍,俘虜了百余官兵,并將他們囚禁在雍丘,準備殺害,然后又去見燕軍大將李庭望?;搓柋敵藱C殺掉守衛,雍丘城內頓時大亂。云昇、張巡等得以乘亂攻入雍丘,令狐潮棄城逃跑。之后叛軍多次進攻雍丘不下,攻守相持了四十余天。叛軍大將尹子奇攻雍丘不下,改攻睢陽。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云昇與張巡只得趕到睢陽,與睢陽太守許遠兵合一處,但也不過六千人,而叛軍則是三萬人。雖說雙方兵力懸殊,但云昇帶兵堅守,和叛軍激戰了十六天,俘獲敵將六十多人,殲滅兩萬多人,使尹子奇攻城不得,改變戰術,掘壕立柵,圍而不攻。等待杜預的援軍城外的叛軍越聚越多,城里的守軍越打越少,五個月后,城內無糧,樹皮、茶葉和紙張甚至老鼠戰馬都吃完了。百姓與士兵饑病不堪,多餓死。到后來城中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等到杜預率領叛軍用云梯攻城,城頭上的守軍餓的連拉弓箭的力氣都沒有了。睢陽城終于陷落,云昇、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云等三十六將皆死戰到底,以身殉國。睢陽城破之時,城中只有千余人,皆不肯投降,被叛軍殺死。杜預最終得到的是座空城。李承勛到達睢陽時,距睢陽城破不過六日。因朔方軍急于去解徐州之圍,收復睢陽之后只留了千人守城。雖只有千人守城,但卻依舊謹慎。見李承勛一行人要入城,便要盤查身份。“太子中允裴肅,特奉太子之命來睢陽公事?!崩畛袆紫埋R,將文書與魚符交給守將。守將驗明真假,便讓人帶著李承勛等人進城。城內寂靜蕭索,街道與墻上的血跡已經干了,觸目驚喜印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