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6
書迷正在閱讀:818我的神經病金主跟他的智障小伙伴、國民男神他私聯站哥、總裁說他遲早藥完、師尊今天也在艱難求生[穿書]、鵝子,等mama捧你!、回頭草、我想看看藍天磊、(劍三)沉舟(H)、不負如來不負君、執愛(雙性受)(H)
?!?/br> 聽說周王姬的未婚夫乃西楚霸王項羽,這西楚霸王作戰勇猛,擁兵四十萬之眾,中原不同與他們草原,太古板,還有這么一句話,奪妻之仇不共戴天,他們如今還要對西域之地用兵,冒然與中原結下生死仇恨,不劃算。 禮法?每次聽到這話,匈奴大臣的心情都頗為復雜難言。 但這次冒頓的一個“也”字,更叫大臣們心驚。 大臣們低垂著頭,不敢多言,看來容貌太盛的周王姬讓單于想到了頭曼單于的閼氏。 頭曼單于的閼氏也是生得花容月貌,身形曼妙有致,極得頭曼單于的喜愛,愛屋及烏,頭曼單于對那閼氏生下的小兒子也極是愛寵,甚至想要將王位傳給那小兒子。 為此,頭曼單于假意與月氏談和,并且將當時的太子冒頓單于送到了月氏當人質以表誠意,然而,就在冒頓單于到達了月氏之后,頭曼單于卻發兵急攻月氏,兩國交戰,身為質子的人都會被第一個拉出來殺了祭旗,頭曼單于此舉分明是要借月氏的手殺了冒頓單于,從而給他的小兒子讓位啊。 但是誰能想到當時才不過二十四五歲的冒頓單于能早早的察覺到了不對,甚至順利的逃回了匈奴。 草原上強者為尊,也因為冒頓單于能順利的逃回匈奴,頭曼單于認可了他的勇猛,所以打消了讓小兒子繼位的念頭,并且給了冒頓單于一萬騎兵,有意培養他。 但是頭曼單于改了主意,冒頓單于卻沒有既往不咎的打算,他最后用那一萬騎兵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冒頓單于不僅狡黠敏感,心思深沉善于偽裝,而且勇猛善戰,又嗜血記仇,他真真是草原上的狼王。 前頭提議的大臣看著自己的腳尖,為自己的會錯意小心的吞咽了一口口水,有如此經歷,也難怪單于不重女色,前頭鳴鏑弒父時他射殺了自己當是時最為寵愛的妻子,后來上位,東胡索要他當時最寵愛的閼氏,他也是半點沒有遲疑猶豫的就送了。 自己真是想岔了,還以為單于近來沒有對外用兵的計劃,又格外關注周地之事,是對那周王姬有什么心思呢。 就新合約之事,周地一撥一撥的往匈奴派使者,僵持了好幾日,冒頓甚至都選好了下一個要攻打的西域小國,還是沒有談出個結果,就是酈食其所言,冒頓是不可能用仁義禮信說服的。 被擾得煩了,冒頓直接下令燒掉九原半座城,然后當日,新合約的文書就送到了冒頓手邊,冒頓隨意的蓋了大印,收了周地手來的食鹽,便開始全力準備起西征之事。 匈奴鐵騎銳利,冒頓領兵一路西征,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志得意滿之時,也沒忘了鄰國的周王姬,冒頓對左右道:“咱們打了這么久,刀也鈍了,箭矢也不夠用了,聽說周王姬手下有一冶鑄作坊,便請周王姬給咱們送些武器弓箭來吧?!?/br> 左右會意,笑呵呵的去安排了。 “欺人太甚!”武器不同于財物,太敏感了,哪怕匈奴言明是為了西征所用,并沒有南侵的意思,但匈奴的話能信嗎?若是能信,為何第二份合約簽了不過兩月,匈奴又加了新的要求? 酈食其氣得渾身發抖,他看向堂中主和的眾臣,希望能看到大家同仇敵愾,然而他失望了,原本主和的大臣依舊默然,甚至有些原本主戰的臣子見王姬兩次妥協后,也喪氣般不再言語。 反正至差,上郡有長城,有二十余萬大軍,是完全無虞的,王姬舍不下九原的百姓,除了答應匈奴的條件,還有什么辦法呢。 但這一次,前頭保持沉默的左丞相張良站了起身,酈食其長長的舒了口氣,這次不同于上次,這次他們是有備而來,必定能叫王姬改了主意。 張良呈上一摞厚厚的折子,“這是九原百姓的民心,臣請王姬御覽?!?/br> 周寧打開折子看了一眼,合上后,放回托盤里,對張良頷首道:“丞相有心了?!庇謱εe著托盤的近衛道:“將這些分給諸位大臣看看?!?/br> 折子有很多,堂中的大臣幾乎人手領了一冊,大臣們疑惑的把折子拉開,上面的筆墨不多,只有寥寥數語,“吾等知王姬愛民,然匈奴負約無信,九原為周國之地,吾等思歸久矣,為大事計,懇請王姬用兵,吾等皆愿為王姬馬前卒,雖死不退不悔!”然后便是滿紙大大小小的簽名和紅指印。 簽名的是識字的人,按指印的是不識字的人,這代表了不同階層的平民百姓,也代表了用兵是平民百姓的一致訴求。 這……怎么會?! 主和的大臣來回張望著身旁人手里的折子,居然都是請戰的,并且簽名和指印好像都不同,“竟有……這么多嗎?” 九原的百姓們怎么想的,這四個月來不是好好的嗎?上郡的百姓也只是匈奴要求增加條件的時候不舒服了一陣子,過了也都好了呀。 是啊,生活在周寧統治下的上郡百姓雖然因為要進貢而覺得屈辱,但因為他們的日子整體是在慢慢變好,所以時間久了,他們大多也就沒有什么激烈的情緒了,但是九原郡的百姓不同。 他們生活在匈奴的統治下,但他們得不到匈奴人的承認,自己也無法接受異族,他們的日子很艱難,原本每日的苦難叫他們難熬,但熬久了,熬到人麻木了,其實也沒有那么痛苦了,但偏偏還有每月一次的上郡進貢這樣的大型愛國主義教育,于是每時每刻的苦難都只會加深他們回歸周國的強烈愿望,叫他們一刻也忘不了。 張良淡聲道:“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一些外因,我們無法接觸到所有九原百姓,但就我們接觸到的,并且在請戰書上簽字按印的,已經超過了九原所有百姓的六成?!?/br> 眾大臣的議論聲為之一靜。 眾人隱隱知道有什么要變了,王姬最在意百姓的利益,也因此才對匈奴處處退讓,可如今是九原的百姓拋卻生死,主動說要戰。 那么,王姬會應嗎? 但事情還沒結束,盼從袖子中抽出一本冊子,起身道:“這是兩個作坊工匠的請戰書,請王姬御覽?!?/br> 酈食其緊隨其后,“這是上郡行商主事者聯名提請的請戰書,請王姬御覽?!?/br> 上郡父老顫顫巍巍的起身道:“這是各處亭長代各亭百姓提請的請戰書,請王姬御覽?!?/br> 黑和望道:“這是各軍政委代士兵們提請的請戰書,請王姬御覽?!?/br> 喜起身道:“這是我國的各項物資儲備明細,每月的進項和出項明細,存量豐富充沛,進項穩定繁多,不懼一戰,請王姬過目?!?/br> 主張議和的大臣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現在他們面對的不是同為臣子的同僚,而是軍心、民意,是全體周國人的意志! 而且喜的話分明在告訴他們,他們已經有了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