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3
楚了。只知阿爹是很有本事的。阿翁在時,也常道能有阿爹這也的兒子,是他一生最驕傲的事情。阿翁也喜歡阿兄,但是,阿兄和朕都知道,在阿翁的孫子輩里,阿翁最喜歡的是……昭寧王,甚至幾度對著昭寧王嘆息,卻不是嘆昭寧王的不務正業,而是嘆息昭寧王為何不是朕的阿爹的孩子。有一次,阿翁有些醉了,曾道昭寧王無論是聰明勁還是脾氣,都像極了阿爹……阿兄在時,也數次說昭寧王聰明絕頂,果斷勇敢,心胸寬闊,能容天下,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謝相眼睜睜看些謝容英臉色復雜的說著這些話,只覺自己的心都要從胸腔里跳出來來。謝容英又回憶了一些從前的事情,嘆道:“朕此生大約不會有兒子了,朕也吃夠了因朕自己的不聰明而無法將國事打理好的苦。既如此……朕自要挑選一個真正聰明的孩子做太子。朕不知謝家其他子孫如何,但是,昭寧王的兒子,定然是好的。且朕彼時賜他的封號是福瑞之瑞,與阿爹的文睿之睿同音,許就是阿爹給朕的提示?這個孩子,便該繼承朕的大統?”謝容英看向謝相,道:“曾叔祖覺得如何?朕已經令許公公帶著圣旨去昭地,以孝順太后之名,將瑞王帶回宮來。想來,只要有許公公的暗示,朕那位名義上的阿兄,定然是會迫不及待將孩子送過來……當然,朕的天下,是不是也會從此安穩下來?”畢竟,孩子都送來了,想來,他的那位遠哥,也就真的愿意心甘情愿的為他“盡忠”了。謝相呼吸一滯,看著自以為做了一件聰明事的謝容英,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第章謝相被謝容英在病中苦心思索出的“計策”氣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哆哆嗦嗦了半晌,謝相瞪著絲毫都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的謝容英看了良久,終于深深呼吸了好幾次,才將心頭的怒火與恨鐵不成鋼全都壓了下去,緩緩開口道:“先帝在時,我等糊涂,以為昭寧王乃是愚忠之人。既是愚忠之人,那么,我等無論如何苛待昭寧王,想來昭寧王都會繼續愚忠下去,對先帝、對朝廷忠心。幸而我等糊涂,先帝卻不糊涂,待昭寧王以至真至誠,二人又素來手足情深,這才使得昭寧王對先帝沒有任何不臣之心?!?/br>謝容英怔怔的看著謝相,似是不明白謝相究竟在說些甚么。謝相見狀閉了閉眼,心中暗自想著,這,就算是最后一次罷。若是真的能點醒這位帝王,說不得,這位新帝的天下還能保住,若是不能……他終究是謝家輩分最高的人,還是謝家族長,至少,他自己嫡脈還有那些不參與奪權的謝家人,還是能保下的。待謝相再次睜開眼時,已然有了決斷。他深深地看著謝容英道:“先帝駕崩之前,曾拉著圣人與昭寧王的手,并未囑咐昭寧王,反而是囑咐圣人當有容人之量,當記得幼時情意,莫要辜負昭寧王,也莫要辜負先帝,圣人可還記得?”謝容英這次只怔楞了片刻,隨即就反駁道:“可是,昭寧王負了朕!是顏相說,昭寧王處心積慮,心懷不軌,如此,朕才不得不與他虛與委蛇……”謝相打斷他道:“但是,若顏相彼此不這般欺瞞圣人,那么圣人那時,是不是連佯裝對昭寧王好都做不到?是不是仍舊要任由太后折辱忠臣良將?是不是仍舊要想方設法將敬王世子留下,用作牽掣昭寧王?圣人,顏相彼時如此,卻也是無奈之舉。只是,我等都不曾料到的是,昭寧王從不曾愚忠,且其心性高傲,重情重義,如此情形下,圣人想要用昭寧王來保住江山社稷,就該更改策略,對其也報之以真心,將其看做真正的手足,若是心中仍舊做不到,至少也要在面子上敬重這位昭寧王,如此,才可拖延昭寧王甚至以天下大義,使昭寧王不得不為圣人所用??墒乾F在,昭寧王明明就因太后高氏和圣人的所作所為而心生芥蒂,圣人不去與昭寧王重修舊好就罷了,因何又要去強搶昭寧王如今的獨子?莫非圣人不知,昭寧王比圣人還要年長兩歲,府中卻根本沒有正妃側妃,甚至有妾室之名的,也只有誕下昭寧王獨子的一個妾室而已。若是如今昭寧王膝下有不止一個孩子,若是昭寧王如今已經正式娶妃,那么,圣人想要過繼昭寧王的孩子,只需派親近之人帶著圣人的信件與昭寧王多商討幾次,想來昭寧王縱然看重親情,只要圣人心意真誠,此舉對昭寧王來說,又無太大傷害,待再過上幾年,昭寧王許是就會應了?!?/br>說到此處,謝相頗有些痛心疾首的看向謝容英:“可是現下,昭寧王膝下僅僅有這一子,圣人又年輕,大夫又不曾說圣人將來完全不會有可能有親生子,圣人這次又不曾直言過繼一事,只是讓昭寧王才兩歲多的獨子來長安侍奉太后。圣人啊,昭寧王如今有自己的藩地,有自己的兵,有天下皆知的大好的名聲,還有各地的人才紛至沓來,為其效力,昭寧王本人更是允文允武,乃是天生的將才……而圣人如今自顧不暇,且還要用這等手段威逼其為圣人效力……這等情形下,若是換了圣人是昭寧王,是否會心甘情愿的忍了這一口氣?任由人將自己的獨自帶走為質,就為了安旁人的心?且那個人,還一直心胸不夠開闊,根本就不信任自己,戰場無常事,甚至若是一朝不慎,不小心被他人陷害,或是不意在戰場上輸了幾次,是否自己為質的獨子,就會被那小心眼的帝王直接給殺了,用來以儆效尤?”謝容英臉色變了變,還是沒有開口。謝相長嘆一聲:“都道圣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圣人可知,世家貴族根基之深,他們雖如今肯效忠圣人,明日卻也可以轉過頭去效忠另一人。圣人身邊,如今雖有忠臣,可大部分忠臣都不過是世家人,而這些世家能傳承如此之久,除卻其能力規矩,便是其懂得識時務三個字。圣人與其去依靠這些人,倒是更該依靠殷王與昭寧王。只有手上有兵權并且無那等世家想法的能干之人,才是圣人真正可以依靠之人。而現在天下已亂,單單是依靠殷王,顯見是不能讓天下安定下來,圣人正是該要對昭寧王好的時候,如何能這般的得罪昭寧王?要知道,殷王雖表面已數年不與昭寧王相交,但殷王當年畢竟是白狼所養,昭寧王所救,將其從一只狼崽子變成了一個人。殷王對昭寧王定然是心存感激的。而現下圣人麾下的寧遠侯更是昭寧王的親舅舅,安陽王妃亦是昭寧王的親姐……這等情形下,若是圣人再逼迫昭寧王,焉知,昭寧王……不會就這般怒極之下,直接……反了?”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