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4
終于將他最擔憂的事情說了出來,便一臉擔憂的看向謝容英。謝容英愣了一會,惱道:“他敢?阿翁與阿兄待他這般好,朕、朕雖對他有些嫌隙,但也不曾真的太過虧待于他,當初他能從蜀地入長安,也多虧了阿爹暗地里的手段……謝遠欠了朕的阿翁、阿爹、阿兄這般多,縱然、縱然朕做了甚么對不起他的事情,他也依舊該對朕效忠,該對朕的天下忠心才是!”謝相不意能聽到這樣的一番話,沉默了好一會,才頗為奇異的看向謝容英,直看得謝容英要變臉,才終于道:“圣人忘了,原本,圣人的阿翁,便是昭寧王的阿翁。且元朔帝臨終前就令昭寧王過繼到文睿帝名下。如今,圣人的阿爹與阿兄,亦是昭寧王的阿爹和阿兄。他與圣人……并不差甚么?!?/br>謝相面容仿佛一下子蒼老了起來,疲憊的起身,對著謝容英微微躬身,道:“老臣年老,又時常生病,將來,怕是不能再在圣人身邊輔佐圣人。只盼圣人能如元朔帝為圣人所取之名,有容人之量,能容天下英才,更如圣人封號,能令天下太平?!?/br>說罷,謝相對著謝容英深深一揖,爾后佝僂著身子,轉身離開了。謝容英愣了好一會,看著謝相已經明顯老邁的背影,沉默著,許久沒有說話。是他錯了么?可是,他哪里有錯?他是天子,是圣人,謝遠能忠心于阿兄,為何不能忠心于他?更何況,他這次令謝遠的長子進京侍奉太后,不也是給了謝遠長子能繼承皇位的機會么?他都如此了,為何謝相還要這般為難?謝容英的病本就沒有好,又想著這謝家子孫眾多,他能選中謝遠的兒子做繼承人,雖是因他相信謝遠聰明,謝遠的長子也是聰明的,將來一定能比他更加適合這個位置,但是,這顯然也是他主動對謝遠讓步,想來,以謝遠的聰明,定然是能明白他的“暗示”,無論如何,只要謝遠的長子送來了,大約那個至情至性的謝遠,定然也就愿意老老實實的給他干活了。謝容英如此想罷,覺得身子虛弱,頭腦也有些混亂,便喚了宮人進來,服侍著他睡下了。昭地。謝遠將許公公還有許公公帶來的幾人都見了個遍,就點了點頭,沒再和許公公攀談,而是將那道圣旨拿走,想了想,轉頭又對招待許公公幾人的將領道:“備上一桌好席面,莫要吝嗇?!?/br>許公公還要推辭,謝遠吩咐完這一句,卻是轉身就走了。那負責招待幾人的將領憐憫的看了許公公幾人一眼,果真轉頭就吩咐了一桌極好的席面——畢竟,斷頭前的最后一頓飯,哪里能不給頓好的?他們主公可不是那等小氣之人!謝遠隨意拿著拿到圣旨,就回了自己的軍帳,然后就看到了小小的謝逸,正嚴肅著一張小臉、端端正正的坐在獸皮毯子上。謝遠一怔,清咳了一聲。謝逸這才抬眼看到了謝遠,爾后立刻就紅了雙眼,“蹬蹬蹬”的就朝著謝遠撲了過來,緊緊抱住了謝遠的大腿。“阿爹,阿逸不要去長安!阿逸不要去侍奉太后!阿逸不要離開阿爹!阿爹,阿爹……嗚嗚嗚……”到底是個還不到三歲的小孩子,雖說謝逸天生聰明,可到底沒有聰明到連失去自己唯一的親人還能淡定的情形。謝遠有些無奈。他自然知曉這個小娃娃究竟有多么依賴他。甚至大約是因著清婉自生下謝逸后,就不肯見謝逸。謝逸身邊侍奉的人就算是再規矩,也少不得說一句那位“秦姨娘”的不是,因此謝逸大約就知道自己不但沒有明面上的娘,連生母也是不待見他的。所以,對小小的謝逸來說,謝遠對他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存在。而謝逸在發現這個阿爹又真的是喜歡他之后,當然是要使勁渾身解數的黏在阿爹身邊了。謝遠輕嘆了口氣,將那道圣旨拿出來,問謝逸認得幾個字了。謝逸抽噎著點了幾個他認得的字,仍舊記得就是這道圣旨要把他弄走的事情,不禁攥緊了小拳頭,用力去捶那道圣旨,奶聲奶氣的道:“它,壞!”謝遠失笑,抱著謝逸道:“那,咱們就燒了這道旨意,如何?”謝逸怔了怔,道:“燒了,阿逸就能留在阿爹身邊?不侍奉太后,侍奉阿爹?”謝遠看了看謝逸矮豆丁的模樣,心道,你才那么一丁點大,你就是有心,又能侍奉得了誰?面上卻還是笑瞇瞇的點了點頭。謝逸立刻就高興了起來。尤其是在看到阿爹讓人拿了火盆來,父子二人一起把那道圣旨給燒成了灰燼。謝逸這才拍著手高興的笑了起來。而定王、敬王等知曉了謝容英想要將謝遠唯一的兒子宣旨送去長安的時候,謝遠已經傳來消息,說是在距離昭地不遠的山林之中,找到了幾具被山匪砍殺的看不出模樣的尸體,至于圣人的親信許公公?抱歉,他根本沒有見到來人;而那道讓他兒子進長安侍奉太后的圣旨?昭寧王只上折子痛斥了這番“胡言亂語”的傳言。“圣人愛惜百姓,太后仁慈和善,如何會令臣膝下唯一子嗣,一兩歲稚童,去侍奉一年邁老人?荒唐至極,荒謬至極,唯有愚蠢陰毒之人,才會將這等污水,潑在圣人與太后身上,令忠臣寒心。臣雖遠在昭地,然,忠心猶在,惟愿圣人與太后嚴查身邊之人,防止jian佞作祟,誤了國之大事?!?/br>這道折子一出,朝堂嘩然。謝容英氣得病情又重了幾番,偏偏他又不能承認,他的那道旨意的確和傳言一樣,就連那些傳言,也是在他發現謝遠似是殺了他派去宣旨的人后,才放出的。謝容英心中氣苦憋悶,病情又如何能好?太后高氏倒是想發作,奈何清婉的祖母洛平大長公主難得出面,直接斥責了太后高氏之前的一些糊涂事,令太后高氏竟是不得不禁閉宮門,在佛前念經,竟是一時之間,不能再鬧出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朝中臣子先前倒不覺得如何,待看到了昭寧王謝遠的折子,心中果真有些發寒——是了,論起忠誠,他們大約還比不得昭寧王,這位圣人連昭寧王唯一的才兩歲的兒子都敢搶去侍奉老太后,如此這般折辱昭寧王,昭寧王豈能服氣?可不就要出那么一招,氣得圣人直接又病了過去。轉過頭來,細細再一想,昭寧王敢如此反抗,可是,若是圣人對付的人是他們,他們又該如何?定、敬二王在收到細作傳來的消息后,先是大笑,隨即收了笑后,神色就尤其復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