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0
享榮華富貴呢,真是白生了一副青春相貌,半點頭腦也沒有! 起初馮玉貞只是想借蜜蜂毀了那幫人吃飯的營生,誰知那琪官賊心不滅,惦記宮女不說,連娘娘都饞上了,這回總算夜路走多見到鬼,送進暴室打了個臭死,那戲班子也被遠遠趕走,從此再無人知曉她和她娘的舊事。 難怪馮玉貞一臉大仇得報的如釋重負。 夏桐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馮玉貞的心胸,或者說心計,“那帕子也是你藏到他身上的?” “什么帕子,我哪弄得到蔣庶人的手帕?”馮玉貞連連擺手,“他們不就是暗通款曲嗎?” 她倒沒覺得這事另有蹊蹺,雖說琪官會看上蔣碧蘭確實有些不可思議,可在馮玉貞眼中,除她之外,世上其他女人的相貌都在一個檔次,這琪官也只是口味清奇些罷了——沒準他見多了天姿國色,就喜歡臉上長瘡的女人呢? 夏桐:…… * 寧壽宮。 蔣太后看著跪坐在地上的人影,狠狠將一盞茶水砸到她身上,“碧蘭是你的親jiejie,你怎能這樣對她?” 蔣映月任憑滴滴瀝瀝的殘茶浸透衣衫,卻連躲都不躲,只垂首道:“妾只是為家族著想,jiejie的性子,若再放任不管,必定會釀成大禍,倒不如干脆圈住,她收了心,才不會為蔣家帶來麻煩?!?/br> 蔣太后冷笑,“如此說來,這倒是一樁義舉?” “妾不敢,”蔣映月默默盯著地上濕漬,“只是,太后,您希望看到jiejie哪日因魯莽而送掉性命,還是寧愿她安安穩穩了此殘生?于妾而言,只要長姐活著,妾便別無他求?!?/br> 蔣太后便不言語,這件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個圈套,碧蘭還在養傷,哪有心思跟外頭的戲子勾搭成jian?也正因如此,皇帝對外一言不發,對內也只是廢黜了碧蘭的位分,還留她在麟趾宮好好養病,不然,此事哪有這般容易過去? 可對蔣家來說,便等于失去了宮中一個有力后援。 蔣太后復冷笑道:“你趕走碧蘭,不會以為蔣家從此要仰你鼻息了罷?哀家告訴你,你做夢!” 第128章 不像話 面對姑母異樣的怒火, 蔣映月的脾氣卻依然溫柔得沒話說,“太后,您還病著, 需多多調養, 很不該生氣壞了身子?!?/br> 親自奉了一碗藥上前。 蔣太后本想盡數將那碗黑漆漆的藥汁啐道她臉上,可若真如此, 外頭人便都知道蔣家起了內訌, 她斷不能讓人看蔣家的笑話,便只冷冰冰的道:“你放下!哀家自己會喝?!?/br> 她還沒病到動彈不得的地步。 蔣映月露出一個清淺而溫和的笑意,“太后知道保重,便是妾身之福?!?/br> 她看起來和昔年閨中那個柔柔弱弱的庶女并無兩樣, 可蔣太后并不敢輕易相信她了。碧蘭的手帕怎么到了外人手里,除了一貫與她交好的映月,又有誰動得了她的私物? 蔣太后倒不是為她們姐妹之情痛惜——蔣碧蘭對這個庶妹也好不到哪兒去,動輒呼來喝去, 可再怎么, 蔣太后也以為姊妹倆會顧全大局, 而非相互之間舉起屠刀,難道蔣家注定要垮在這一代么? 至于蔣映月……蔣太后根本摸不清這侄女心底在想什么, 更不能放心將蔣家的前程押在她身上, 一把刀若不能完全掌控,便會深受其害。 蔣映月看姑母將那碗藥汁慢慢咽下,知道對方不愿多見自己, 收好碗盞便恭敬告退——似乎她此行的目的就只為伺候太后用藥。 回去之后,侍女方拍著胸口道:“方才可真把奴婢嚇壞了, 娘娘您怎么能跟太后頂嘴呢, 還老實將這事認下了?” 現在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議, 更絕的是太后盡管聲色俱厲,卻也沒什么實質性的處罰,真是有驚無險。 蔣映月淡淡道:“我不說,太后難道不會自己去查,難道你以為東窗事發會更好?” 現在她坦坦蕩蕩認下來,太后反而不能將她怎么樣,還會幫她瞞住娘家那邊——蔣家如今就她這么一個尚在宮中的女兒,蔣碧蘭已經是棄子了,難道她還能出事? 侍女著實佩服,自家小姐將寧壽宮那位的心思摸得透徹,說到底,蔣太后也不過是個色厲內荏的老婆子,即使從前有幾分智慧,可多年的富貴生活早已讓她變得遲鈍——蔣家那位大夫人就更不消說了。 想到小姐從前在蔣家經歷的重重苦楚,侍女也覺得快意,她是伴著蔣映月長大的,眼睜睜看著蔣映月母女在大夫人手底遭到多少迫害,就連杜姨娘后來死了,大夫人對她都沒有半分憐惜,遑論掉一滴眼淚——蔣老爺或許有過,可他是個生來的偽君子,即使明知夫人有錯,為了蔣家百年名聲著想,依舊會極力描補,關起門來,照樣是個和睦無間的大家族,什么陰私鬼祟都不存在。 母債女償,蔣碧蘭這位大小姐自然也算不上全然無辜,不過,侍女還是有些擔心,“娘娘,今后咱們的路該怎么走???” 已經跟太后撕破了臉,太后縱使不追究,可會不會幫自家小姐卻很難說;至于蔣家——大夫人畢竟還沒過身呢,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她對蔣家的影響力何止一點半點。 自家小姐看似安安穩穩走到現在,其實每一步都如水上浮舟,少有不慎都可能萬劫不復。 侍女認命地嘆道:“太后也只能保您做個淑妃,想更進一步,卻非得陛下點頭不可,何況,這個淑妃坐不坐得穩都是兩說呢!” 蔣碧蘭從前還是風光無限的貴妃呢,不也照樣跌下來了么?只有關雎宮那位,跟撞了大運似的,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出來,自個兒也牢牢坐穩后宮頭一把交椅,簡直人比人氣死人。 蔣映月微微出著神。 她想她明白皇帝的意思,這位陛下眼中只看得見兩種人,一種是能討他喜歡的,一種是他覺得有用的。李蜜會種辣椒、制玻璃,馮玉貞懂美顏養肌,她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創造價值,所以皇帝才將她們提拔至婕妤之位,有什么賞賜也會分點給她們,這是他的御人之道;溫德妃與徐賢妃雖身無長技,但家世不錯,性情亦有可取之處,因此當初皇帝抬舉她們,為的就是跟太后與蔣家分庭抗禮。 可他所做的這些,終究不過是在為夏桐鋪路而已。當皇后的需要于國有功,李氏馮氏都經她所發掘,自然算她的功績;還得品德出眾,力壓群雄,溫氏徐氏與她交好,便是賢名的最佳表示,至于其他那些碌碌無為的庸人,不過是她的陪襯而已;至于子嗣,家世,就更不消說了,皇長子便能保她一世榮華富貴,何況,皇帝不也封了她母親為三品淑人么?夏家的地位正在漸漸水漲船高,縱使不能與蔣家匹敵,成為京中舉足輕重的勛貴亦是遲早之事。 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