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2
母反而樂呵呵:“這話也不錯啊,meimei敬重jiejie不好嗎。再者,才十五歲,這么著急做什么。 我們家也不是養不活,我還想留著她們親香幾年?!?/br> 王氏急道:“老太太,您怎么還縱容?” 探春抱著賈母笑瞇瞇跟她母親懟:“母親怎么不說二哥哥呢? 二哥哥十七了,他還是男子,都不回來過年。 您讓他回家參加科舉,他也不理睬,這般不聽話,您還護著不舍得說一句。 女兒天天陪著您還嫌棄,就是偏愛兒子唄。 老祖宗,母親不喜歡我,探丫頭今后都跟著您過?!?/br> 賈母笑嘻嘻的:“好好好?!?/br> 張氏也道:“探丫頭真可憐,明兒給大伯母做個干女兒。 你二jiejie那院子正好也有你的房間,拾掇拾掇就能住人?!?/br> 探春嘴巴蜜糖一樣,加上張氏與王氏的關系緩和,完全不似當初元春在府里,上趕著親熱,卻要受些夾板氣。 張氏這幾年,甭管是金的、銀的、玉的首飾,只要迎春有,探春就有,很是疼愛探春。 迎春出嫁后沒有用完的金玉首飾,都給她蕙姐兒、萱姐兒、蘭姐兒平分了。 并不分親生叔伯。 王氏對上張氏,也是無話可說。 早年的一點恩仇都煙消云散了。 雖然王氏不知道張氏如何轉變這樣大。 但是,張氏肯俯就,還愿意疼愛她的兒孫。 尤其是王家牽扯附逆,張家不僅沒有落井下石,還幫著斡旋。 她再別扭就不是人了,也學著張氏疼愛迎春與蕙姐兒。 每年還給賈琮兩口子與孩子送年禮。 母親與伯母還有隔壁的叔伯嬸娘好的親姐妹一樣。 小花精也很高興。 楊氏有一點不開心,私下詢問小花精:“外面傳說,皇宮有生子秘方,可屬實呢?” 賈蓉的媳婦成親五年了,至今沒有一男半女。 小花精不由看向母親王氏:“母親不是有湯方?” 王氏臉一紅:“什么好湯方啊,你舅舅家也是子嗣稀薄,王仁一個夫人,三個小妾都沒動靜,我哪里好拿出來顯擺嘛?!?/br> 楊氏聞言看著王氏:“這就是meimei不對了,不說咱們是妯娌,還有自幼的情分呢?” 惜春這個時候說道:“我看侄媳婦沒有問題,蓉兒身子有些單薄?!?/br> 賈母張氏楊氏王氏都看著惜春。 惜春扁嘴:“人家可不是胡說,安太醫教導人家看脈案呢。侄兒媳婦血脈充沛得很呢?!?/br> 楊氏忙問:“蓉兒呢?” 惜春扁嘴:“我哪里抓得住他啊。 他給我請安都是遠遠的彎個腿,話都不說完就跑了?!?/br> 楊氏哼道:“還不是你愛嘲諷侄兒,寫字不如你這個四姑姑好看,弓馬騎射不如二姑姑三姑姑,還說他不如堂妹。 蕙兒才十歲,你拿蕙兒跟他比,罵他是爛泥。 蓉哥媳婦都娶了,他不要臉???” 第255章 惜春雖跟迎春探春姐妹情深, 心里還是有比較:榮府這邊賈瑚賈璉賈琮賈珠個個成才。 寶玉讀書不成,詩才了得,在國子監有才子的名號。 反觀寧府, 真是人才凋零。哥哥賈珍不必提了, 侄子中一個嫡出的賈蓉,一個近枝堂侄賈薔,都不成器。 賈蓉不好好讀書,練功怕苦, 哪兒哪兒都不成。 賈薔成天跟一些唱戲的糾纏在一起, 寫戲票戲。 惜春在府里受寵,見了不成器的侄子可不得教訓幾句。 惜春這個心思還不好暴露,也只能低頭道:“母親護著他,下回不說他就是了?!?/br> 話題回到賈蓉為何不能生育呢? 楊氏做恍然狀:“我這心里一直怕提這事, 誰知他出生的時候還是留下病根兒?!?/br> 賈母張氏王氏都懂這話, 只有元春姐妹不懂。 賈母解釋:“蓉哥兒的母親頭一回被姨娘設計, 早產生育,蓉哥兒不足七個月落胎,堆山填海的銀子才把他養成器, 第二次就出事了?!?/br> 說著話又看探春惜春:“你們母親給你們說后院的手段,不是要你們害人, 咱們也不能被人家害了?!?/br> 探春惜春同時給各自的母親行禮:“母親恕罪?!?/br> 賈母看著張氏王氏:“蕙姐兒、萱姐兒、蘭姐兒也都懂事了, 陽春白雪固然好,后宅的事情該知道的都要知道?!?/br> 上皇大祥。 今年除夕的菜色比往年多了些花樣。 孫子輩宗室都脫了孝服, 擺在慈寧宮的年宴十分熱鬧。 原本誥命賜, 應在坤寧宮舉辦。 小花精卻力主在慈寧宮設宴。 一來是大月朝仁孝治國, 二來小花精愿意給太后娘娘這份體面。 別以為皇太后就能榮華富貴, 若是不得帝后敬重的太后, 就是個守寡隔離的老太太。 太后娘娘如今的榮寵,可說都是小花精替她掙來。 太后對上賈母那是格外親熱,就跟見到嫡親姐妹一般親熱。 太后娘娘對于榮府的家教贊不絕口:“瑗兒做皇后是本宮的福氣,是朝廷的福氣,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榮府好家教?!?/br> 榮府女眷的就座緊挨著太后與皇后,君臣親家一家親,握手言歡,笑得真心實意。 酒宴上探春與惜春姐妹,成為各府邸老太太太太們爭相打探的存在。 參加年宴的小姑娘不多,以往只有宗室王府,皇后娘家這也是頭一回。 前后守了五年國孝,也實在沒機會。 王氏應酬這一波一波的女眷,看著一群群的誥命,都看不上:她的探春那么單純,去了這樣虎狼之家,如何生存呢? 其實,一群打探的誥命心中也在打鼓:姑娘漂亮且聰明,只是榮府門第太高,幾代主母都厲害,不知道姑娘脾氣好不好? 朝拜的誥命亥時出宮,真正留在宮中守歲吃年夜餃子的只有皇帝的至親。 乾元帝的至親是十四皇子一家。 如今十四還在帝陵守孝,京都只有十四皇子妃。 太后娘娘不喜歡十四一家人,年宴名單上都劃掉十四的王妃英王妃。 因敏太妃不肯出宮,榮親王妃被恩賜帶兒女進宮守歲。 她只有一個獨子水潡不在京都,她也不是好性子,對于那些跟她搶男人的女人生下的兒子,一個沒帶,就帶一個她屋里侍妾生下的小郡主。 郡主才五歲,正是可愛的年紀,打扮的洋娃娃一般。 從小抱給嫡母養育,郡主不認得生母,只認得嫡母。 宮中參政的皇子十三十七,都在養心殿陪伴皇帝,寫福字,然后連同御膳房的點心,一波一波的出宮,賞賜給受寵的王公宗親與大臣。 此刻正是彰顯陛下隆恩的時刻,忙得很。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