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3
其二,你婆婆唆使你夫君無故將你打傷致殘,大月朝律法規定,你有權利要求義絕,律法允許,不在仗責之例。 有這兩不打,你只管上衙門去告狀,誰敢打你就是違法亂紀。 誰也不會為了區區一個小人葬送自己的前途。 不過,如今流落京師的災民歸順天府管轄,你先去順天府告狀,他們若是不受,你再去刑部,或者督察院都可以。 總之有人為你伸冤?!?/br> 張氏愿意去順天府告狀。 小花精回頭就吩咐紫竹,派人護送張氏進京告狀。 張氏帶著三個女兒啟程,小花精這邊回去太極殿。 皇太后已經睡醒,詢問張氏母女。 小花精言稱已經護送進京。 皇太后不愧在宮中經營三十幾年,聞言便知小花精的意圖:“瞞上欺下的東西,這說明西南一條繩上的官員都爛透了,為了升遷竟然瞞報災情,這會子死的人多了才來害怕,晚了?!?/br> 皇太后這邊非常支持小花精的決議,將那些明明有活路卻賣女的人家,逐出南苑,不再對他們提供庇護。 既然有銀子了,自己個買著吃吧。 這一下,就驅逐了大小四十八人家。 這般時候,那些尚不及賣女兒的人家暗自慶幸,收起了賣女兒的心思。 小花精雖然打算收留無家可歸的女童,卻不鼓勵這種遺棄骨rou的事情。 她最終的理想,也是要提高女子的地位。 再不會為了這個目的,而讓更多的女童失去家庭的溫暖。 對于孩子來說,跟著父母生活更為健康幸福,社會也才更加安穩和諧。 同時,對于留下的災民,小花精與皇太后商議之后,給災民提供務工代賑的辦法,讓身體強健的男子砍柴換取一家人的優質飲食。 女子則可以應聘上崗,進針織坊做工,縫制衣衫鞋襪。 砍柴按照斤兩計算酬勞,縫制衣衫按照件數計酬。 南苑接了兵部做軍服的生意,一般都是分給附近的百姓。 這會子正好給災民們一個掙錢的機會。 南苑對于自給自足的家庭,給予吃喝穿戴半價的優待。 災民愿自立的人家吃食也有不同。 參與務工的人員,中午可以免費吃一頓干飯,卻不會扣除工錢。 你不愿意參加以工代賑,也不會餓死,一天三頓稀粥。 少吃少活動,也能保命。 參加以工代賑,則可以在保證一家人吃好吃飽,還能攢下一半的工錢。 無論你一家吃了多少,惠民署都會返回一半工錢,給愿以工代賑的人家。 這個方式就是為了獎勤罰懶,調動災民的積極性。 畢竟你是人不是豬。 今后的人生,還要自己努力才會過上好日子。 翌日,皇太后這邊安排已定,小花精留下胡娟,再有三十名女侍衛貼身保護皇太后。 紫蘇則作為金簪與南苑的聯絡,把被賣女童買下,送進南苑安身。 小花精沒有把女童還給賣女兒的人家。 一次買女嘗到甜頭,還會繼續喝血。 小花精讓把這些賣女的人家登基造冊,呈送順天府,對他們進行必要懲罰。 返鄉路費不會再發放給這些人家。 既然有錢了,就別浪費朝廷賑災銀子。 小花精回到京都,順天府已經翻車了。 順天府尹余關,拒絕了張氏的狀紙,借口就是讓張氏回返原籍告狀。 這邊順天府尹拒絕受理,紫竹轉身就把人送去刑部衙門 ,敲了鳴冤鼓。 順天府沒有見過皇太后的女衛,那日護送皇太后出城,他沒參加。 刑部尚書卻是見過女衛。 朝堂上乾元帝因為有人攻擊后宮女衛被罷職,刑部哪里敢怠慢,忙著吩咐把告狀人帶進去。問明白始末,竟是受了皇后娘娘指點前來伸冤。 他留下張氏母女,派衙役捉拿汪家三口上堂質對。 小花精的鳳攆回城,張家的案子已經結了:判定張氏休夫成立,汪華盡身除族。 而且,汪家賠償汪母與汪英所費的銀子。 汪家添置的五十畝良田,再有賣掉三個孫女的銀子,判給張氏。 汪英身為童生,吃喝嫖賭,不忠不孝不慈,聽任母親買侄女替自己積攢學費,簡直斯文掃地。革除童生功名,取消科舉資格,終身不得科舉做官。 汪婆子因為是長輩,賣了孫女雖然不慈,律法對此并無懲罰律令。 故而,被尚書申斥一頓,當庭釋放。 汪婆子卻誤判了情勢,當庭撒潑,咒罵媳婦,被尚書判了個咆哮公堂之罪。 原本要打四十大板,考慮她年紀老邁,改而掌嘴二十。 衙門掌嘴可不是用rou掌,而是那種家法的竹板子。 噼里啪啦之后,汪婆子成了豬腦袋,一嘴牙齒全部作廢。 而且,刑部尚書因此得知,山西甘肅兩地的官員竟然隱瞞災情不報,為了自己的考評優良,不顧百姓死活。 他不敢隱瞞,稟奏陛下。 乾元帝頓時大怒,當即派遣三百錦衣衛奔赴三地,與三王回合,查清楚災□□宜。 小十六押回來的人牙子老鴇子,卻是直接送進了錦衣衛衙門。 錦衣衛管著皇宮的安危,有人大不敬,正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錦衣衛審理案件,可是比刑部兇殘。 上堂來,男人打板子,女人上夾板。 別看這些人視人命為兒戲,自己挨打,那是一刻也忍不住。一堂沒過完,就招了。 人牙子呢,就是想乘難發財,平日沒人管也罷了,今日撞在槍口上,那就是居心不良,逼良為奴。 皇太后皇后娘娘,順天府,各位公卿世家的粥棚,都開著。你就去教唆人家賣兒賣女。 得了,既然這般不仁不義,喜歡逼良為奴,那就自己嘗嘗滋味。 這些個想要發國難財的人牙子被發配漠北,成為漠北將軍手下奴婢。 牙行被查抄。 老鴇子喜歡逼良為娼,那就給你沒入教坊司,嘗嘗做女支子的味道。 妓院查抄。 所有查抄而來的財產,歸入惠民署,用于救助災民。 這還不算完,另外還有驚擾鳳駕之罪,原本應該斬首示眾。 皇太后慈悲,改為黥面,以儆效尤。 老鴇子被黥面之后再罰沒教坊司,成為最為下等的女支子。 對于那些膽敢以鳳字命名青樓的刁民,那就不是黥面罰沒教坊司。 首先收入錦衣衛衙門,然后一堂一堂的審查,務必把母后老板追查出來為止。 一般的在京都混生活的老鴇子,借她十個膽子也不敢如此犯上作亂。 還別說,在錦衣衛與十三十五的共同努力之下,真的揪出來了幕后黑手。 這人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