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
的孩子,運氣不會差。 玉榮就想著的,有哥哥們的寵愛與照顧。 想來逸哥兒將來的運氣一定很棒。畢竟,他還有一個當皇帝的親爹,當皇后的親娘。 “五弟?!?/br> 司馬賢也是招呼了一聲。 司馬賢瞧著四弟、五弟玩了一起。 他倒是覺得四弟有童心。 這不,四弟可比五弟大了六歲。 這二人能玩一起,還不說明了四弟的童心嗎? 逗了逸哥兒。 玉榮瞧著禮哥兒,倒是心中一聲嘆息。 如果禮哥兒會講話,那就是完美了。 可轉念一想,世間又哪有那般多的完美? 她能有目前的一切。 已經是汲汲經營。 往后,哪怕是為了三個孩子,她都當更加的努力奮進。 在皇后這等位置。 那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而她是沒的退。 也不敢退。 她退了,她的孩子們怎么辦? 她是中宮皇后。 中宮嫡子不能上位。 一個庶出的皇子做太子,一旦當了皇帝,他會不把嫡出的兄弟們,當了眼中釘、rou中刺? 別相信什么孝悌之情。 皇家不興這個。 皇家相信的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想一想正統帝的兄弟們。 太宗生九子。夭折兩個。其余七子,后來如何? 玉榮已經得了最新的消息。 在皇陵守著的那一位正統帝的兄長啊,聽說是病了。 病了又如何? 一個廢庶人。 想是皇帝的心中,恨不能其病逝吧? 玉榮有些猜測的。 至于那一位廢庶人啊,病逝也罷,熬過來也罷。 他注定沒前途。 從正統帝的身上。 玉榮只看到了一件事情,那便是皇家的親情淡薄。 在權利面前,父子算什么?兄弟算什么? 皇權至高。 其余的,自然就是靠后了。 “母后?!?/br> 司馬賢喚了一聲。 “哦,賢哥兒,有事嗎?” 玉榮笑問道。 “瞧著母后似乎在思量了事情?!彼抉R賢說道。 “一時分神,母后是想到了豐收祭的事情?!?/br> 玉榮沒什么想瞞了兒子的。 有些事情,他們總會知道的。還不如她講一講呢。 “豐收祭?!?/br> 司馬賢聽了一些風聲。 可從母后的嘴里聽說事情原由,自然更有好奇。 便是一直逗了弟弟的禮哥兒,這時候,也是支起了耳朵,想聽一個清楚。 “往年的豐收祭。你們父皇主持道祭,宗親主持亞祭,宰輔主持三祭。這一回,你們父皇指定讓母后主持亞祭?!?/br> 玉榮說的淡然。 “真的嗎?” 司馬賢當然是高興的。 這說明什么? 只能說明了父皇在意母后。 在皇宮里,司馬賢和弟弟司馬禮都是被恭維著,被捧著長大的。 哪怕是小時候,司馬賢在壽康宮里,那也是沒哪一個奴才敢輕待了半分。畢竟,皇太后也是盯得緊緊的。 可以說,皇家的生活,司馬賢一直活在了耀眼的光環中。 至于司馬禮? 司馬禮則是小小的沉默。他不能講話,可他不傻。 他也是轉了心思,思考起這事情來。 司馬禮小時候與兄長不同的。 因為啞疾,司馬禮是有自卑的。 哪怕身邊的奴才們,都是捧了這一位皇子。 可一些同情的目光,是刺眼的。 別人的憐憫,讓司馬禮很不喜的。 畢竟,他亦是一位驕傲的皇子。 進學后。 司馬禮是哥哥的小尾巴。 他習慣了與哥哥一起。 若哥哥是太陽,那他呢,不是月亮,而是太陽落下后,才會被人注意到的星星。 不耀眼,也不引人注意了。 可他也是在努力的發出了自己的光芒。 很溫柔的一個孩子呢。 司馬禮一直努力的做著一個討人喜歡的,也是安靜的好孩子。 至于上進? 司馬禮的功課也是不差的。 學文方面,他與哥哥司馬賢是差不多的。 至于習武,這方面司馬禮倒是落后了哥哥司馬賢。畢竟,司馬賢比弟弟大一歲。這年長了,身體的底子還是有優勢的。 可以說,司馬禮是一個隱藏的天才。 若不是有一個完美的哥哥頂在前面。他的聰慧,也一定會被人注意到的。 可偏偏司馬賢頂在了前面。 于是,一人耀眼了,一人自然就被呼視了光芒。 “此事已經交由欽天監合了吉日,自然做不得假?!庇駱s肯定了回了話。 “賢哥兒、禮哥兒、母后主持豐收祭,這是一個開始?!?/br> 玉榮提醒了兩個孩子。 “你們父皇有意讓母后以此為例,來年的春祭,來年的豐收祭,都會成為定例?!庇駱s說的認真。 司馬賢、司馬禮也是聽得認真。 “母后,您是怕……” 司馬賢遲疑了一下,說道:“怕皇兄會心生不滿,與我們兄弟起爭執嗎?” 玉榮點點頭。 “你們兄弟倆的性情,母后是了解的,都是好脾氣的孩子?!庇駱s夸了兩個孩子。 “可你們年少,母后是中宮皇后,你們本身就是被寵著長大的孩子。母后怕有人挑拔。你們與你們皇兄的關系?!?/br> 玉榮笑著說道。 對于太子玉榮是顧忌的。 可有些話,玉榮說的得隱晦一點兒。 這兩個孩子在玉榮看來,還需要歷練的。 在太子那兒,未嘗不是一種歷練。 溫室出來的花朵,哪能經歷什么風雨? “至于你們皇兄會不會介意這等事情?”玉榮輕輕一笑,說道:“那要你們自己去體會?!?/br> “賢哥兒、禮哥兒,你們是皇子,將來可要在朝堂上辦差的。你們給你們父皇分憂,那要有真能耐。能耐啊,就是一點一點努力學了本事,一點一點的增進?!?/br> 玉榮輕輕點拔了話。 司馬賢、司馬禮兄弟倆,那是各有體會。 “兒子記著母后的話?!?/br> 司馬賢回道。 司馬禮點點頭,表示也是記下了這些話。 午膳。 母子四人一起用。 當然,逸哥兒是單獨的,有他自己的吃食。畢竟,他一個將滿周歲的小嬰兒,吃的是輔食。 午膳后。 賢哥兒、禮哥兒一起告退。 這哥倆離開了坤寧宮。 玉榮瞧著兩個孩子的離開。 她的態度就是一切擱開了。 給兩個孩子的考題,總要慢慢來嘛。 玉榮不急的。 這會子,玉榮是要哄了逸哥兒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