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同時出現多個人死亡,院長難辭其咎——而那個平時看上去還勉強算慈眉善目的男人在責任面前是個徹頭徹尾的人渣,一面是十幾條要他負責的人命,一面是帶著錢離開的康莊大道。 他很快做出了決定。 不過,幸而這個人渣的運氣不好——他連夜坐長途車離開那座小城的時候,長途車在荒郊野外遇上了搶劫的,司機被劫匪毆打侮辱,卻沒有人出手相救,悲憤交加之下,他用最后一口氣踩死了油門,將長途車開下了海邊的懸崖。 全車無一生還。 院長死的干干凈凈,倒是那個給他們介紹“生意”的于老師不知為什么沒有徹底放棄她們,也許是因為她們的癥狀還有研究價值,他不知怎么cao作的,很快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試藥的藥廠并不想為這起事故負責,但是另一對做醫藥生意的華裔夫婦很同情這些孩子的遭遇,他們希望前來考察,分批次負擔幾個孩子的治療費用。 海外華僑歸國做公益在當年來講,是一件轟動的大事,這個海濱小城的官、員也很快被驚動了,很快這起“考察”就成了行——這就是嚴修筠和傅修遠看到的那張慰問照片了。 他們夫婦來福利院考察,聽從和他們同行的醫生的意見,決定優先救治三個病情較重的女孩兒,而其他女孩兒,要繼續等待肝、源捐贈。 這三個女孩兒中,沒有吳雅蘭。而一種即將死亡的恐慌,很快籠罩了她——等待肝、源捐贈,這在那時的她看來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將自己的一部分切下來救另一個人呢?這個等待要等待多久?如果……她一直等不來呢? 那三個女孩兒得知自己被選中的時候,臉上連病氣都是歡天喜地的,求得生存的歡喜讓她們沒有看到遠遠站在角落里的吳雅蘭,那雙怨毒的眼睛。 那時候的吳雅蘭看起來非常平靜。 她沒有哭,也沒有鬧,甚至比起其他落選的女孩兒顯而易見的委屈和失落,她連失望都沒有露出來。 她只是看起來非常安靜地“接受”了這一切。 沒有人知道,她其實想起的是少年轉身離去時的背影。 她憑什么每次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呢? 她又憑什么每次都要接受別人安排好的命運呢? 她要活下去!她這次就要那個已經準備好救人的肝、臟! 既然“幸運”這種東西并不肯降臨于她,那么……她就自己選擇一下“幸運”。 那是一場大火……吳雅蘭至今記得自己冷靜地站在院子里,看那火光把那監獄一樣的老舊教堂燒成了煉獄。 院長已經逃跑、沒有人照顧的孤兒院里只有一群驚慌失措又病著的孩子,他們求生無路,沒有人活下來。 除了吳雅蘭。 “獲救”的時候,她抱著膝蓋,一言不發地抱臂蹲在空地前。 冷汗將她的頭發完全浸濕了,她不哭也不說話,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玩偶——所有人都說她是嚇壞了。 火焰熄滅,燒焦的痕跡混著泥水,將那座原本由神明守護的教堂變成了一座廢墟,她與那座廢墟漸行漸遠,強迫那抹煙黑在記憶里完全失去了顏色。 那起事故調查的結論是老煤油燈失控,引燃了房間。 火災不了了之,沒有人懷疑吳雅蘭。 畢竟,這樣的災難前,誰會懷疑一個病入膏肓、又嚇壞了的孩子呢? 沒有人因為她的“不呼救”而譴責她,只有她自己知道,這場慘絕人寰的大火里發生了什么——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她能一眼看穿布蘭迪·帕利斯卡在當年的火災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跨越多年的時光,她看到布蘭迪·帕利斯卡的檔案時,只是突然之間看到了另一個拼命求得生存的自己,她本來想找人干脆的做掉他,卻因為這個火災,她讓他活了下來。 雖然現在,她已經后悔于自己因“惺惺相惜”而產生的一念之仁。 但是她不后悔制造那場大火,而也是這場大火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機會,都是人自己爭取的。 當年,她從醫院里醒來的時候,吳雅蘭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那個資助計劃仍然進行了,她成為了唯一受到治療的女孩兒,順利移植了肝、臟,順利活了下來。 那對夫婦同情她的遭遇,決定給她更多的資助,讓她可以讀書……她拼命抓住這個機會,然后,利用這個“救命之恩”的契機不斷接近對方,成功做了那個華裔富商的情人。 這個富商,便是日后聲名赫赫的“藥業大王”傅耀康。 和傅耀康的關系讓她的人生全面進入了另一個平臺,她開始接觸藥業生意,在傅耀康和嚴書音因為生意而理念不合的時候,她也在其中替傅耀康打理一些不能被嚴書音知曉的事。 財富、金錢、上流社交圈……這些她小時候想都不敢想的另一個世界,在歡欣鼓舞地向她招手,迫不及待般地迎接她的加入。 而有了這些,她才終于覺得人生除了苦澀,其實還有別的滋味。 而這個時候,一件事喚起了她一點久遠的記憶。 一個叫于敏達的大學教授,因為進行違規實驗,被學校處分,郁郁寡歡。此人是個天才,并不甘心如此消沉下去,想要出國另尋出路,被相熟的人輾轉介紹到了吳雅蘭面前。 吳雅蘭確實是動了心思的——她本身并不是一個科研人員,不具備藥物研發的能力,傅耀康只是拿她當一個記著另一筆賬的會計,但是在公司的發展上,他還是更倚重自己的發妻。吳雅蘭想要在這種局面中給自己多一點保障,那她就必須要具備和嚴書音競爭的能力。 她自己沒有科研實力,就必須借助一個可靠又能力突出的人,獲得這樣的能力。 而她一見到于敏達,就知道這個“可靠的人選”被送到了自己的眼前——世事無巧不成書,這個落魄的天才,竟然就是當年給福利院院長介紹試藥生意的那個于老師。 人的情緒十分復雜而微妙,她記恨著拋棄自己的家人,記恨著貪財忘義的院長,甚至記恨著當年讓她“落選”的傅耀康夫婦,不惜要親自去戳破他們恩愛圓滿來作為報復。 可是她居然并不很記恨于敏達,甚至有幾分感激這個科研瘋子——感激他的到來,給了自己幾年還算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