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的清酒一怔,上前一步就要開口說話——這小馬的確是小馬,但那對于才七歲的孩子到底也大了些,而且看著這小馬的性子還不算太好……他們家大郎從前在家騎的都是性子溫順的母馬,而且個頭也正好是謝遠能騎的大小,并沒有這般十幾歲孩童才能騎的馬。不意謝遠手背在身后,擺了擺手,清酒便只能將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就見謝遠并不上馬,而是對著敬王的馬微微一禮,板著一張小臉嚴肅著道:“阿爹,老師曾教我等,君子不無故以身涉險,不立危墻之下,不因匹夫之勇、顏面之故而行己力所不能及之事,兒深以為然,阿爹以為如何?”敬王皺眉:“你老師乃是遠山先生,說的自然是對的。但是……現下時間緊急,上朝要緊,你若要與阿爹論學,待回來后再說?!闭f罷就要策馬往前行。謝遠卻指著仆人給他牽的那匹馬,道:“阿爹,老師曾教過兒,如何識馬觀馬,猜測馬的性子是溫順還是暴躁,兒雖不才,卻一眼看出那匹馬應當脾氣頗為暴躁,若兒今歲年有十二,定然愿意上馬將其馴服,以不綴阿爹威風,但兒今歲才七歲,這馬,以老師曾經所言,以兒如今年紀,連靠近都是君子不當為之事,更何況是騎?!?/br>謝遠說完,就仰著頭,雙目一眨不眨的盯著敬王看。敬王一怔,轉頭看去,才發覺出其中不對。他剛剛出來時,瞧見一高一矮的馬匹,自然覺得仆從安排得當,記得給謝遠安排一匹小馬,便也不曾贅言。可是現在看來……小馬的確是小馬,可是,小馬也是有高矮大小之風,也有性子溫順暴烈之說,很顯然,無論如何,眼前這匹小馬,都不適合才七歲的謝遠騎。敬王臉色一黑,立刻馬鞭一揚,怒斥道:“徐鏘鏘,你好大的狗膽,竟連本王的兒子都敢輕忽?”徐鏘鏘正是敬王府留守長安的管家,聞言立刻跪了下來,忙忙認罪,磕頭不止。敬王心中生惱,對馬氏竟也生出了一絲不喜——他從前的確示意過馬家在謝遠沒有來長安之前對其動手,但是,既然謝遠已經來了,既然他已經認下了謝遠,馬家又怎么能繼續動手?更何況,今次動手的,顯見還是馬氏。是他的枕邊人。敬王容得下手下人心狠手辣,但是,又如何愿意枕邊人如此?登時大怒,接連處置了數人,賞了徐鏘鏘二十板子后,就讓身旁的一名侍衛帶著謝遠,策馬去了宮中。馬氏和小馬氏聞得此事時,心中不知是否該悔。馬氏面色有些難看的道:“多智近妖,根本不像個孩子!meimei你說,咱們是不是要讓人傳出這些話去,再找個道士和尚甚么的過來給大郎好生看看,別是沾了甚么不好的東西,竟是小小年紀,比大人還要聰明?!?/br>馬氏最后幾句話,說的格外咬牙切齒。小馬氏因從北地到長安,奔波數日,身體又不好了些,咳嗽了幾聲,才勸道:“阿姐忘了么,圣人當年亦是如此,自幼聰慧過人。因太上皇青年早逝,圣人身為家中嫡長子,小小年紀就擔起整個王府……圣人當年擔起王府之責時,亦有小人作祟,言道其多智近妖,讓彼時廢帝對其警惕。不止圣人,還有太子幼時亦是心有七竅,長大后雖身材……不太好,但卻為圣人出了諸多良策?!?/br>小馬氏說著,就不再說下去了。馬氏也明白了小馬氏話中的意思。謝遠的確是聰明,的確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機警多智,可是,那又如何呢?這世上本就有不少天生的聰明人,圣人也好,太子也罷,他們都是如此。馬氏若是以此為由陷害謝遠,十成十不會被圣人接受。馬氏心中恨極,想到自己的兩兒一女雖然都有些小聰明,但那些小聰明比起謝遠來,根本就算不得甚么。她心里就不免更厭惡起江氏來。為甚不死?明明郎君那時那般需要江氏死去,由她來做王妃,江氏為甚不死?為甚還要活著?活著便罷了,為甚還要回來?為甚……還要帶著那樣一個兒子回來?而朝堂之上,元朔帝瞧見敬王帶了兩個兒子來,微微挑眉,倒沒有多言,只是在朝廷議事畢后,就有言官提及敬王府兩位王妃和嫡長子歸于誰的事情來。朝堂上的五位宰相和圣人俱都閉嘴不言,靜聽其余人開口辯論。王妃之爭,卻不怎么要緊。兩人都是敬王明媒正娶,自然都算是嫡妻,只是,繼室在原配面前本就給執妾室禮,因此馬氏要在江氏面前需要行妾室禮,在其他妾室面前仍舊是嫡妻。雖然麻煩了些,馬家人初時雖不同意,奈何圣人自登基后就頗為重視規矩,在太子離世后,更恨不得把規矩禮法四個字掛在頭上,讓人人都瞧的一清二楚,因此馬家人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這件事情。而世子之爭,卻讓整個朝堂都吵翻了天。有人道謝瑾然被立為世子時,完完全全合乎規矩禮法,現下卻又因突然冒出來的人改變其世子爵位,是何緣故?豈非欺負幼兒不能為自己辯駁?有人則道,當年謝瑾然就不該被立世子,畢竟當年江氏本就是失蹤,而不是身死。有江氏的嫡長子在,又如何輪的到繼室的兒子做世子?規矩禮法,本就如此。眾人爭吵紛紜。圣人看重眾人吵了足足有小半個時辰了,才看向敬王,敬王則是低頭看謝瑾然。謝瑾然想到之前敬王的囑咐,為自己鼓了鼓勇氣,就從席上站了起來,言道,要讓爵與兄。眾人一怔。隨即,不少叫好聲就響了起來,都道敬王教得好兒子,大善。敬王心中正微微有些得意,就見謝遠一臉肅穆的也站了出來。“君子端方,當重情,重義,重禮,重骨rou之情,兄友弟恭,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遠自幼跟隨老師習經義,讀孔孟之道,自知二弟的世子之位,乃是因規矩和禮法而來,再無一絲一毫不合乎規矩禮法的地方。既是因規矩和禮法而來,豈有強行奪其爵位,讓與兒的道理?”謝遠將昨日說與江氏的話又說了一通,最后義正言辭、一臉決然的道:“遠雖年幼,卻濡慕老師的君子之風,惟愿此生得做一真正君子,允文允武,待遠長大之后,便去邊境之上,愿為圣人馬前卒,為圣人祛除所有犯我國境之蠻夷外族!是以此番令二弟讓爵與我之事,遠雖不敏,誓死,不從矣!”說罷,伏跪在地。眾人嘩然。敬王一張臉都鐵青,像是想要吃人一般。元朔帝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