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2
。 徐莎對紅燦燦服裝廠并不了解,但是私人企業,剛開始就給的這么高,他們不賺錢嗎?就算他們真的給這么高,徐莎覺得也不能這么看,他們廠子提供各種福利呢。 那這算一算不是錢嗎? 徐莎是按照總的成本來算,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但是很顯然,陶玉和王大姐都誤會了。 “怎么了?” 江楓過來的時候,就看到徐莎在發呆,他上前倚在桌子上,徐莎順勢就靠在江楓身上,碎碎念起來,她感慨:“這做生意啊,真是不容易?!?/br> 江楓笑了出來,說:“這分明是最小的事情?!?/br> 徐莎抬頭,捏他一把:“你還不當回事兒?!?/br> 江楓平靜:“這世上最多的就是人?!?/br> 他微笑:“鵬城發展的越好,外地涌來的人越多,人越多,勞動力越多,所以不管什么時候最不缺的就是人。也許有的人確實是新手,不太行。但是誰不是從新手過來的?有兩三個月,足夠他們適應下來的?!?/br> 徐莎一想,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不管什么時候,就算是幾十年后也是一樣,工作崗位比勞動力少,總是有人不容易找工作。 “如果我們要找技術型人才,那肯定很難,但是咱們把工序拆分了,每個工序都不復雜,這種機械性勞動,只要我們一直招人,那么其實不缺人用的?!?/br> 徐莎點頭:“你說得對?!?/br> 江楓是安慰人小能手,真的是分分鐘就能把徐莎安撫住。 “不過,紅燦燦直接來挖人確實很煩人了?!?/br> 江楓眼神暗了暗,說:“我來處理?!?/br> 徐莎握住了江楓的手,搖頭,微笑說:“不必了,就算今天沒有他們,明天也有別人?!?/br> 江楓:“我曉得這個道理。但是,他們不招惹我們就好,招惹我們了還不還擊,不是顯得我們好欺負嗎?” 別看江楓看來是個好性兒又溫和的人,但是他卻是你打我一個耳光,我轉頭就能給你兩個耳光的人。徐莎看來兇巴巴,但其實畢竟是生長在紅旗瞎,接受過種花家傳統教育的小朋友,還是講究一點真善美的。 而且,沒經歷過社會毒打的人,就算再兇,也是有限。 可是江楓不同,他幼時逃荒,見過太多,他的溫柔只會給自己關心的人。 徐莎搖頭:“不,我們不需要在這些人身上浪費時間,有那個時間,我們可以做的更多。而且這件事兒也給我提了一個醒兒,那就是品牌的重要程度。不然我們跟他們別的廠子,有什么區別?” 她繼續說:“而且也是這件事兒讓我明白,我們如果真的收購羊毛,那么就該大量?!?/br> 江楓挑眉。 徐莎:“他們不是樂意跟我們廠子學嗎?那我讓他們連原材料都沒有?!?/br> 江楓看著徐莎,突然就笑了出來,說:“我看你還是不死心?!?/br> 徐莎點頭:“我是不死心啊,這就好比看著錢不撿?!?/br> 她問:“那你呢?你上午研究的怎么樣?” 江楓上午也沒閑著,他一直在研究染色的工藝。如果真得出相關系列,他們肯定不能只有白色。這樣的事兒,除了江楓別人做不來。江楓:“還行,有點進展,不過我需要人手?!?/br> 徐莎:“繼續招聘?!?/br> 經過陶玉的全廠大會,廠里果然是穩定了不少,原本有些浮躁的氛圍也默默的安靜了下來。讓人沒想到的是,還真的有一些人主動提出要調去三車間。 原本三車間的主任還在的時候,總是帶著大家抱怨,覺得他們吃了虧。這一次全廠都知道三車間加班費比別的車間高所以才復雜,再看三車間的人抱怨,多少都帶著微妙。 你們雖然忙,但是你們掙得多??! 沒得這么白眼狼的,想拿錢還不想干活兒。 好在三車間剩下的人,也多是老實巴交的,有想法的,都跟著三車間的主任跳槽到紅燦燦了。 雖然有了跳槽事件,但是水木似乎并沒有因為走了人受到什么影響,這個世上從來都是這樣,不管缺了誰,地球都是照樣轉。大家各自忙碌,水木依舊招人,他們的工資依舊不少。 雖說還是有原來跳槽的舊工友游說,但是不少人還是不為所動的。 紅燦燦開業一個月都沒有呢,誰知道工資是不是按時發放?光嘴說,誰不會??! 水木最起碼開了一年半了,他們一直在這邊,那是信得過的。 這段時間水木忙忙碌碌,而與此同時,一批拿貨的人也在這半個月賺了個盆滿缽滿。 雖說他們預定發布會的貨不能提前提走,但是還有去年的款式,依舊可以正常拿貨的,既然來了一趟,沒有人會空著手離開。而有些參加了預訂會又預定了的人更是拿了不少的貨。 像是老黃家的兄弟倆都是一樣,他們運氣好,在第五輪牛仔褲拍賣的時候,前頭幾個都沒有資金了,倒是輪到了他們,他們拿了三千條牛仔褲,還拿了一批頭花。 他們可不是只有兩個人,雖然只有兩個人參與拍賣會,但是他們這一小幫人,一共是五個。其實當初他們一起做黑市兒生意的還有不少人,不過現在也沒得什么躲躲藏藏,都是合法的。 有的人理念不一樣,有的人想多掙錢,也就漸漸的散開了。 現在這五個人,除了同村的黃家兩兄弟,陳三,還有兩個一個下前進村的,另外一個公社那邊兒的。公社那個就是之前他們求著江楓找藥那位。 他們五個是一頭兒的。 幾個人在火車上一商量,覺得這牛仔褲不能拿回縣里賣,他們縣里雖然有些條件不錯的。但是這牛仔褲還是不便宜的。而且,電視都沒看過,咋曉得牛仔褲是什么流行的東西? 幾個人商量妥當了,索性在半道兒的滬市下了火車。 都說滬市是大城市,那大城市的人條件肯定更好,自然也更懂。 這個時候雖然大家還是看不起這種做生意的人,覺得這是投機倒把,但是因為知青的大量回鄉,工作卻不多。所以為了生計,還是很多人都走上了這條路。 他們找了比較繁華的街道,直接擺攤。 這對他們來說,駕輕就熟:“瞧一瞧看一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同款牛仔褲,進口的牛仔褲啊……” 陳三剛喊完,立刻就有人湊了上來:“呀,這就是牛仔褲?” 這是一個長得不錯的時髦姑娘,她身邊則是另外一個,那姑娘低頭摸了摸料子的,一翻褲腰,就看到上面的似乎是縫紉在褲腰上的紙標簽,上面全是英文字。 她趕緊問:“這褲子多少錢?” “一百零五?!?/br> “呼!”兩個姑娘倒吸一口氣,周圍擺攤的也驚詫的看過來。不可置信。 這可是一個月工