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
當時在菲利打拼的許多華人都受到過他的幫助。并且他還出資主倡,建立起當時全美的第一個華人聯合自強會,這個組織一直發展到現在。不過后來出于許多考慮,將霍璋祚的名字從創始人名單上移除了。但至今為止,霍氏家族都是華強會最大的贊助人。而霍璋祚本人,從青年時代起就對藝術和設計興趣濃厚,但囿于家族責任,不能夠放飛自我。直到霍啟明漸漸接手從而得以頤養天年之后,就開始拿自己的房子開刀。這棟小別墅最開始是由霍璋祚在賓大讀書時的一個朋友為他設計的,被霍璋祚改了許多次,改出了很多問題。結構師最后都不放心了,每兩個月就要來做一次安全性檢查。他的那位朋友也早就是蜚聲國際的華人建筑大師,對此一直耿耿于懷,有一次干脆對他說“不如拆掉重建好了”。霍璋祚就真的把房子推倒重建了,并且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設計。有很多地方,結構上面一開始根本沒法實現,他親自和結構師溝通,甚至自學結構力學,模仿賴特在約翰遜制蠟公司辦公總部大樓的設計,提出了現在他們看到的屋頂支撐的構想,最后又花了很多財力物力,終于實現了。據說霍璋祚還將這個支撐結構送去歐洲的一個力學實驗室進行荷載穩定性極限測試,之后拿著測試證明申請了專利。不過申請似乎沒有通過?當然從來沒有人拿這個去向他求證過。他們到達的時候霍璋祚恰好不在。宋女士有點暈機,一到家就上樓休息。雪梨市華人圈子很大,霍璋祚昨天和一位朋友去海釣,要今晚才能回來。霍啟東得知后點點頭,也沒有讓管家聯系父親,自己在家里休息了一會,就換好衣服出門了。宋譽萊則非常歡樂,拉著霍譽非陪她四處逛一逛。先去了雪梨大學,宋譽萊有考慮來這邊讀書。相對而言雪梨市這邊的華人文化圈還是相當繁華,雪梨大學里就有很多華人面孔。霍譽非和宋譽萊一邊四處走動,一邊隨意聊天。霍譽非問她:“真的打算要在這邊讀書了嗎?”“我不喜歡美國,也不愿意去歐洲,選擇的范圍就非常小了?!敝劣谌毡?,從來都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其實早年,霍氏和日本的合作還是非常密切的。但霍璋祚年輕的時候算是“進步青年”,放在現在是“憤青”,對日本有著一些種族主義的“偏見”,在接手霍氏之后,和日本方面的合作幾乎完全斷掉。當然這也有當時歷史環境的原因在內。不過到了霍啟明,情況就有所改變。和日本方面漸漸開展了許多重要業務。但更小一輩,像是霍玉博、霍譽守、宋譽萊,從小在霍璋祚身邊長大,都被霍璋祚灌輸了不少“種族主義”的思想?;魡|后來發現父親竟然給才幾歲的小孩子一本正經的講這些,都有點哭笑不得。霍譽非想到點什么,問宋譽萊:“你不是明年就要畢業了嗎?那么你的小男友呢?”他說到男朋友的時候語氣有一點調侃,有一點隨意。宋譽萊糾正道:“譽非,不要這樣說?!?/br>霍譽非嘴角天然帶笑:“怎么,我說了什么不對的么?”宋譽萊說:“尹哲是我的男朋友,你應該更尊重他一點?!?/br>霍譽非馬上說:“那么顧騁也是我的男朋友,我也希望你能尊重他?!?/br>他們都知道霍譽非說的是宋譽萊對顧騁的態度。雖然看起來很禮貌,很客氣,但其實一點都沒有放在眼里。宋譽萊為自己辯解:“我從來都沒有反對過你的事?!?/br>她停頓了幾秒,斜睨著眼睛笑道:“當然我也沒有反對的資格?!?/br>她這句話本來是以退為進,帶著點撒嬌的,沒想到霍譽非沉默了一會,笑著點點頭說:“確實?!?/br>來來往往的學生從他們身邊穿梭而過。宋譽萊先是詫異的說不出話,緊接著就有點傷心了:“譽非,你是不是一直都沒有原諒過我和大哥?!?/br>霍譽非目光飄向雪梨大學鐘樓尖尖的塔頂,然后是明凈深遠的天空。他平日里玩世不恭的語氣里,終于有了點小認真:“姐,你不要這樣說,你和大哥從來就沒有對不起過我,我很愛你們的?!?/br>霍譽非重新把視線投注在了宋譽萊身上:“但是姐,我也很愛顧騁,就像是愛我自己一樣。他對我很重要,甚至有時候比我自己更重要。所以,姐,你能夠像是對待我一樣對待他嗎?”他們的談話到此為止。兩個人回到霍璋祚那座位于貝爾維尤山下的房子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淡了。深色的海面在暗淡的天色之下顯得影影綽綽,偶爾吹起小風,就能掀起微微的波瀾。霍譽非和宋譽萊下車,朝著亮著暖燈魔法小屋漫步而去。不論多少次來這里,每一次都會有一種推開了魔法世界大門的感覺。他這樣想著就這樣轉過身,一邊倒退著往屋子里走,一邊對宋譽萊說。然后就聽到一個蒼老而不失力量的聲音在他背后響起來,很高興的道:“那就多住幾天!”霍譽非一轉頭,就看到他大哥坐在粗紅色的沙發上,衣服略微有點明顯的皺褶和風塵仆仆,顯然剛剛下飛機。而他的對面,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笑瞇瞇的看向門口的方向。而且他笑瞇瞇的樣子,和霍譽非有點像。第55章豁然開朗霍璋祚今年已經七十五歲了,但除了那頭白發,他精神旺健,言談舉止都具有一種力量感,看起來至少要年輕十幾歲。尤其他的頭發,似乎是特意打理過,根根分明,即使在暖色的燈光下,也顯出一種別致的冷硬?;翳办褡詮摹巴诵荨敝?,大把的精力都花費在了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結識了許多藝術界的朋友。整個人的造型就像是他們所在的這棟建筑一樣,常常煥然一新,同時也非常時尚。這就使得霍璋祚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的沉沉暮氣。他從來不承認自己已經老了。這個一手掌控霍氏家族龐大財富的老者,確實有這樣的底氣和資格。霍氏一族,從霍璋祚的父親開始,就漸漸不再經營具體產業。而霍璋祚則把這種不成文的準則作為家訓傳了下來。這和當時霍氏一族剛剛遷至澳洲,百廢待興,根基不穩的現實息息相關。但這個準則,卻好像為這個龐大家族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資本市場充滿風險又瞬息萬變,但真正善于此道的人,卻能大浪淘金,眨眼間身價便成百倍的膨脹。毋庸置疑,霍氏子弟在這方面有著卓然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