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3
花精卻帶著后宮嬪妃,再有榮親王妃,還有沒有當差的大皇子,十五十六十八皇子,乾元帝的兩個兒子,大皇子二皇子,在慈寧宮陪伴太后守歲。 太后娘娘今年心情大好,又沒有上皇那些寵妃給她添堵,高興得很,親自洗手和面,帶領兒媳孫子一起包餃子。 大家包餃子吃餃子,玩牌趕圍棋,等待子夜放炮仗迎新春。 然后開始新的一輪拈香拜祖宗。 乾元帝崇尚節儉,減少了許多華而不實的儀式。 辭舊歲、拜祖宗,接受大臣后宮皇子的朝拜,一套儀式下來,也是累得很。 新的一天開始了,皇帝皇后還不能歇息,得接受王公宗室誥命的朝拜。 一波一波的誥命進宮朝拜,賜膳賞賜,高低次序都不能錯了。 正月初一正旦日。 宗室的老王爺與內閣大臣們提出,皇帝與皇后該舉辦登基大典了。 這事兒,老王們不提,小花精都忘記了。 乾元帝似乎也忘記了,愣了愣才道:“朕當初殿接受玉璽,受過群臣朝拜,算是父皇親自主持了登基大典。 倒是皇后缺了一個封后大典,禮部內務府宗人府cao辦起來,擇吉舉行封后大典?!?/br> 乾元帝說得也是實情,什么樣的登基大典,也沒有他親自從上皇手里接過傳國玉璽,明公正道。 但是,話雖如此,登基大典還是需要舉辦一次。 一輩子不過一次登基大殿,馬虎不得。 事關皇后,小花精被請到乾清宮。 小花精道:“也無需另外舉辦封后大典,陛下的登基大典添加封后一項,即可?!?/br> 封后大典也是皇帝引導皇后接受百官朝拜。 登基大典也是帝后受群臣朝拜,除圣旨不同,一個君臨天下,一個母儀天下。 其他儀式幾乎一樣一樣:拜祖宗,祭天、告太廟。 一樣的程序何苦走兩趟。 小花精的提議得到群臣擁戴:“臣等叩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圣明,千歲千歲千千歲?!?/br> 這是一個激動的時刻。 賈赦賈政賈珠賈瑚都漲紅了臉。 小花精一點也不激動。 她本來就八百多歲了,差不多一千歲了。 她的注意力在那棵能讓她生命不朽的桂花苗上。 似乎真的成了金子打造,一年多了,恁是沒長出一片葉子。 小花精嫌棄六局尚宮麻煩,天天的拿著各種規劃來給小花精觀瞧。 禮部欽天監也隔三差五要來請奏。 小花精十分厭煩,榮府上下卻是一片歡騰。 正月初五,賈母再次遞牌子進宮朝賀。 王氏執意磕頭,泣不成聲:“娘娘一定要接受,舉辦了封后大典,事情就萬無更改了?!?/br> 小花精從來不知道,家里擔心這事兒。 她瞠目結舌:“怎么會更改呢?” 她從來沒有這種擔憂。 賈母抹把淚,小聲提醒孫女:“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娘娘可別大意,青宮那位熬了這些年,可見還沒死心呢。 她跟陛下可是少年夫妻……” 小花精扶額,她是修仙修得不愛管閑,把端妃與封后大典都忘了。 端妃之前還有消息出來,說她日日吵嚷,后來也不吵了,歸于寂靜。 這種人小花精再是好心,也不會把她放出了,只能與世隔絕,錦衣玉食卻不會少。 大周氏全權安排,小花精還怕大周氏私下報仇,偷偷檢查過,大周氏卻是沒有克扣端妃。 端妃不僅沒有瘦弱,比從前更加富態,膀大腰圓銀盤臉,滿頭珠翠。 小花精好好安慰祖母母親一番,一再保證,她今日決不可能成為端妃。 端妃主要是受了父兄的拖累,她父兄聯合忠順王造反。 祖父賈代善卻是三朝元老,從來沒有反叛之心。 故而,小花精可以預見,她的前程小風波或許有,傾覆的機會幾乎沒有。 正月初八。 乾元帝喜滋滋告訴小花精,江南的生絲收購,繅絲廠,紡織廠,劃歸惠民署管轄。 乾元帝很擔心:“江南惠民署有這個能力嗎?” 小花精笑道:“女官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機會?!?/br> 乾元帝笑盈盈的說道:“嗯,梓童喜歡就好?!?/br> 小花精笑道:“三位織造怎么啦,一下子想通了?” 乾元帝道:“他們自顧不暇,忙著填窟窿呢。 有些是他們花費了,有些是前任遺留,總之也是顢頇無能,這官兒做不成了?!?/br> 小花精沒有伸手要這三個官位。 織造之所以一再被當朝陛下容忍,乃是他們是陛下親信,不僅僅是織造府一個職責,還擔負監視江南百官的行述。 陛下南巡,織造就跟下了降頭一般,花錢如流水,只為了得一句皇帝的夸贊。 這一回,若非這三位的確假公濟私,私吞了稅款。監督百官的御史,卻跟被監督者沆瀣一氣。 奏章寫的一派春風化雨,實則,這些官員跟鹽大爺,茶大爺們同流合污,監守自盜。 朝廷的賦稅年年虧空,私人的腰包卻充盈起來。 乾元帝講究以理服人,若非如此,不會動他們。 小花精卻不會撿這個燙手山芋。 女官們初入官場,肯定不是那些鹽大爺與官大爺的對手。 好容易出人頭地,小花精可不愿意她們卷進官場的傾軋。 女官們只要牢牢掌握百姓與桑蠶紡織,小花精替女子謀福祉的思想就能深入人心。 民心所向,女子自我覺醒,并為之奮斗。 小花精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256章 正月初三。 上皇仙逝整整二十八個月。 欽天監擇定初八乃是黃道吉日:宜祭祀祈福。 水楹與水澤水潡四人, 卻滯留山西,三人寫了祭文,向上皇盟誓致歉:他日會帶著山西境內肅清瓦刺的戰報回京告慰先祖。 乾元帝還在朝堂上誦念了水澤水楹水潡三人的祭文。 滿朝文武都夸贊:自古忠孝難兩全。 皇宮舉辦了祭祀儀式, 養心殿的靈堂正式拆除。 靈堂祭品及孝服,凡是白色的祭祀物品, 一起焚燒,送去陰間給上皇享用。 上皇的神位送去了奉先堂供奉。 禮部主持儀式祭祀儀式,足足三百個和尚在奉先殿設壇念經七日, 皇子王孫都去跪經。 出孝后的第一個元宵節, 乾元帝決定與民同樂。 時隔五年,乾元帝再次登上午門城樓。 今年拋灑的銅錢再不是嘉和寶幣,而是乾元通寶。 賈母得知了消息,竟然親自帶領兒媳孫女出來走病搶寶錢。 小花精給家里的侄子侄女,都賜了乾元帝通寶的龍錢串子。 然而, 榮府的長輩覺得自個搶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